【看图学拍】3:2、4:3、16:9、1:1,照片长宽比有何讲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常见照片像素 【看图学拍】3:2、4:3、16:9、1:1,照片长宽比有何讲究?

【看图学拍】3:2、4:3、16:9、1:1,照片长宽比有何讲究?

2024-04-18 1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拍摄一些建筑物时,采用1:1的画幅比例,能够很好地兼顾高度和宽度,并让画面会有一种复古的文艺范儿。

拍摄一些花卉,天生就适合使用1:1的画幅比例来呈现。即便是其他比例拍摄的照片,后期也适合裁剪为1:1,这样会让画面显得非常紧凑。

拍摄本画面这种题材,与花卉摄影的感觉类似,对主体形象的刻画和强调,方形的1:1比例都是非常好用的。无论3:2还是宽幅的16:9,都会让左右两侧有一些多余,有可能会显得构图不够紧凑。

二、3:2的长宽比

其实,1:1这种画幅比例远比3:2来的历史悠久,但后一种画幅比例在近年来却几乎一统江湖,这说明这种画幅比例形式是具有一些明显优点的。

3:2最初起源于35mm电影胶卷,当时徕卡镜头成像圈直径是44mm,在中间画一个矩形,长约为36mm,宽约为24mm,即长宽比为3:2。由于徕卡在业内是一家独大,几乎就是相机的代名词,因此这种画幅比例自然就更容易被业内人士接受。

绿色圆为成像圈,中间的矩形长宽比为36:24,即3:2

虽然3:2的比例并不是徕卡有意为之,但这个比例更接近于黄金比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美丽的误会,也成为了3:2能够大行其道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这种金色螺线的绘制,其实也是绘制黄金比例的一个过程。可以看到,这种长宽比更接近于当前照片主流的3:2的比例。

3:2的长宽比,即便是在照片内部,也可通过进行各种划分(如黄金分割、三等分等)来安排主体的位置。这样既可以让主体变得醒目,有符合天然的审美规律。

照片内部,按三分法来布局,画面会看起来比较自然,而主体对象置于三分线上或是附近,更能够兼顾主体表现与画面的美感。

当前消费级数码相机领域,3:2是绝对的主流,无论佳能、尼康,还是索尼,主要拍摄的照片长宽比都是3:2的。

三、4:3的长宽比

4:3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画幅比例形式。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将这种比例作为电视画面的标准。这种画幅比例能够以更经济的尺寸,展现更多的内容,因为相比3:2及16:9来说,这种比例更接近于圆形。

4:3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时至今日,奥林巴斯等相机厂商,仍然生产4:3的相机,并且也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拥趸。

毕竟是曾经数十年作为电视画面的标准比例,所以用户在看到4:3的比例时,并不会感到特别奇怪,能够欣然接受。

其实,4:3的画面比例,在塑造单独的被摄体形象时,也会具有一些天生的优势。类似于方形构图,它可以裁掉左右两侧过大的空白区域,让画面显得紧凑,让人物显得更近、更突出。

四、16:9的长宽比

我们可以认为16:9代表的是宽屏系列,因为还有比例更大的3:1等。16:9这类宽屏,起源于上个世纪,影院的老板们发现宽屏更适合节省资源、控制成本,并且适合人眼的观影习惯。

到了21世纪开始,以电脑显示器、手机显示屏等为主的硬件厂商,发现16:9的宽屏比例,更适合于投影播放,并可以与全高清的1920×1080比例相适应,因此开始大力推进16:9的屏幕比例。近年来,你可以发现,手机与电脑屏幕几乎是16:9的天下,很少再看到新推出的4:3比例的显示设备了。

人眼这种左右分布的结构,在视物时,习惯于从左向右,而非优先上下观察。所以一些显示设备,比较适合做为宽幅的形式。

左右结构的宽画幅形式,比较适合呈现大的风光场景,能够容纳更多景物,符合人眼视觉规律。

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不同长宽比的优点和特点,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说遇到圆形花卉一定要裁为方形的长宽比构图,关键还要看不同对象的具体形态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后期的裁剪,实现更好的二次构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