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起源(预习复习必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希腊与雅典 【教学研究】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起源(预习复习必备)

【教学研究】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起源(预习复习必备)

2024-06-02 1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创造的条件:

①海洋文明的开放性,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易于创造自由平等的氛围,促进希腊人民族性格的形成;

②工商业发展,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的渴望更加强烈,与旧贵族的矛盾愈加尖锐;

③有利于吸收亚非文明;多山多岛的封闭性使城邦产生,易于共同决策、直接参与的集体政治。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

时间 改革 内容 意义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按财产多寡划分4个等级;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动摇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民主权利,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改革 10个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 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改革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五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监察机关; 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 发放工资和津贴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体现了梭伦不愿得罪任何阶级,公平公正的折中思想。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一种直接民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特点;公民达到一定年龄均可参加并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体现了集体决策的特点。

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选出一部分人去参加会议,一种间接民主;发展为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参政群体范围扩大,职能进一步扩大,体现了从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各部落轮流执政,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

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发展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体现了从梭伦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0个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维系旧氏族贵族之间的血缘纽带,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特权,为新兴工商业者走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说明当时由于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引发了战争;首席执政官由选举选出,有任期限制,体现了选举任期的特点。

实行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总结主要特点为以下几点:1)公民主权;2)轮番执政;3)法律至上;4)公民内部的平等。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结合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材料一: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基础之上的,当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即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求建立大国帝国,获得更多的土地与奴隶,而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无法适应这种需求)的时候,等待它的只能是毁灭。

①“全体人民”是指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

②本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2、归纳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实质是建立在奴隶主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局限性:

材料一:雅典城邦的居民中的公民比例

材料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基础之上的,当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的时候,等待它的只能是毁灭。

材料三:“用豆子拈阄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 ——苏格拉底

材料四:“这是一个作恶而怪异的人,不敬国家所奉的神而宣传其他的新神,反对民主,毒害青年……”公元前399年,年约70岁的苏格拉底受审判处死刑。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运用言论自由权以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

局限性: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

②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过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4、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①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②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第一:帕罗斯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罗斯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提问:他为什么愿意去?

因为家里的农活自有他的妻子和奴隶完成,他去开会还有津贴,两不耽误。

第二:帕罗斯的妻子海伦也想跟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斯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地方。”

提问:帕罗斯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第三:帕罗斯进入会场后不久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罗斯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投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李维。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

提问:这项议程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内容?它对于雅典的政治体制有什么影响?

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也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第四: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斯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头版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斯在参加无数次的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帕罗斯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罗斯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提问:帕罗斯为什么可以审判苏格拉底?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要求,任何一个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民主机构的公职人员。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总结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1)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2)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3)前6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1.“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答案 小国寡民。2.“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里批判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什么问题?答案 公民政治,抽签选举。 前5世纪至前4世纪 (1)前5世纪,伯利(里)克里(利)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2)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归纳总结:

公元前8~前5世纪,在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与贵族奴隶主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继续打击贵族特权、完善民主机构及鼓励公民参政等措施推动下,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它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1.雅典民主政治认识上的六个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

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实质上看

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影响上看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完备的体系。

(5)对于“陶片放逐法”

不宜夸大其维护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还应看到它极易成为排除异己、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使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政治家被流放,不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健康发展。

(6)关注两个概念的区别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2.从文明的多样性看东西方古政治文明的差异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有很大关系。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拥有广阔平原,自然经济发达,容易形成中央集权体制。而古希腊地区属于海洋文明(地中海),工商业发达,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容易形成民主传统。雅典民主政治、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都是人类文明重要成果,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瑕的政治制度,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罗马法的起源

思维导图

罗马法

★关于罗马法

1.概念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

2.起源

罗马法大约起源于古代罗马王政时代的习惯法。

3.演变的特征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备、完善。

4.罗马法的内容

⑴构成

按形式可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

按结构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⑵具体内容

①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②规定奴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罗马法的实质

从根本上来说是维护奴隶主阶段利益的法律。

6.罗马法的影响

⑴对罗马

维系和巩固了奴隶制度,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⑵对后世——价值永恒

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为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⑵局限性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广大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妇女被夫权制约,受到不平等的法律保护。

㈠罗马法的形成阶段——公民法时代(前6C~前3C早期)

1.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前5世纪中期)

⑴制定的原因

习惯法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化。

⑵内容特征

内容广泛、条文清晰;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⑶评价

主要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地位:它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公民法(市民法)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时间

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罗马共和国前期

⑵主要内容

涉及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内容。

⑶适用范围

罗马市民(公民)

㈡罗马法的发展阶段——万民法体系的形成(前3C中叶~公元3C)

1.背景

①国土面积不断扩大,不同民族间的矛盾显现;

②商品经济和外贸的发展;

③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④目的是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2.形成的时间

前3C中叶~公元3C的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前期。

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分自由民的法律。

3.形成特点

通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含外事裁判)中创制。

以公民法为基础,吸收了外来法(外邦的法规)的合理因素。

4.内容

主要是调整贸易、财产为核心的经济和民事纠分。

5.特点

①法律的主体范围扩大;

②以不触动公民法体系为前提;

③以“案例”为主。

6.适用范围

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所有民)以及外邦人,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奴隶仍不受保护。

7.意义

使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扩大了统治基础。

8.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自然法(前1C)

⑴它是一种遵循自然理性原则的法律观念。

⑵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㈢完备阶段(3~7世纪)

1.原因

①奴隶制出现危机。

②帝国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2.完成的标志

公元6世纪中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或《民法大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