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优雅生活的密码|茨威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尔扎克的生活 巴尔扎克优雅生活的密码|茨威格

巴尔扎克优雅生活的密码|茨威格

2024-06-01 1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巴尔扎克自己无论如何是溶化到他的作品里了:他和他的虔诚人物在一起是虔诚的,和他那些否认上帝的人物在一起是无神论的,和他那些花花公子在一起是注意修饰的,而和他的农民在一起则是没有教养的。

他完全浸沉到他的人物及其见解中了,以致他自己的东西什么也没有留下来。因此,最危险的(弗雷德是巧妙地避开了)莫过于把他讲过的某个观点,包括关于艺术的观点,完全看作为他自己的观点。他总是能够以同样高超的逻辑技巧维护和确证相反的观点。

Bildbeigaben zu Balzac《优雅生活心理学》德语版本

现在来看看这本书(当然此书是艺术地编成的,但却是W·弗雷德用了很大的整理鉴别力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巴尔扎克的零散文章编辑而成的)。书的开头是充满激情的,好像对于巴尔扎克来说,优雅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大事。实际上,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本人对优雅是不感兴趣的。但是一到巴尔扎克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在写字台旁坐下来的时候,就再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所漠不关心的了。同时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值得注意的普遍化欲望。这种欲望从来不让一件事物个别地出现于面前,而是在工作迅速的思想系列中把一件事物飞快形成一种人世理论。巴尔扎克要写长篇小说。由此就产生了要包括他那个时代的各个等级、所有职业和一切倾向的作品,这就是《人间喜剧》。

他曾想写关于爱情的笔记,由此就产生了一种学说。现在这些发育不良的苗头在这里就发展成了重大事件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甚至通过对严格科学形式的模仿用某种嘲笑的方式来强调主题的重要性。正如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的情况那样,在他的这本书中也有公理、证明、定义和结论。真的,他成功地造成了一种真正学说的外表。他用玩戏法的手轻而易举地把他的学说建造了起来。他的文笔流畅。他的公理具有令人目眩的光辉,真的就像钻石一样不停地闪射光彩。为了能以理解,他这样一个不优雅的人,这样一个孤寂的人,这样一个永不停歇的劳动者,怎么会成为一个如此超群出众的“优雅学专家”,我们必须及时地想起来,巴尔扎克也描写了他从来没有参加过的远征俄国,也以出色的造型艺术描写了他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的国家,例如叙利亚的风光,西班牙的战事等。

我在前边说过,对于这位“优雅仲裁人”的各种各样理论都切不可太认真地看待。我们不可忘记,优雅的这些辩护词归根结底是出于没有得到满足的和不够充分满足的渴望,也就是为了得到充分生活的金钱,为了得到报刊文章的可观的稿酬。我们还不可忘记,这本书里关于优雅的论述是为了证明优雅本身。编排成书当然是事后的,技能的,但又是艺术的编排。我觉得W·弗雷德非常聪明。他在这本书里解决了令人激怒的那种“夫妻生活的小烦恼”,也就是一切丈夫之书里那种最坦诚而又最令人厌恶的烦恼,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里有放荡的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原因是书中所有的理论都与这些人顺利行过切割礼的表面有关。这是因为,这些理论就是这本书中巴尔扎克最好的认识能力之一。我们不可拒优雅着看做是某种外表的表现。优雅要求精神,甚至还要求文化教养。“人们为了能够过上一种优雅的生活,至少得上到高中毕业。”——这是一条公理。于是巴尔扎克进而认为,许多人把优雅轻视为纯粹外表的东西,那不过是他们某种精神文化教养状态的反映。对于巴尔扎克来说,衣服是性格的指针。如果人们去翻阅他的长篇小说,那么,就会注意到,他作为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赋予了衣服什么样的价值。他在对一个人开始描写之前,要努力弄清楚,这个人的服装在多大程度上可算是入时的。他寻找这个人的大衣上的斑点和裂缝。他评估这个人的开销,同时也评估他承受开销的技巧。在《人间喜剧》里,他就常常描写一顶新帽子与一顶很快熨得焕然一新的帽子之间的差别。有一次他在《幻灭》中还让路易·德·吕本普勒不体面的大礼服甚至变成了一场灾难。巴尔扎克喜欢花花公子,因为花花公子自身就是人的一个品类。而且无论哪一类人只要一变成典型,就会把花花公子拉到描写中来。因此,巴尔扎克在这本书里也为最著名的花花公子,既穷且老的布鲁梅尔树立了一个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抵得上关于花花公子的所有资料、轶事和描述。在他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这是最有吸的文章之一,所以非常著名。

总而言之,这本书闪射着火花。它引诱着人往左或者向右。它通过讲话和观点的电动游戏使人的神经轻松起来。如果有谁手里拿到了这一本书,却不知道巴尔扎克为何许人,那么,他就会猜想作者是一个天才的喜剧作家,是一个博马舍或者是一个莫里哀,是某个把生活只看做滑稽戏,并且善于以惊人的轻松和心理上不确定的感受来理解生活的人。人们在这本书里又可以看得出来巴尔扎克无穷无尽的转化能力。他甚至对题材进行转化,在容易解决的问题上变得轻松,在杂乱无章的事情上变得悲观,在他的哲学讨论中变得意味深长。就像在莎士比亚笔下那样,所有名家的那种神秘莫测的冷漠态度都形象地表现了卓越艺术家的非同凡响和不可理解。

W·弗雷德用他论“生活形态”的著作好像是在无意间要做一项颇有意义的文化事业:无论如何把德国人从沉闷和无聊中拯救出来。他编辑这本书是立下了一大功。他根据一个卓越的榜样向德国人说明了,人如何才能显得轻快而不是肤浅,如何才能显示理论深度,而不是被埋在杂乱的故纸堆中。特别是他向德国人说明了,伟大的艺术家有时候也不是完全严肃的,并且把他往常评定为伦理学的问题和要进行激烈反对的问题都视如儿戏。W·弗雷德给我们保证要编辑第二卷。所以我们都在急切地期待第二卷。

《优雅生活心理学》一书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没有发表过的文集,由弗雷德(W·Fred)作序和出版。慕尼黑,1912年,格奥尔格·米勒。

1914年

图片:performancecomms.com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欢迎关注、投稿  查找公众号:搜索“borges824”或者“博尔赫斯”

●●●

“阅读原文”可看论酒精|巴尔扎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