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灵mtw300和洛达1562a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2023-09-01 1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2022-03-17 10:50:37 6点赞 6收藏 0评论

音质还是很屌的,花了3小时实验,对比达音科SA6、禅PRO、Kinera NORN、QoA mojito2代,以商品角度,其综合水准近乎是最好。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2个6mm镀晶生物振膜动圈单元+4颗定制动铁,定制N52级双钕铁硼磁铁,德国抗菌UV涂层、助听器专用3D打印树脂,8股古河单晶铜线,双电子开关+4类耳套调出N种音色。

(PS:索尼IER-Z1R是5mm镀铝LCP液晶振膜)

阻抗16欧、灵敏度112±3dB。更多说明请参考电商描述。

就眼下来看,ME800的价格也设置的挺敏感,卖得貌似贵,其实却也挺便宜,能看得出是有备而来。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幻彩包装、盒子巨大。有贵感。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里面的黑盒子,表层蒙皮,纹理高级。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采用了类似IER-Z1R的首饰包装方案,不过只有两层,第一层是耳机,第二层如上所示。

ME800附送了丰富且实用的高品质配件,一套满足所有欲望。

插头方面,2.5、3.5、4.4、3.5转6.35全具备,尽可以烧的飞起。

但需要指出的是,它L型的4.4插头与某些耳放连接可能没法用。如旷世CMA12解码耳放一体机,它的4.4插孔是深陷进去的,与弯插无法兼容,3.5插头不受影响,毕竟还可以借助转接6.35的插头。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质感很好的皮具,但可惜的是内部没有隔层,且空间也不算很大。

不过,若你欲望不大,只打算放几对耳套,一个调音棒(也是清洁刷),外加一条耳机,那没问题。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ME800本体。

这耳机拿手上就感觉不便宜,首先是细节做工非常好,像导管、接插件、面板纹理都做得很精致或是扎实。

然后是线身(日本古河),你用两只手捏住这线两端轻微拉伸,那感觉……和其它中高端耳机的线对比,在分量、弹性、密度感上会有挺大不同。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8股。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日光下看似普通,但手感实在好。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毕竟售价4000元级,它需要有足够的价值感支撑。

设计了电子开关以实现如上四种音色:标准(默认)、氛围(低频强)、人声(中高频强)和靓丽(略显两头翘)

这塞子也适合古典音乐的,首先是耳套尽量选“人声”或是“声场”,然后前端播放设备尽量用大推力,再就是尽量选“靓丽”或“人声”开关方案。

默认的标准音色,可能在某些设备下不会太透明,因为其中高频此时不易展现“很高的分离度”和“很好的高频动态”,所以我才有上述建议。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贵不应只体现在外,还该表现在“里子”上。如上图这隐蔽的细节。ME800的调音铭文金属牌背面是“皮”的。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插头也是工艺精湛,我对比了下飞傲和达音科类似设计的插头,从外观设计到使用体验,山灵这个都算是最好的。

人性化的锁死设计(on、off),拧转时对手指很友好,又稳定又易操作。

真是后来者居上。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内部的母座和公头设计粗壮,给我感觉很牢靠。不过,若未来这里能“盲插”,那就完美了。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面板粗看,包括看官方图,都略显普通,没有惊艳感。

但细看,或是换角度去审视它,还挺诱惑的。这种诱惑源自厂商对“品质感”的雕琢上。

ME800面板上的“流沙”颗粒很细腻,光照在UV涂层上,会闪烁极细小的光点,很唯美。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腔体顶部的开关。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左右两边都是2个,具体操作说明不赘述了。需要用到那个小配件去挑。大意就是上推即增强,左低音,右中高音。

这东西不是摆设,设计的很合理,听感差异明显,且良性耐听,我是变着花样,切换了好多次,发现趣味多多,很过瘾。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导管这小配件做的也是精美无比。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可拆卸的耳机线,MMCX接口,使用稳定性很好的膨胀插针,耳挂可360°旋转,强化佩戴牢靠性。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公头外壳为镜面设计,造型圆润,符合山灵品牌调性(R角)。只是手感较滑,又偏小,对手指不友好,好在山灵在这里留出一个明显的“缝隙”(上图所示),可方便用户拔出。

耳机线与腔体连接够稳,拔下来也不难,我觉得已经很不错,可给好评。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ME800的面板和很多类定制造型耳机一样,不大。但它的底壳(黑色区域)非常厚,异于常“机”。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山灵为了装进去2颗镀晶生物振膜动圈单元+黄铜壳+双钕铁硼磁铁+4颗定制中高频动铁单元,不得已用了更厚的壳子,腔体侧面明显比Kinera NORN(2000元+)、QoA MOJITO2代(2000元+)和达音科SA6(3889元)都要再高一些(几毫米)。

也可以说山灵ME800是个除面板窄瘦显气质,其它部位都明显圆、胖的耳机,也可能怕胖的失了格调,设计师才把底壳“涂了黑色”。

虽说体积大,但ME800的佩戴稳定性、舒适感却都很不错,即便有腔体略微外溢耳畔的观感,但并不诡异,别人看你不会嫌弃。

声音:

好推的很。手机可直推,无小尾巴也可以。但你买了这么贵的耳机,不好好搞搞“前端”么?

线型/小型/大型耳放、台式组合套装、便携HIFI播放器这些,这些东西起码要有一样,毕竟ME800是混合动力耳机,而且定位很高,你要是不在前端上多花点心思,会感觉亏的。

大体风格:温润、带点山灵特色的醇厚、蓬松感但却高密度的低音,自然平滑饱满的高音,规整的空间,够大的声场。

由于音色被“设计”成很多样,它其实是可以在犀利澎湃与浓情蜜意之间切换的。但大体上,它润泽耐听的特质没变,而这也是山灵让很多人欣赏的一点。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ME800的声音也会因这四种耳套的不同,再变得更多样些……

这里面,左上角的似乎就是索尼哥套,被厂商描述为“低频”套,后排第二组是“均衡”套,前排左一组是“人声套”,其右是“声场”套。

干货:新旗舰山灵ME800音质探究与横评对比

所有耳套做工都很好,但“均衡”套(只提供了两对同样规格的M)入耳体验不太好,会有异物感。原因是它内侧有填充物,且密度大,塞入耳道后,这填充物与金属导管共同作用,会让耳朵有被“硬物”挤入的感觉。虽说不至于难受,但对我来说肯定是不够“耐”用。

白色的声场套,质地柔软,佩戴舒适度不错,但因管壁欠缺硬度,不易挂住“导管卡槽”,日常使用是有可能掉落的,或是从耳道摘下耳机后,耳套还留在耳洞里。声场套的音色不错,均衡套从听的角度来说,像是被“填充物”堵塞了一部分“透明度”,我觉得有损ME800高音质的设计初衷。

人声套和低频套都没毛病,特别是人声套的透明度、低频、高频都可圈可点,再配合电子开关所提供的四种音色会有更高可玩性。

下面音质描述基于我认为的ME800最好听音色,即人声耳套+启动人声开关。4.4和3.5都有长时间的听。但凡对比竞品,都是基于同样音量,同样插头,同样音乐的前提。

音质:

衔接很自然。

1、山灵ME800比我听过的大部分圈铁耳机都有更强的低音感染力,综合素质和听感,我觉得这已经是一流的低音,在各价位的圈铁耳机中,都属于很高水平,而这可能也是它作为“后来者”的“突破”之处。

具体表现在下潜特深,有稍慢回弹的低音韵味,低频凝聚力属于可感知的很强水平,好于Kinera NORN(2000元级),其实NORN已经很好,只是没想到会有比之再凝聚扎实的塞子。

低频量感也较大(合理的大),这让ME800在前端推力很不错的前提下,会更容易爆发“荡气回肠”的气势,或是类似“货车轮胎碾”地面的压迫感,另外,这种高水准低音也对不少乐器的“低音”有更多情感渲染层面的“加分”。因为它,我第一次喜欢上了大提琴。

2、人声醇厚,且并不老,男女声都还原度很高,距离感稍稍远一点,听感很好,几乎没啥齿音,除非开启“靓丽”模式。整个中音部分有着和低频一样的高凝聚力高比较温柔的线条,这塞子几乎不会有细瘦感,不过这也看搭配。

3、电子开关设在“标准”档时,高频亮度稍稍暗,但柔和耐听,它的空气感、层次感不会太惊艳,但细节仍能感知到是挺多的,有着不小的中高频信息量,此时,只要前端给力,应付绝大多数音乐都没问题。

但听大编制器乐演奏时,整体可能会显得略肉,此时建议打开“电子开关”中的“中高音”键,你会明显觉察到它信息量的爆棚,那种饱满有厚度的中高音会令人赞叹。

——对比达音科禅PRO(5000元+,纯铍振膜动圈)。ME800动态稍差点,禅PRO有着更变态一些的清晰度、平滑度和亮度,但可能是由于其声场的营造过于简单,线条又相对直白的缘故,禅PRO不太会有ME800的柔和与耐听。论器乐和人声的音乐味儿,ME800确实更美些,稍带一点堂音、一点温存,这是ME800的能耐。

ME800(2圈+4铁)的声场相对规整的多,像是造了一个面积不小的木屋,你身在其中的感觉,禅PRO是纯透明的,无所谓的“空间”,它是另一种表现,像是在户外。ME800的低音下潜和量感要再好于禅PRO一些,但低音的清晰度,禅PRO又是一个新高度,纯粹、洗练。

以听感来说,这俩各有特色,素质不至于悬殊,但ME800会更善于用素质(技术)诠释音乐性(艺术),禅PRO是把素质的占比再拉高些,相对的音乐性会比ME800稍少,显得更加狂热一些。

——对比KINERA NORN(1圈4铁)。山灵ME800开启“靓丽”模式后,听感(三频能量分布)会很像NORN,但ME800的饱满度更高,会有更“稳重”的力量,这俩耳机的听感都深得我心,不过,素质上还是ME800更扎实些。

——对比KINERA SKULD(5动铁),基于飞傲K5PRO ESS台式解码放,首先是SKULD灵敏度更高些,中到高频密度感,动态要稍强于ME800,呈现出更明锐饱满一些的细节,人声距离比之更近,厚度感也再大,SKULD横向声场不如ME800那样展得更开,两者在乐器中高音质感的表现上都挺惊艳,大致水准相当,但低音和中低音的清晰度(控制力),ME800表现得更强悍,也留给了人声更干净的空间。SKULD低音密度强、量感相对更多,但有时也会稍微影响人声的清晰,在人声的低音听感方面,这算是有利有弊。

——对比达音科SA6(6动铁)。SA6也有电子开关,但只有1个低频增强。开启后,低频和人声的音乐性都会强化,也会缓解原本音色的凌厉。SA6是纯动铁耳机,不同于ME800的圈铁构成,圈铁似乎天生就善于搞出大“声场”,也确实,ME800会有比SA6更大的包围感,这会在听多乐器构成的音乐时,会让人体验到更明确的”声音定位“。其实,若纯粹以清晰度来说,这俩差异几乎不存在,而且密度感也不相上下,都够掷地有声的,只不过,一旦你想体验音色的丰富性,那山灵ME800就会更吸引你。

综上:山灵ME800的外观、素质和乐感在4000元价位段属于标杆级水准。更多音色调节也让它变得更全能,适应面更广,如果你的预算到了4000元,它几乎肯定是重点留意对象。另外,我越发感觉山灵和日本DENON有相似的产品调性了,它们都很注重声音的艺术感。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