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神与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海经人神篇人物关系图 《山海经》:神与人

《山海经》:神与人

2024-06-03 1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北山

  大神帝俊娶了羲和,生了十个太阳,成为日神。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常義,则生了十二个月亮,成为月神。茅盾认为,要复原中国自己的神话系统,首先要找到中国神话谱系之中的主神。在他看来,最具有主神资格的,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帝俊。根据茅盾的考证,古史上没有帝俊这个人物,但《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帝俊的诸多后人,在古史之中却可以找到。  许多年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为西方的文学艺术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尤其是以这些远古神话为母题的当代流行文化,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播媒介。中国神话有着同样丰富的内容,但缺乏故事性也成为一个问题。茅盾先生也曾提出,我们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没有如同《神谱》《荷马史诗》一样的系统荟萃之作,是因为中国神话在保存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被文学化、哲学化、历史化。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早在西汉,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提到了《山海经》,这是可见的最早记录。最早收录书目的,则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最早整理《山海经》并使之流传于后世的是西汉刘歆,他说《山海经》这本书,产生于尧舜禹的时代……禹把天下划分成九州,益与伯翳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出了《山海经》。自晋郭璞首次为注后,一千年间问津《山海经》者寥寥,直到明清时才再次有学者进行校注释义。清人编《四库全书》,则说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入之史部,未为允也”,遂改列子部小说家类。其后蒙文通、王国维、胡厚宣、顾颉刚诸先生的研究则开始使学界重新定位山海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地位。  《山海经》主要涵盖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作为第一部中国神话的“集大成者”,《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我们耳熟能详的女娲(为后来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提供了母题)、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传说皆出于《山海经》。  上古神话的一个显著特点,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人类初脱离蒙昧,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并开始将自然作为一个等观的客体有关。在这种关系的探求中,往往是人出于自身生存的欲望而对自然的抗争。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上古神话大致可分为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和英雄神话三者。  始祖神话中最典型的是“女娲造人”。古籍中最早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风俗通义》。人是神的造物,几乎所有文明的神话传说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女娲神话的第一部古书籍记载是《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就是说,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娲之肠。是由女娲的肠子变成的。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紧挨着道路。”在《山海经》中,生殖神话、始祖神话占据着重要地位。“《山海经》中充满以祖先为生命力源泉的生命意识和关注血缘亲族关系的神话主题。”在《山海经》中有关氏族始祖的神话十分丰富,以帝俊、帝舜、少昊、黄帝、炎帝为中心,构筑起东西方两大集团氏族的始祖神话系列。在中国上古的始祖神话中,个体不仅感到自己通过连绵不断的生育过程与祖先紧密相连,而且认为自身与祖先同为一体。  洪水神话最典型的是“女娲补天”(最早载于《淮南子·览冥篇》)和“鲧禹治水”(最早载于《山海经·海内经》)的故事。大约在4000多年前,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天柱折断,导致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洪水神话是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是一个具有广泛世界性的神话。马克·埃萨克的《世界各地洪水故事》一书,显示世界上已有181个国家和民族有洪水故事。在上古神话中,人的行为可以导致某种自然规律或宇宙秩序的改变,“共工怒触不周山”本是人的纷争,最终导致了大洪水。西方的大洪水神话,是神对人的惩罚,和神的忠诚的追随者得救的故事;而中国的大洪水神话中,暗含的是人的生存意志和自我救赎,展现出不屈不挠和拯救族类的献身精神,其中已经有“天地人”三者并举的思想。  英雄神话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皆出于《山海经》,“后羿射日”的故事虽出于《淮南子》,但其母题亦在《山海经》。中国的神是人的神化,圣贤皆为神祗。大都体现了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死而不息的崇高道德。他们的个性被淡化了,这些英雄形象是人由于具有神的能力和品行而跻身于神的行列。神与人的关系是神为人类谋福祉,人敬仰神。人神关系是自然和谐的。而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勇敢、智慧等高超的无所不能的能力被大大强化了,神绝对地凌驾于人之上,神不具有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高尚道德。恰恰相反,每一位神都有个性化的缺点和品行不端的表现。如作为世界主宰的宙斯就具有好色、褊狭、残暴等不道德的缺点。在《山海经》中神的高尚德行及其在神人关系中的庇护价值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品格。英雄神话不仅来自于人与自然的抗争,还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最有名的“黄帝战蚩尤”和“黄帝斩刑天”的故事,皆出于《山海经》。  创世神话和始祖神话其实是人在文明之初对“我从哪里来”这个命题的终极追问。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及战争神话,其实是对“我是谁”的回答,是人在脱离蒙昧的过程中自我确认的举动。神话是原始人类的综合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在那些神妙的描述中,包含着初民心目中的世界起源、宇宙模式、万物关系等各类生命认知。  上古神话透露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观念。这是一种超越个体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观。比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化为邓林”,又如祝融杀鲧,而“鲧腹生禹”。夸父可化为邓林,鲧死后三年又从肚子中化生出禹。生命的价值是不断“化生”,不断累加的,最终人能够超越个体生命之短暂和脆弱,从而与天地并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