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陈宝国“赔钱”拍戏?《山海情》背后的导演:撑起国剧半个江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海情的导演 让陈宝国“赔钱”拍戏?《山海情》背后的导演:撑起国剧半个江湖

让陈宝国“赔钱”拍戏?《山海情》背后的导演:撑起国剧半个江湖

2024-06-03 15: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超高的天赋让孔笙迅速从一众同仁中脱颖而出,短短几年时间,孔笙便从摄像助理成为了主摄像,而后又凭借执导电视剧《闯关东》,正式步入职业导演之林。

但《闯关东》带给孔笙的收获绝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职位,电视剧拍摄期间,孔笙因工作关系,结识了他事业上的伯乐——山影制片人侯鸿亮。

命运仿佛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孔笙和侯鸿亮的超强组合,即将以一种惊艳万千吃瓜群众的方式闪亮登场。

说他们的出场方式特别,是因为侯鸿亮竟然在山影上市的前一天,辞掉了山影的工作,而后拉着孔笙,自立门户创立了正午阳光影视公司,这样“视股权如粪土”的行为,确实够让围观路人震惊。

公司成立后,侯鸿亮就放手让孔笙导戏,可正如《山海情》那句经典台词所说:未来这个好,那个好,可未来是个啥,谁知道未来啥时候来。

彼时,正文阳光的未来在哪里,侯鸿亮不知道,孔笙也不知道。

02、拍戏,就只看收视率吗?

找不到未来的迷惘期里,孔笙做了很多尝试。他拍了国剧,也拍了都市女性题材,还拍了古装戏,努力探索未来的模样。

比如2014年,孔笙便找来人气偶像霍建华拍摄《战长沙》,但不同于其他导演安排霍建华在戏里耍帅圈粉提高关注度,孔笙就真的只是找霍建华来拍了一部抗战主题剧,结果收视率自然平平。

事后,有人告诉孔笙,偶像演员不是这么用的,你得安排霍建华在片子里骑着哈雷打飞机啊,那收视率还不得蹭蹭地直线飙升啊。

孔笙听后,立刻正色说道:“抗战戏不是这么拍的,抗战也不是这么打的,要真能这么耍个帅就把鬼子打跑了,抗战还用得着打八年吗?”

对方说:“你不这么拍,那你的片就没人看呗。”

孔笙不服气,转身又弄了个抗战主题片《北平无战事》,还请来陈宝国、刘烨等一众大片明星,誓要一雪前耻。

谁知等到开拍后,孔笙又犯起了的老脾气。他找到上海专业的裁缝铺,一口气给陈宝国等人量身定制了七套绝版戏服,可谓是不计成本重现民国风华。

在孔笙的精益求精的要求下,《北平无战事》拍出了电影的水准,但口碑依然未及预期,网播量甚至还不到同期郑爽等人主演的《古剑奇谭》的零头,就连豆瓣评分也只有8.9分,这对于动辄9分起步的孔笙导演来说,实在算不得成功。

接二连三的“失误”,带给孔笙空前的压力。

一些网友忍不住在论坛中嘲笑孔笙是拍不出爆款的三流导演,气得侯鸿亮亲自下场替好友撑腰,怒怼网友道:“拍电视剧难道就只看收视率吗?”

不过,虽然网上说声一片,但孔笙对待的作品的态度却得到了演员们的一致好评。与孔笙合作《战长沙》的霍建华说:“我从来没有过拍完一部剧,舍不得离开的心情,但孔笙让我体会到了”。

无独有偶,实力派演员陈宝国,原本只答应给孔笙两个月档期,但孔笙对待作品太过认真,致使陈宝国的档期严重超时。

按行业惯例,像陈宝国这样的大牌演员,完全可以要求孔笙支付额外的片酬,但陈宝国自始至终一句都没提片酬,直到戏份杀青,他身边的人才碎碎念道:“陈宝国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孔导的戏好”。

有趣的是,“戏好”的孔笙,偶尔也有落伍的时候。

2016年,孔笙执导都市女性题材的电视剧《欢乐颂》,拍摄期间,剧组女演员小心翼翼地问孔笙说:“孔导,咱这部戏,怎么没有撕啊?”

孔笙当即一脸懵地反问道:“啥是撕啊?”

颇有几分“土气”的回答,引得剧组人员哄堂大笑,却让幕后的老板侯鸿亮,发现了孔笙的另一项才华。

03、选角,谁在乎流量?

作为伯乐,侯鸿亮怎能放过孔笙的“土气”,于是,2023年,一本略带着泥土气息的扶贫题材大戏《山海情》的剧本,就这么交到了孔笙手中。

拿到剧本后,孔笙二话不说,带着团队就去了宁夏。期间他一边选景,一边选演员,忙得不亦乐乎。

说来孔笙选演员的方式倒也十分独特,他不像其他导演那样看演员是否有流量,而是只选择适合角色的人。

比如演员热依扎,试戏的时候正处于哺乳期,原本对出演《山海情》没抱什么希望,谁知孔笙试了无数女演员后,觉得热依扎的气质与角色最贴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热依扎来当主演。

当工作人员将这个消息告诉热依扎时,热依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致于她反复与工作人员确定道:“真的吗?孔导真的选了我?一个哺乳期的妈妈?”

在工作人员的连声肯定下,热依扎带着孩子进了《山海情》剧组,并靠着《山海情》再次翻红,顺利收获了无数粉丝。

而对于孔笙来说,用人只看角色只是他选择演员的一部分标准,有时他也会将目光放在新人或者名气不够大的演员身上,以便给演员们露脸机会的同时也能将节约下来的片酬用在制作上。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琅琊榜》中的王凯和靳东。当时王凯与靳东名气都不大,但实力都不小,深知两人演技的孔笙顶着没流量的风险启用了两人,结果《琅琊榜》爆红,王凯与靳东也凭借这部剧一夜之间红遍天下。

不拘一格用演员,或许是孔笙选演员的最高标准。

在他的戏里,时而出现像刘敏涛这样的国家级演员演配角,时而出现像胡歌这样的偶像演员演完孔笙的戏就再次翻红,时而孔笙也亲自下场,在剧里扮演一个龙套角色,引得观众纷纷调侃:“剧组没钱啊,孔笙导演只能亲自下场了”。

玩笑归玩笑,为了钱随意对待作品事,孔笙可干不出来。拍摄新作《山海情》时,侯鸿亮曾问孔笙:“你打算拍多少集啊?”

孔笙想都没想就说:“23集”。

要知道,如今的影视圈里,电视剧灌水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若是旁人拿到《山海情》的剧本,只怕拍个四五十集也不在话下,可孔笙觉得,这部戏就这么多内容,就只能拍23集,灌水赚钱的事,坚决不干。

非但不灌水,孔笙为了让这部剧更加接地气,还专门精心打磨了方言版。《山海情》剧组大多数演员都是西安人,拍摄时也说的陕西话,这才有了并非西安籍的演员郭京飞“塑料普通话”一出口,全场石化的喜剧效果。

最终,作为主旋律扶贫剧的《山海情》,没有歌功颂德,没有狗血套路,但却用接地气的方言和真实不做作的镜头,让观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扶贫剧最该有的样子。

这一切,放在豆瓣上,便是9.4分的超高口碑,而用演员黄轩的话来说,就是“孔导那么纯粹,对剧的质量把握那么严格,这样的敬业精神与业务能力,实在是难能可贵”。

黄轩眼中的“难能可贵”,对孔笙而言不过是导演自身的“基本要求”。

正如记者采访时问及孔笙对国剧接下来有什么想法时,这位号称内地国剧之光的导演,憨憨一笑,说道:“我想拍遍中国近代百年”。

作者:梨院月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