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破114万亿,人均超8万,为什么国家这么富,你却还这么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为什么gdp那么高还这么穷 我国GDP破114万亿,人均超8万,为什么国家这么富,你却还这么穷?

我国GDP破114万亿,人均超8万,为什么国家这么富,你却还这么穷?

2024-03-10 1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点击卡片,关注毯叔看更多好文

身为一个金融民工,我天然对各种政府政策报告保持敏感。

最近恰逢开年,国家统计局也发出了2021的经济成绩单,其中有个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人均GDP80976元,突破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

1.2万美元?我的第一反应是,竟然有这么高?

也难怪这事迅速上了微博热搜,下面的网友们都激动不已,纷纷感慨:“咱们也算步入高收入国家了!”

不过,再仔细看,也有不少网友评论是这样的:

“不对啊!咱们已经这么富了?”

“人均一万多美金,可为啥我没有呢?”

”GDP再高有什么用?我不还是这么穷?“

……

客观来说,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陷入了停滞,我们虽然也大受挫折,但相对来说成绩还算好的,GDP一直保持正增长。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GDP显示国民这么有钱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却还感觉这么穷呢?

今天,我就想给大家盘盘这个问题。

盘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一个概念。

GDP到底是干嘛的?看官方定义,全称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定义可以看出来,GDP首先是国家层面的事情。

有些网友说GDP再高也没用,明显是不对的,你可以看看老挝柬埔寨的现状,天天被越南欺负。GDP低,军事就没法发展,航母、航空武器这些就不要想了。

图源:网络

而且,GDP对各国的国际博弈如谈判和条约政策的背后考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瑞士这个国家很富吧,人均收入很高,但国际话语权却还不如印度。

为什么?因为印度是G20成员国,二十国集团的GDP约占世界的90%。G20让瑞士让出部分金融主权,瑞士也不得不听。

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GDP越高,它的国际话语权就越大。

这就像一个村子的两个家族,A家族人比较少,平均每个人都比较富;B家族人比较多,虽然平均起来每个人没有A家族那么富,但是加起来财富总值比A多3倍。

很明显,B家族在村子里会更有权势,做决策时也更有发言权,这就是GDP最大的作用。

为什么GDP显示我们这么有钱,普通人却感觉收入这么少?

这里面,主要有三大因素的影响。

第一,两个数值统计的维度不一样。

GDP用人话说,就是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创造出的价值总值,人均GDP就是人均创造的总财富,这些财富分配到每个人手上的部分是人均收入。

其中,扣税扣费后实际到手的收入才叫做人均可支配收入。

所以,从数值上看,人均GDP肯定是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就拿今年的数据来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1年达到35128元,比人均GDP80976元少了一大截。

图源:网络

如果还不容易理解,那就再举个栗子:

假设A家族是生产冰箱的,家族里300个工人一个月共创造了3000万的价值。除去原料加工、水电损耗、扣税扣费等等,工人们一个月工资到手1万块。

这3000万就是GDP,300个工人人均GDP10万,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则是1万。

当然,总体上两者是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人均GDP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越多。

第二个原因也很简单——

虽然大家赚的确实比以前多了,但花的也比之前更多了。

肉眼可见的,最近几十年GDP是暴涨了,但普通人的核心开支也是水涨船高,房子、婚恋、教育、养老……

究其原因,都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好处是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率,极大拉高了GDP,另一方面则导致了公共资源市场化,大量基础服务比如医疗、教育等被高度货币化,费用疯狂上涨,普通打工人的大部分收入都被吸进去了。

最典型的就是房子,相当于把居民资产强行绑定到了钢筋混凝土里,而且和户口、教育深度绑定,你不得不买。

图源:《小欢喜》

我国城镇居民负债里,其中七成都是因为购买房屋借贷。

普通打工人,房租一般占工资的20%至30%,一线城市甚至更高。

还有难以计算的教育、医疗费用……

从当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话中,就能看出现在的生活成本有多大:

“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快乐过一生。”

尽管赚的是比之前多了,但钱全被房子、孩子掏空了,你还是没有什么剩余空间,自然对GDP的增长没什么知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个原因。

其实,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中国的财富分配很不均衡。

我们知道有一个数据叫基尼系数:

如果基尼系数低于0.2,代表居民收入绝对平均;

基尼系数0.2-0.3,收入比较平均;

基尼系数0.3-0.4,收入相对合理;

基尼系数0.4-0.5,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那么,中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

因为最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不再统计这个数据了,所以只能查到2018年的数据是0.468,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范畴。

图源:网络

我们再参考国外数据对比看下。

根据《世界概况》(World Factbook)的调查,美国基尼系数为0.45,在全球贫富差距中排名41,中国则是0.465,排名第31位,比美国还要高。

反正,不管有没有美国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不低了。

还有,在招商银行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中,详细列出了零售客户的资产额度,其中约2%的客户拥有80%的财富。

图源:网络

以往我们总说28定律,20%的人掌握社会上80%的财富,现在看来,28定律在真实数据面前失效,实际上应该改名叫2/80定律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家银行的数据,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财富状况。

但是,招行这次的样本量很大,统计了超过1亿多人,哪怕“鸡蛋没有放在同一个篮子中”,招行仍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大篮子,其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然,以上都是冷冰冰的数字,我们身边也不乏让人感受到贫富差距的事儿。

一边是收入低的纳不上税,另一边则是补缴税款好几亿。

还有最近流出的一张流调对比图,一边是逛商超、滑雪、买珠宝,另一边则是辗转多地,经常深夜工作。

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当然,除了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贫富差距”,在一个小家庭内部,同样存在着高低差。

举个例子,你家有5个人,主要劳动力就是你和你媳妇,加起来月收入1万,平均到两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甚至多个孩子)身上,也就顶多每人2000元了。

所以啊,看似1.2万美元的高收入,其实很大部分是被平均了。

当然,国家也注意到了贫富差距这件事。

这两年来政府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共同富裕。

前面的人跑得太快了,现在是时候该让老百姓多渠道增收,创造老百姓增收的渠道,让先富带动后富,充分挖掘后富的增收潜力,让大家都有钱赚、有钱花。

图源:网络

这里包括一些手段,比如二次分配,就是让高收入的那一部分富人多征点税,然后拿到钱去补贴不富裕的人,或者给这些人提供就业、增加技能等等。

也包括教育改革,让社会从底层逻辑上实现更公平。

还包括房产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房产税的出台、房贷利率的提升、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房建设等等,都是为了让更多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这些事情,长期来说,都会改变不少穷人的命运。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

2021年中国GDP突破114万亿人民币是真的,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也是真的。

我们的国家强大是真的,发展不均衡也是真的。

得承认,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实,我们并不陌生的现实:

一边是千万豪宅数千人摇号抢筹,一边是成千上万打工人艰难度日。

魔幻么?确实很魔幻。

图源:网络

和你们说个我身边的真事儿,我在老家的邻居,一家两口亲兄弟。

大哥当年成绩不错,家里也支持,顺利考上了广东的大学,毕业后入职腾讯,赶上了腾讯快速发展期,现在也坐到了某部门负责人的位置,年薪百万,手头还有大把股票,十年前,深圳房价不高,他靠自己付了首付购置了了房产,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全都踩对了方向,虽然还不能说财富自由,但至少也是中产以上了。

而二弟呢,年轻时没考上大学,也一直没学习什么技能,在老家只能承包点地搞农业,虽说不至于赚不到钱,但现在两个孩子上学,也需要靠兄弟扶持才能继续。

两个亲兄弟,过了几十年,财富,地位,影响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你也可以把现在的中国,理解为这两个人,或者说两个社群。

A社群过得是发达国家的生活,资产过千万,主要集中在沿海以及中东部省会等大城市。

B社群则在三四线乡镇,收入支出勉强相等,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苦日子。

图源:网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这么说吧,回看这些年,中国这14亿人就像在跑马拉松。

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参赛人员都在同一起点出发,随着比赛进行,参赛队伍出现分化,有人在领跑,有人在中间跟跑,有人则慢慢掉队了。

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总会更多关注领头的队伍,留给中间队伍的镜头少很多,末尾队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好像现在,网络上总是“人均985,各个年薪百万”,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你有没有想过,长久以来,我们所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局限且片面的,我们的镜头总是留给了前排的队伍。

如果说实现GDP暴涨是这场马拉松的终点线,我总在想,在到达终点欢呼的同时,我们也千万别忘了队伍后面、那些在慢慢吃力奔跑的大多数众人。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务状况,独立决策。

#今日互动礼物#

《攀登者: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

实体书

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是人生和事业的攀登者!启蒙稻盛和夫,影响任正非、张瑞敏,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大智慧。一本书读懂松下经营之精髓。

老规矩,我会在本文三连(留言+在看+分享)的童鞋中抽出5位,包邮送出本书,欢迎大家留言。(获奖名单将于后天12点,在此文章留言区公布)

回复“盘钱”领30本财商好书

想和毯叔近距离接触,一起聊天谈钱

添加时请备注“读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