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县市区GDP“排座次”,黄岛区高居第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为什么gdp那么高呢 山东县市区GDP“排座次”,黄岛区高居第一!

山东县市区GDP“排座次”,黄岛区高居第一!

2024-05-31 02: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牛年之初,青岛各区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黄岛区先“牛”了一把。作为青岛经济的龙头,黄岛区2020年GDP高达3721.68亿元,一举超越省内传统工业城市淄博。放眼山东,黄岛区经济体量已超过10个地级市。那么,黄岛区在2020年创造的GDP,在山东各区市排行如何呢?近日,2020年山东各县市区GDP排行榜正式出炉。黄岛区高居第一位并遥遥领先,济南市历下区排名第二(1910.4亿)。排行榜前6名青岛占据5席,即墨区(1278.4亿)、市南区(1272.32亿)、胶州市(1225.86亿)和城阳区(1209.63亿)分列3-6位。 此外,青岛10个区市GDP规模均位于全省前25%水平,除上述区市外,市北区962.18亿排名第13位,崂山区886.42亿列15位,平度市712亿排21位,莱西市551.87亿排35位,李沧区545.88亿位列第36位。这是全省各县市区经济实力的“阅兵”,青岛各区市用亮眼的成绩秀了一把“肌肉”。尽管各区市的经济数据年初就已出炉,此番放到全省范围内比较,对于志向高远的青岛来说,依然是一剂提振信心和士气的强心剂。

  1

  黄岛区“一骑绝尘”

  

  今年3月18日,山东举行重点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其中有一笔签约备受瞩目——日本欧力士平台总部项目落户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成为青岛第一个世界500强总部项目。 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位于黄岛区,多重功能、政策优势叠加,受到资本的青睐。即便在受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黄岛区依然引进项目305个,总投资287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3亿美元,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美锦氢能科技园、富士康高端封测等一大批重特大项目落户黄岛。开放是黄岛区的鲜明特质,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家战略层层叠加,各类高端开放平台集聚,拥有国际经济合作区、青岛开发区等6个国家级经济园区,还有德国“国际客厅”、日本“国际客厅”等国际化开放平台。 黄岛区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创新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全力打造青岛乃至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实力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黄岛区肩负“再造一个青岛”的重担,与上海浦东新区等“高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放大到更大的坐标当中,黄岛区正为进位争先继续谋篇布局。今年以来,黄岛区优选梳理出新一代半导体、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船舶海工、智能家电、汽车、海洋冷链、影视文化和新经济九大重点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壮大产业集群。通过“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发展,以项目为牵引精准招商,加强新经济谋划布局。早在今年1月28日,黄岛区50个重点项目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集中签约落地。所签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现代海洋、新经济等领域,总投资1100亿元,这些重磅项目将为黄岛区产业链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产业图谱日渐清晰的黄岛区,拥有无比广阔的高质量发展空间,作为全省区市经济“领头羊”,这里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2

  十区市“进位争先”

  

  2020年11月,立冬初过,市南区召开历史上首次企业家大会,区委书记、区长亲自站在会场门口“迎宾”。会上,市南区发布了《青岛市市南区促进“双招双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等重磅政策。而在此前一周进行的一场企业家座谈会上,区委书记赵燕对市南区这些年的衰退作出了十分坦陈的剖析,并向企业家做出现场承诺——调整市南区的对企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留住企业、留住企业家,吸引更多企业家到市南干事创业。这是2020年各区市“你追我赶”的一个缩影,在不进则退的经济竞争之中,青岛的十个区市各显神通,而这直接体现在GDP数据上。青岛全域统筹一盘棋,周边区市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并寻找新的着力点,比如即墨的汽车产业链、城阳的动车小镇等,都慢慢形成了自身优势。即墨更是在2020年实现逆袭,GDP超越市南位列十区市第二位。今年以来,青岛吹响“项目落地年”的冲锋号角,项目落地竞相争先。今年前四个月,仅在青岛入选今年首批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项目名单的41个产业项目中,就有超过一半的项目投资完成进度超过预期。各区市也“各出奇招”,不仅实现了项目推进的提速,还催生了一批靠上服务项目的创新机制。胶州市每月开展项目“徒步巡查”,把握项目要素保障、手续办理、建设推进、投产运营等情况,每月15日、30日调度问题办理成效;城阳区建立完善链长负责、专班推进工作链条,同时选聘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作为“企业代言人”,搭建起营商环境的“一线观察哨”;李沧区实施重点项目月度节点“红绿灯”机制,构建由信息库、节点库、问题库组成的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体系;崂山区制发重点项目节点清单,围绕供地等五个关键手续节点和土石方整理等八个关键工程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加速落地,让青岛城市产业“筋骨”愈发强劲,也让各区市展开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速。“项目落地年”已经过半,各区市都铆足了劲进位争先。

  3

  人均GDP“排排队”

  

  就在一周之前,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青岛各区市人口情况出炉,人均GDP也随之浮出水面。与十年前相比,受各区域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区划调整、交通设施配套等因素的影响,青岛各区市人口规模发生较明显变化,其中黄岛区增加人口最多,增加了51.10万人,总人数达到190.36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重达到18.90%,是所有区市中常住人口最多的。按照黄岛区2020年3721.68亿的GDP数据核算,人均GDP为19.55万元。如此来看,黄岛区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数据都非常高。不过,黄岛区的人均GDP只能排在全市第二位,排在首位的是市南区。根据普查数据,市南区常住人口为486643人,在十个区市中人口最少,而GDP总量是超千亿元的1272.32亿,人均GDP高达26.14万元,在全市排名高居第一。人均GDP排名第三的是崂山区,达到17.64万元;胶州以人均GDP12.41万元位列第四,作为山东经济最强县之一,胶州实至名归。 参照青岛最新常住人口计算,青岛人均GDP为12.31万元,除了市南、黄岛、崂山和胶州外,其余六个区市的人均GDP都低于全市平均数。人均GDP是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纸面数据,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区市)的发展质量以及产业的升级和带动能力。青岛各区市人均GDP数据,也为它们坚定的做强实体经济、做好产业布局提供了数据支撑。区市强则青岛强,随着各区市实力的不断增强,青岛的经济实力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2021年作为“项目落地年”,各区市的进位争先也更加有看头,它们将交上怎样的“成绩单”我们也拭目以待。

  来源:学习青岛

  星标新闻君

  每天看好文

  

  点完在看再走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