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尿液浑浊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尿液一会浑浊一会清澈 孕期尿液浑浊症状

孕期尿液浑浊症状

2024-05-20 1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孕期尿液浑浊,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果孕妈妈尿液混浊的同时,还有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到医院妇产科或者泌尿科就诊。

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血;

或者有腰疼、发烧、打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

孕期尿液混浊,这是怎么回事?

人的尿液是从肾脏排泄出去的,体内各种代谢的废物,其中的成分会影响到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孕期尿液浑浊,大多数是生理性现象,但也有可能是疾病导致。

1. 孕期饮食变化等导致尿液成分改变

正常情况下,吃喝发生变化、吃药、尿液浓缩、尿液酸碱度变化、尿液排出体外的温度和时间不同等因素,都能够引起尿液成分改变,导致尿液变浑浊。比如:

孕妈妈吃了很多某种蔬菜(例如甜菜)或水果后,因为这类蔬果中含有大量植物酸或植物碱,不能全部在身体里代谢掉,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这就会让尿液中某种盐(例如尿酸盐)变多,改变了尿液的酸碱度,可能就会出现尿液混浊的现象。 孕妈妈吃了过多的脂肪或蛋白质(比如肉类等)后,肠道过量吸收了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会让尿液变成乳白色,像米汤一样[1]。 怀孕早期,孕妈妈因为恶心、呕吐等反应,喝水会变少,导致尿液浓缩,出现尿液混浊的情况。

2. 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炎症

怀孕期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会让输尿管、肾脏和膀胱的肌肉层增生、肥厚。孕激素则会导致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弱。

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膀胱的敏感度会变差,容易发生过度充盈,也就是说膀胱中会储存过多的尿液,导致排尿不完全,残余的尿液变多。

此外,孕期增大的子宫与骨盆入口处压迫输尿管,容易形成机械性梗阻,导致肾盂及输尿管扩张,比平时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并且怀孕期间容易出现糖尿的情况,尿液中营养物质变多,有利于细菌的增长,也会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2]。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症状,这时候尿液中大量的白细胞和炎症组织的碎片会使得尿液变得浑浊、发白,有时候还会出现像脓水一样的尿液。

3. 泌尿系统结石影响正常排尿

怀孕期间,尿液中钙元素的排泄量会变多一些,尿液的 pH 值会升高,这些都容易引发肾结石,这是孕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孕酮水平升高、膀胱容量降低以及喝水量变少,可能导致尿流速度下降甚至停滞,从而导致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引起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尿液混浊[3]。

4. 痛风等其他比较少见的疾病因素

痛风会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酸结晶,形成细小的、黑褐色的、沙粒形状的沉淀杂质。

淋巴系统疾病会导致尿液变成乳白色,有时候还会有凝结成胶冻一样的、小块的杂质。

还有部分是因为丝虫病引发的乳糜尿,导致尿液浑浊。不过这种病比较少见,孕妈妈们不用紧张。

孕期尿液混浊,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尿液浑浊大多数是生理现象,只有少部分是疾病导致的,孕妈妈们不用太担心。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应对和预防孕期尿液浑浊的发生。

1. 少量多次地喝水,保证喝水量

怀孕期间一定要多喝水,但不建议一次喝太多,要少量多次地喝。建议孕妈妈们每天在早晨起来喝一杯水,然后每隔两个小时喝一杯水,一定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一天的喝水总量建议控制在 1700~1900mL[1]。

2. 调整饮食作息,别吃太多肉和蛋白质

怀孕期间应该适当补充脂肪或蛋白质,但是孕妈妈也不要吃得太多,否则很可能出现尿液浑浊的现象。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推荐,孕中期(孕 13 周~27 周)每天增加鱼、禽、蛋、瘦肉共计 50g,孕晚期(孕 28 周后)再增加 75g 左右[1],所以孕妈妈们要科学地补充营养,不要过度。

另外,对于之前有过乳糜尿的孕妈妈们,如果过度劳累和酗酒,或者吃了脂肪含量很高的东西,很可能会再次出现乳糜尿,因此要更加注意饮食和作息。

3.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憋尿

怀孕期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尿道容易发生细菌的侵入、停留和繁殖,导致感染。而憋尿则更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导致反复发作的尿液混浊。所以尽量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感觉有尿意的时候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imag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