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能成为尼采、弗洛伊德的灵感缪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尼采的爱情观 她为什么能成为尼采、弗洛伊德的灵感缪斯?

她为什么能成为尼采、弗洛伊德的灵感缪斯?

2024-06-03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少女莎乐美和尼采

尼采与保尔·里曾先后向莎乐美求婚,却都被拒绝了,而莎乐美拒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 她享受与这些杰出的男士进行精神的碰撞、学术的交流,但拒绝和他们一起落入世俗婚姻的约束。

在莎乐美看来,尼采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从拜读他《悲剧的诞生》开始,她就格外敬重尼采。相处之后,更是享受与他无话不谈、结伴出游的日子。 不过,她敏锐地意识到,在本质的深处,他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莎乐美、尼采和保尔那张著名的合影

恋情的无疾而终,让尼采陷入无尽的痛苦,但不得不说,这份苦痛最终转化为一股力量,帮助这位哲学家酿造出了一壶壶滋味醇香的美酒,比如, 被称为他们“精神之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莎乐美对尼采是 “以不爱为大爱”,尼采逝世4年后,她还出版了《尼采评传》来纪念他们曾经的心灵相知。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也恰是这位伟大哲学家尼采诞生176周年的日子。

她是诗人的缪斯

用爱和责任,成就一位伟大诗人

36岁时,莎乐美已经出版思想录《与上帝之争》和小说《露特》,在文坛崭露头角,而一次意外邂逅,让她与小自己14岁的里尔克走到了一起。

在里尔克身上,莎乐美看到了童年带给他的伤痛、阴影,同时,也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诗坛新星,因此, 莎乐美对他的爱,绝不止是爱情,更多是母性的融合和一份责任。

△里尔克与莎乐美

里尔克找到了心灵缺失的一角,在莎乐美的帮助和指引下,快速地成长起来。他们一起环游欧洲,讨论诗歌,还去俄国拜访了契诃夫、高尔基、托尔斯泰等文豪和一些绘画大师。但旅行结束时,他们的恋情也走向了终结。

年轻的诗人固然伤痛,但没有放弃热爱的诗歌。 1903年,里尔克写下名诗《豹——在巴黎植物园》,将现代诗歌“思想知觉化”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后来,又陆续出版《新诗续集》、《杜伊诺哀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以及长篇小说《马尔特手记》。

△里尔克与莎乐美

他的作品里有孤独、悲伤、落寞,但更多的是诗歌艺术的创造与美,这些与莎乐美带给他的爱、帮助和指引不无关系。 最终里尔克不负期待,成为比肩叶芝、艾略特的欧洲现代最伟大的诗人。

她是心理学家的缪斯

用才智和勤奋破冰,成就彼此事业

1911年,莎乐美第一次接触到精神分析便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深感好奇。 虽然已年届50,但她还是毅然开启了这门课程,并希望有一天能够拜弗洛伊德为师。

△弗洛伊德

最初弗洛伊德和许多人一样,对莎乐美的年龄有偏见,不看好她。但作为一个已出版著作、自信独立的女作家,莎乐美大胆拿出才智学识以及她最大的优势:努力和勤奋。

从1912年开始,莎乐美潜心在维也纳学习了一年,期间,她还曾寄信老师,表达自己对精神分析的喜爱与努力。 渐渐地,弗洛伊德对莎乐美的看法发生了转变,甚至有一次莎乐美缺席课堂,弗洛伊德都能悉心发现。

△莎乐美与弗洛伊德

莎乐美一步一步成长,成为弗洛伊德得力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并在弗洛伊德的鼓励下,成为一家心理医疗诊所的医生。 她把精神分析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运用,并将余生的25年时间全部献给了这一事业。

长达20多年的通信,弗洛伊德一直与她保持着学术上的交流。他把莎乐美信中的话语做了总结加入论文中, 《关于自恋》被认为是他以莎乐美这一理想女性为对象所做的女性性格研究。

△莎乐美

他们的交流和记录,成为研究精神分析学发展的珍贵资料,连同莎乐美撰写的 《从师弗洛伊德》一书,记录着大量弗洛伊德的内容,都对精神分析学研究作出了极大贡献。

作为一名极具魅力的女性,莎乐美的情感生活为世人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一名作家,莎乐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作品,如《与上帝之争》、《露特》、《中途降落》、《生命的回顾》等。

此外,更不能忽略她为学术作出的一定贡献: 假想那些著名的哲人、诗人、学者的人生经历里没有她,故事的结局会被改写,而那些伟大的著作是否能诞生,也不得而知了。

今日

互动

Q:你的生活里有一个“缪斯”吗?

《惜福阅历2021》正在热卖中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