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烨谈教育:自由是成长最大的源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尹烨恶意辟谣是哪一集 尹烨谈教育:自由是成长最大的源泉

尹烨谈教育:自由是成长最大的源泉

2023-08-27 1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华大集团CEO尹烨是一个非常不符合公众对“科学家”刻板印象的人。他出口成章,说话时引经据典,对人对事、对生命对宇宙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不谈论基因与华大时,他更像一位人文学者。

家庭藏书量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可量化指标

尹烨家中的文化氛围浓厚,在他童年时,连家中的床都是用书垒起来的,有印象以来映入眼帘的都是书。而尹烨相信家庭教育中可以量化的一个指标就是藏书量,会培养一个人看书的习惯,使人看到书感到亲切。尹烨也因此从小热爱阅读,至今每年仍坚持读超过200本书。想想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调是首先由父母奠定,文脉的传承从父母那里来。所以说所有改变从自己开始,尹烨说,“人总是想去管别人,而忽略了其实你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别人。”

尹烨说可能有人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他从一个五线城市的小城青年走到今天,正是靠着改变自己,不断积累,再去影响他人。比如说他管理的能力来自于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在学生会工作,一路求学他几乎都担任所在学校学生会的最高职位;从小学开始写稿子也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他相信一路走来付出的努力都会在人生途中用得上。

辩证的思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华大工作之余,尹烨生活中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科普。他出版了系列生命科学科普读物,他的个人科普音频已播出近1900期,在喜马拉雅上被收听了2亿多次;他每年读超过200本书,还在公众号“尹哥聊基因”上笔耕不辍,累计发布原创文章400余篇。

他希望这些努力能够让公众更加平等地去了解一些消息,用真实数据来证明问题,而不是凭假象、凭意向、凭阴谋论、凭吸引眼球的标题党。尹烨相信,在未来让大家能够具备去辨别真相的能力是科普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对下一代,他们应该更加具备常识,不要出现更多类似于“5G引起新冠病毒”等的反智言论。

人类总是在和愚昧的斗争中向前进步;但反过来,科学也在不停地否定科学,科学天然就是要否定前者才能进步。尹烨希望专业人士要摒弃掉以前的一些片面的、错误的,或者是落后的认知。对普通人而言,就要学会分辨有哪些认知从大概率来讲肯定是不对的。

“所有的事情到后来,段位越高,其实越没有黑白,它都是灰的,只是你怎么去讲这个灰度。”

尹烨特别看重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世界。这得益于尹烨早年的家庭教育,从小尹烨的父亲就给他讲中西医学的问题,尤其是在医学上,“形而上学谓之道,中医乃道之分支;形而下学谓之器,西医乃器之分支。”父亲对辩证法的喜欢也深深影响了尹烨,他一直就是以这种哲学上的相对论给尹烨剖析每一个问题——像真理和谬误能不能统一?父亲一直鼓励尹烨去尝试接受两种甚至有时是相对立的一些认知,然后试图自洽。

在尹烨看来,这种思辨的方式是父母留给他一笔宝贵的财富。尹烨如今有两个女儿,他也希望把这种思辨的财富传承给女儿,不要让孩子永远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五岁小孩的世界里。

而尹烨一直游走于科学与人文之间,他意识到它们无外乎是自然哲学和人文哲学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不同纬度的统一。

“爬到足够高的时候,这两个东西是在一起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可怕的,但是没有科学的人文有的时候是愚蠢的。” 尹烨打比喻说,“如果说基因是一组代码,人类的代码当中一定有爱。要不然我们没有今天。”需要让无私的人性克服掉自私的基因,所以说“越往自然科学的山峰上攀登,越需要人文的光芒照射,这样才能让你逐渐明白科技向善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就是下一代不全听上一代的话

他认为,不仅是在企业的管理上,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自由也是成长最大的源泉。尹烨希望在成长过程中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孩子针对问题提出独立的见解。

我也有跟他交流育儿看法,尹烨说他育儿的秘诀是把女儿当成朋友看待,把女儿当成一个必须尊重的伙伴,而不是简单认为女儿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不希望做一个拼命鸡娃的爸爸,把孩子“鸡”上名校但最后搞得关系不好,亲子关系冷漠,孩子也不幸福。

面对教育,尹烨内心并不焦虑,不焦虑的核心原因在于他坚信一代人与一代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她不需要成为我,不需要接近我。她要按照她的方式和世界取得自洽,她要用她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尹烨如是说。

尹烨挑战我去思考,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是什么?下一代不全听上一代的话,科学进步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访谈中尹烨对亚里士多德和里德利的名言信手拈来,“所以既然今天呼唤的是创新,就必须让孩子跳出框框,给予他们自由的成长氛围。创新是自由之子,却是繁荣之母。你想让社会繁荣,就必须创新。你想让孩子创新,就必须给予自由,你想让他自由,就必须让他跳出自己的框架。”

高效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父亲,尹烨非常忙碌,但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孩子。他把家中的走廊装满白板,写满了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不断地去给她讲解知识,创造一些好玩的共同学习方式,比如陪女儿表演《木兰辞》,他装成将军,孩子装成花木兰,再给她编排去参加比赛。

这背后要花很多的心思,但使孩子在玩乐中学习,也获取自信,认为“我跟我爸上场,我们就能拿奖。这个拿奖是因为我们的创新,是因为我们的配合。”尹烨希望这能让女儿逐渐获取团队配合的意识。尹烨尝试让孩子参与更多,比如说大年初一会带孩子去给团队发红包,让女儿戴个狮子头去舞狮,然后把红包从狮子嘴里递出来。他会经常带女儿去很多其他人不常想到去旅游的地方,比如说甘肃天水。尹烨会带女儿去那里不仅看麦积山石窟,还去看姜维墓,在真实场景中给她继续讲三国的故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尹烨还分享了一个如何教养女儿的小故事。他的大女儿在学校上完科学课后回家考爸爸,问他“你知道物质有几态吗?”尹烨说:“爸爸不知道,想听你讲一讲。”女儿说:“这你都不知道,三态呀。”尹烨于是抓住机会给女儿解释:“物质至少有六态,比如说火是等离子态。但是你在小学阶段,就只先学这三态。”他希望从点点滴滴小知识入手,帮助女儿从一开始就认识真实的世界,有一个更大的框架去思考问题。

尹烨还喜欢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去启发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当见证大自然之伟大时,就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每个人不管能力有多大,都想做自己能力以外的事,老想去管别人的事。但是后来发现,你只要改变你自己,什么事都好了。”

尹烨坦言,在追求更好的教育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点事情,“这个事情不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不在孩子,更重要的是在家长;不在另一半的家长,而在自己。”

尹烨强调,家长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提升,需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先把自己教好了,孩子自然就会有可喜的变化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