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实验学网络课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鼠口角 形态实验学网络课程

形态实验学网络课程

2024-06-02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静脉注射:不同动物选择不同的血管做注射。小鼠、大鼠多采用尾静脉,兔多采用耳缘静脉,犬多在前肢皮下头静脉或后肢外侧隐静脉,猫采用后肢内侧隐静脉。静脉注射前要排净输液管内的气泡并将针头固定好,防止注射时药液漏于血管外。

    小鼠、大鼠作静脉注射时,先将动物装入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其尾巴露出,用 45~50℃的温水浸泡约1 min,擦干后酒精消毒。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尾巴基部,使血管扩张,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静脉近平行(夹角小于30°),缓缓进针。确认针头在血管内之后,左手三指将针头和尾巴一同捏住。随即推入药液。若针头不在血管内,则感到进药阻力很大,且注射部位出现白色丘状隆起,此时需缓缓向前进针或拔出针头后重新注射。注射完毕后,用酒精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药液或血液溢出。注意大、小鼠的一次注射量不要超过0.05~0.1ml/10g。

    家兔静脉注射前,先拔去耳部被毛,用酒精棉球涂擦耳部边缘静脉或用右手轻轻弹动耳缘,使其

图 5-2-10兔耳缘静脉注射 图5-2-11犬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

静脉扩张充血。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耳根,使血管充盈后,将针头平行刺入血管,回抽针管,见有回血后即可推注(图 5-10)。注射完毕后,用酒精棉球压住针眼片刻,以免出血。犬的静脉注射,多选择前臂皮下头静脉(前臂的前内侧)或后肢外侧隐静脉(小腿外皮下),除在注射前进行常规的剪毛、消毒程序外,要在肢部静脉向心端用橡皮带绷紧,使血管充血,以便于注射(图5-11)。

    2.经口给药法

    经口给药法常用的有口服和灌胃两种方法。

    1)口服给药 即将药物混入饲料或饮水中由动物自由摄取的一种方法。选用此法给药主要适应于不易挥发、不与食物起化学反应且没有特殊味道的药物。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动物摄食量和饮水量的不同,因而很难准确把握服药量。

2)胃管给药 胃管给药操作简便,具有能准确把握给药量和给药时间并可反复给药的优点。故经口给药多采用此法。胃管给药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把握正确的胃管插入方法;二是投药前最好禁食4~6小时;三是注意合适的投药量,以免胃内容物太多会增加灌胃的阻力和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1)小鼠、大鼠和豚鼠 一般用1~5ml注射器和烧成圆的玻璃毛细管或金属钝针头,灌胃针头小鼠为2~2.5cm,大鼠和豚鼠为3.5~5.5cm。钝针头制作可用18~24号腰穿针或输血针磨去针尖,末端焊锡,再用砂纸磨成光滑的椭圆形。灌胃时,将灌胃针头安在注射器上,吸入药液。左手抓住鼠的颈部和背部皮肤将其固定,将钝针头从鼠的口角插入(图5-12)。注意胃管插入切忌粗暴,如动物挣扎不安或有阻力应抽去胃管重新试之。胃管插入后,回抽注射器管芯,如无气泡则确认胃管已置于胃内。灌胃量一般掌握在小鼠0.2~1ml,大鼠1~4ml。

(2)兔、猫和犬 灌胃前要备有开口器和灌胃导管。兔、猫的灌胃导管可用小儿胃导管或导尿管;犬的可用内径0.3cm的软胶管或12号十二指肠导管。给兔灌胃时需两人协作进行。一人作固定,坐好后将兔的躯体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握住双耳,右手抓住前肢。另一人将开口器置入口腔内打开口腔,其左手固定,也可用两根细绳或绷带分别系于上、下颌,分别牵引两细绳或绷带,即可打开口腔。右手将灌胃导管经舌背面徐徐向咽腔内推进即可进入食管。确认胃导管插入胃内后,再行灌胃,切不可贸然草率,避免误入气管。判定胃导管是否误入气管,可将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小烧杯中,若随呼吸运动有气泡冒出说明导管已插入了气管,需抽出后重新插管。犬的灌胃方法与家兔近似(图5-13)。若投胃的药物是丸剂、片剂或胶囊,将犬固定后,用手在两侧口裂后方向口腔内压迫即可打开口腔,用镊子夹住药物放到舌根后,抽出镊子然后迅速闭合上下颌,并用手抓住上、下颌,防止犬张口吐出药丸,当犬的舌尖伸出口角外舔鼻端时,说明药丸已经咽下,即可松解固定。成年动物胃的容积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比值关系,因此,灌胃时可按单位体重换算灌胃的液体体积,以保证灌胃量的准确。各种常用实验动物的最大灌胃量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表 5-2 常用实验动物一次灌胃的最大耐受量

动物种类

体重( g)

最大容积( ml)

动物种类

体重( g)

最大容积( ml)

小鼠

20~24

0.5

豚鼠

250~300

4~5

 

25~30

0.8

 

>300

6.0

 

>30

1.0

家兔

2000~4000

50~80

大鼠

100~199

3.0

 

>4000

100~150

 

200~249

4~5

2500~3000

50~80

 

250~300

6.0

>3000

100~150

 

>300

8.0

 

10000~15000

200~500

    三 .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实验中需要数量较多的实验动物时,就必须在实验之前对实验动物进行编号标记,以便于区别。标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标记方法有染色法、挂牌法、打孔法和烙印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标记号都要达到清晰、耐久、简便和易于辨认的要求。根据实验要求的不同,实验者可选择不同的标记方法。

    1.染色法:是用有色化学药品涂染动物一定部位的被毛,以不同颜色代表一定的编号,此法简单易行而为实验中最常用。常用的涂染化学药品有: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涂染红色);3%~5%苦味酸溶液(涂染黄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涂染黑色);2%硝酸银溶液(涂染咖啡色)。

    涂染编号采取由左至右,由前至后的原则。一般习惯将涂染在左前肢上的标记为 1号,左腰部为2号,左后肢为3号,头颈部为4号,腰背部为5号,尾基部为6号,右前肢为7号,右腰部为8号,右后肢为9号。如果编号超过10号,编10~99号时,可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溶液涂染上述部位,即把一种颜色作为个数,另一种颜色作为十位数。如把红色记为十位数,把黄色记为个数,在标记12号时,在左前肢涂红色染料,在左腰部涂黄色染料,余类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