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20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米air2怎么关闭单耳模式 12款200

12款200

2023-05-21 17: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2月27日更新:HUAWEI FreeBuds 4i、Redmi Airdots3 Pro、FIIL CC Nano

FIIL CC Nano

提起FIIL,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由音乐人汪峰老师创立的耳机品牌,他家产品线并不长,但各个都是爆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20年底发布的FIIL CC,时隔一年多,FIIL再度发布重磅产品:FIIL CC Nano,据说是在老一代CC的基础上“加量不加价”,有幸赶上首发,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包装与配件

包装盒并不大,大面积的烫银工艺与灰色融为一体,加之富有科技感的线条修饰,典型的“赛博朋克”范儿。

正面印有LOGO、型号和简易的设计图,背面和侧面则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几大卖点以及参数,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双麦+A.I.智能通话降噪”、“多点畅连技术”,当然了,FIIL家族式的“呼吸灯效”得到了延续。

抽出包装,耳机和充电仓极为工整的躺在海绵内托中,再往下是连体的两个黑卡纸盒,分别装有1条Type-c数据线和1份说明书,整个开箱过程顺畅、简洁,颇具仪式感。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极为小巧,其尺寸大概相当于一个公牛插头,绝对是我测评过的百十来款无线耳机中最小的一款,也是当下市面上内部空间利用率最高的充电仓之一。

与CC一样,CC Nano只有“钛空灰”这一个颜色,通体ABS料与轻量化铝合金的外搭,既轻便又有质感。

正面设有开窗,两颗耳机头隐约可见,除了产品LOGO,再也找不到任何文字与涂鸦,有的只是细腻的喷砂纹路和渐隐的金属棱线,极简、有型!

取出耳机头,发现它大致是由耳机腔体和手柄两部分组成,腔体遵从传统的半入耳式设计,黑漆漆的,需要注意的是,其表面经橡胶油处理,摸上去手感很棒,想必是为了舒适地佩戴。

抛弃充电仓的上盖,是FIIL家的一大创举,很有辨识度,并且当耳机头放入仓内,“FIIL”logo灯亮起,很是炫酷。

在整体的做工上,即便它并没有千元级大牌的极致体验,但各处合模线处理均不错,大厂水准。

连接

FIIL CC Nano的连接是非常便捷的,取出耳机头后手机能立马找到,点击即连接成功。

前文提到,它搭载了“多点畅连技术”,也就是说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这对于许多以笔记本+手机为主要生产力工具的用户来说不要太爽,比如笔记本正在播放音乐时,突然来了电话,Nano会自动切换到通话模式,完了音乐还会照常播放起来,几乎是无缝衔接。

操控

该耳机的交互方式为触控,触控区域为耳机的手柄端中部,预设的功能不多,仅有播放/暂停、拒接电话和语音助手,不过在下载了“FIIL+”的软件后,可以开启“全能操控模式”,以实现切歌、加减音量,亲测发现,每个操作都有提示反馈音,触控的灵敏度也还不错。

Nano自带有低延时模式,而且据资料可得其性能出色:“延时比airpods更低约70ms”!

而且在APP中我发现,其不仅有游戏模式,还有视频模式,下面一行小字写的很明白,简单说,就是游戏模式虽然延迟低但音质略差,音乐模式虽然音质好但延迟稍大,视频模式就是两者的折中之选,保持了音质与低延时的平衡。

我在“FIIL+”软件中找到了3种官方音效、12种预设音效和10段自定义EQ调音,在各种音效之间切换会有很明显的不同。

整体上,FIIL CC Nano的软硬件结合非常好,功能也较为丰富。

佩戴

半入耳式耳机与橡胶油的表面处理,带来的是无可比拟的舒适、亲肤,试听大半天,无任何异物感,甚至可以说“轻若无物”。

声音表现

在音乐模式-原声EQ下试听,其解析力与分离度均能达到同价位优秀水平,而在13.1mm大尺寸动圈单元的加持下,横向声场较宽阔,有一定的临场感;

调音上,低频有适当的下潜与量感,细听也会颇有质感,中频的人声比较贴脸,男声淳厚、自然,女声饱满、甜美,高频乐器虽然延展性稍差,但乐器的明亮度给的不多不少,刚好合适。上图的频响曲线也进一步证实,作为半入耳式耳机,低频氛围感到位,人声突出,高频悦耳,总的来说是以人声为主打的均衡风格。

录制了几段微信语音发给朋友,感觉它的录音质量还不错,甚至会对周围环境噪声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打电话很清晰,这应该就是官宣的“双麦+A.I.智能通话降噪”。

总结

这是FIIL在今年的又一力作,作为经典款CC的升级版,它不仅延续了FIIL极简型男的独特外观与较为丰富的功能性,而且在音质、通话降噪以及内部空间利用率上有不小的提升,简单说就是“加量又降价”。

从别致的造型、注重氛围感的调音以及更小巧的体积来看,FIIL CC Nano当作精致型男必备的一款随身电子产品再合适不过!

真我(Realme)Buds Air2

真我(Realme)虽然是个手机品牌,但从之前我测评过的手机原装耳机看得出,它的耳机产品也非常用心,一起来看看本期的主角Buds Air2吧。

包装与配件

包装上,整体采用一个可挂式的天地盒,通体活力黄配色无不透漏着年轻气息,整套盒子的设计非常简约,正面有产品图、LOGO和型号,背面介绍了六大卖点,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载有“ANC主动降噪”技术、“88ms超低延时”、“10mm类钻石单元”以及闪充功能,反之从字面上,我是觉得200块真的值!

打开包装,充电仓首先映入眼帘,揭开内托,可见配件们整齐的排布着,分别是1条Type-c充电线、3对耳塞套(含自带)和1份说明书,并没有多余冗杂的配件,反而更切实际,实用!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到手,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薄,而且超薄!

通体白色ABS材质,只有正面非常克制的印了LOGO,其他全然遵从极简风,精致的扁平盒子,像是少女的又一件化妆品。

打开充电仓,伴着绿色呼吸灯的闪烁,两颗耳机头呈现眼前,纯白的耳机腔体与银色手柄完美融合,几乎看不到缝隙,在手柄顶端有一块透明树脂的装饰,可能是为了提高其颜值。

在看电商购买页面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它是金属的,没想到是采用电镀工艺的塑料,稍有失望。

耳机腔体为豌豆射手类型,只是在尺寸上略小于苹果airpods pro,显得更为可爱。

其外观还是可圈可点,就是做工水平一般,大概就是其各处的合模线比较明显,接口缝隙有点大。

连接

Buds air2的连接比较方便,有开盖即连选项,打开充电仓手机就会收到提示,点击即连上,并且后续的连接也比较方便。

操控

根据说明书提示,该耳机操控方式为触控,区域主要围绕耳机手柄的顶端部分,有播放/暂停、切歌和接打电话,左右耳同时长按2秒,可以实现通透与降噪模式的切换。

至于降噪深度,能隔绝大部分的低频噪音,对中高频抑制效果一般,整体普普通通吧,毕竟价格在那放的。

真我有APP可供连接,连接后有“EQ”、游戏模式和按键自定义等深度使用场景。

佩戴

前文提到,它的腔体很小,所以不仅大多数用户能长久舒适地佩戴,而且小耳道用户也能轻松塞进去。

声音表现

在普通模式下,其解析与分离均能达到较高水平,横向声场比较宽。

低频下潜一般,但量感很强,弹性也不错,中频的人声距离适中,男声温暖、沉稳,女声饱满、甜美,高频部分有提升,声音感觉、清脆,但并没有抢人声的主角光环,此调音偏杂食,流行歌、电子舞曲和摇滚啥的都能拿来听听。

录了几段语音,发现其录音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声音有点飘,可能与之收音效果有关。

总结

这是真我(Realme)发布的一款颇有性价比的低端入门机,虽然销量并不算高,但独有的超薄充电仓、可爱的耳机腔体、便捷的连接以及不错的声音素质都是它的优点,当然缺点也有,比如做工水平一般、降噪深度不够等等,但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评分,毕竟这么便宜是吧?

JBL T225TWS

就在真无线耳机井喷的这几年,JBL曾发布有几十款新品,限于价格与营销力度,很多款式已经淡出大众视野,但哈曼就是哈曼,必然会有几个爆款,今天就一起来看看JD有着10万+评价的JBL T225TWS究竟怎么样?

包装与配件

之前测评过JBL的低端有线耳机,一般都是很简单的卡纸盒包装,万万没想到,价格来到了500附近,竟然还是这么寒酸,通体腹膜卡纸包裹,正面印有产品渲染图、型号和LOGO,背面开窗展示着耳机主体,几行小字介绍了几个不能称之为卖点的卖点,比如“纯正低频音效”和“立体声免提通话”等。

侧面和底部杂乱无章的叙述有配件、功能和生产信息,SN码倒是JBL全系产品的标配,可以验证真伪。

在包装盒内部,耳机以塑料内托为支撑,看起来有些廉价,底部有说明书、保修卡等若干纸质配件与1条Type-c接口充电线,活力橙的配色与JBL标相得益彰,很讨人喜欢。

整体看来,此耳机配件还算实用,就是包装过于简陋、敷衍。

外观与做工

很多人买它都是冲颜值去的,我也不例外,通体活力橙配色的高透充电仓,拿到手的那一刻,内部元器件一览无余,仔细观察,其Pcba板构造复杂但相当有条理,哈曼说这是“后现代风”,对于Z世代,倒有点“赛博朋克”!

与充电仓类似,耳机头同样采用了这种半透明设计,看上去很是协调。

耳机腔体为橘色ABS材质,造型就是常见的半入耳式,表面似乎喷了橡胶油,摸上去手感细腻。

相对于我测评过的半入耳耳机,T225TWS的手柄更加粗壮,由透明与实心两种设计组合而成,外侧镭雕有JBL标志,内里则是一个大大的“L”和“R”,在手柄上端有个凸起的按钮,我靠,它竟然是物理按键!下文操控部分会详细体验。

虽然T225TWS是透明机舱,但其内部构造极有条理,充电仓上下盖接缝匀称,耳机合模线隐蔽,开合几次,感觉其阻尼感也不错,预埋磁铁配置合理,除了略沾指纹,其他均无短板。

连接

半入耳的蓝牙耳机,一般都具备开盖即连功能,而T225TWS却需要掏出耳机才能开启配对模式,方案上有提升改进的空间,亲测其连接速度也并不算快,好在连上后比较稳定,而且伴有提示音,只能说还可以。

操控

前文提到,在手柄上有个物理按键,通过按压来实现一系列操作,比如切歌、暂停、接挂电话和语音助手,当然,都是些最基本的功能。

试了一下午,总的来说其按压灵敏度不错,凸起的按钮也非常适合盲操,相比起清一色的触控方式,我更喜欢按键按下去的踏实。

必须吐槽下它的说明书,虽然用十六国语音来叙述显得很高大上,但纯英文说明书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第一次接触真无线耳机的朋友,体验很差。

佩戴

不得不说,其佩戴的舒适度是真好,遵循半入耳特性,隔音降噪功能很弱,佩戴极度舒适,基本不会有异物和肿胀感。

声音表现

由于是半入耳式耳机,不出意外声音素质不会太高的,其解析与分离大概中等水平,声场较为宽敞。

低频下潜很少,有一定的量感,弹性一般,中频的人声比较贴脸,男声偏浑厚,女声饱满圆润,高频乐器较为暗淡,在乐器较多的音乐中表现不好,无泛音,略有混响。

随手录了段语音,发现其录音质量与收音水平都不错,很清晰,能清楚的分辨每个人独特的音色,应该就是官宣的“通话降噪技术”。

总结

这是音频巨头哈曼卡顿旗下JBL出品的一款高颜值TWS耳机,也是JBL家族中高端产品的代表作,全透明机舱是它最大的卖点,优秀的做工与舒适的佩戴也会锦上添花,当然,其缺点倒也不少,比如敷衍的包装、不支持开盖即连,还有不适用国人的说明书,功能方面略少,就更别提降噪了。

总之,这是一款售价在500块左右的非降噪蓝牙耳机,对于性价比党必然不会买,但也并不妨碍追求赛博朋克范儿的年轻人,或是听网络流行歌与打电话的轻度用户,以及误入歧途的品牌控,哈哈哈。

漫步者声迈Fitpods

这是来自漫步者子品牌声迈的一款降噪耳机,从之前测评过的声迈x3给我印象特别好,品质遵从漫步者,而售价却低到家,一起来看看这款怎样吧!

包装与配件

包装并没有采用漫步者一贯的小方盒设计,而是以一个抽屉式的长方形盒子得以呈现。

正面印有“EDIFIER”标志、型号与产品渲染图,大面积的烫金工艺显得更像是一份礼品,背面则罗列着8大卖点、参数和生产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Fitpods具有主动降噪和通话降噪,在音质与通话质量上应该都还不错,只不过漫步者常用的Aptx解码并无下放,最高只支持AAC协议。

抽出盒子,可见耳机与配件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工整排列着,左边是说明书、保修卡、Type-c线1条和耳塞套2对。

整体上,包装精美,配件实用。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通体采用白色ABS材质,保证了耐用性与一定的质感,摸上去滑滑的,正面有指示灯,背面是“EDIFIER”和重置按钮,整体比较简约,尺寸适中,单手即可操控。

打开充电仓,两颗耳机头映入眼帘,其开合体验与模具布局得当,还真有点苹果AirPods Pro的影子。

耳机腔体是典型的“豌豆射手”模样,比起传统入耳式肯定会大些,但是手柄又很短,所以看上去非常可爱。需要注意的是,在耳机上多处开孔有降噪麦克风,但并没有找到光感元器件,所以该耳机并不支持摘下自动暂停功能。

连接

Fitpods的首次连接略有繁琐,需长按充电仓背面按键3秒后才能进入配对,好在连接速度很快,全程也不用取出耳机,断开蓝牙再连,会自动连接上,所以后续的连接还是比较省心的。

操控

在手柄端的中间部分,有一块儿触控区域,双击以实现降噪模式的切换和播放/暂停,三击进入游戏模式与切歌功能,试了好半天,发现其触控是有盲区的,简单说,因为它的手柄刚好为圆柱体,无法依据手感判断触控位置,偶尔也会敲不准。

就其降噪而言,是有一定深度的,开启“降噪模式”后仅能听到微弱的空调风机声,中频人声也会得到较大幅屏蔽,高频依然存在,好在其腔体密闭性不错,即便是在“标志模式”下,依旧有着10dB左右的物理隔音效果。

切换到“环境声模式”, 听到的声音响度与不戴耳机几乎相同,另外,Fitpods还设有“游戏模式”,在此模式下应该有较低的延时表现,适合手游党。

最后,希望拓展更多功能(比如自定义按键)的用户还可以下载“EDIFIER CONNECT”APP,以得到更深度、更智能的体验。

佩戴

在我几天的试戴中还是非常舒适的,尤其是短小的手柄,在一定姿势下甚至可以侧躺入睡。

声音表现

在标准模式下,其解析与分离度均能达到该价位不错水准,声场一般。

低频的量感与下潜比较克制,不算多,人声较为贴脸,男声有磁性,女声清澈、空灵,高频乐器较为明亮,但延展度不行,尤其是在管弦乐等编制音乐中表现较差。

官宣有“AI通话降噪”,我录制了几段语音,发下其录音质量与收音水平都没话说,非常好。

总结

这是漫步者旗下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声迈”发布的一款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TWS耳机,其优点是包装精美、配件实用、造型简约可爱、做工质感精细,在首次连接与操控触摸上虽有一些小问题,但总体的便捷性与降噪深度都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声音底子还行,调音的话三频均衡,适合流行、民谣、电子、摇滚等随便听听的用户。

总的来说,Fitpods是款相对不错的真无线蓝牙耳机,三四百预算买台有“降噪”的蓝牙耳机,可以看一看它。

华为/HUAWEI FreeBuds 4i

包装与配件

包装是一个方形天地盒,设计上遵从了华为家族式的白色极简风,正面产品图、型号和卖点一应俱全,背面则是一些生产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参数一样也没交代,这让我很诧异。

掀开包装,首先看到的是耳机主体,内托下面盘着条Type-c充电线,线很粗很结实,再往下是一扁平配件盒,里面有说明书、保修卡和安全参数,另外还配备了两种不同尺寸的耳塞套,加上耳机自带的,一共是3对。

整体上,huawei freebuds 4i给人第一印象不错,配件不丰富但够实用,包装简洁、工整。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格外地圆润,拿在手中像块儿鹅卵石,通体采用ABS材质,丝印的银灰色“HUAWEI”标很是亮眼。

需要注意的是,底部有一面被削平的圆,原以为支持无线充功能,试了下没丁点反应,就是支撑的装饰面而已。

打开充电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颗粗壮的耳机头,没办法,主动降噪耳机内部构造复杂,所以腔体一般都不小。

取出耳机头,发现其照搬了充电仓的ABS材质,光滑如漆面,不仅手感好,佩戴更卫生。

如大多数降噪耳机的“豌豆射手”模样,捏在手里观察,freebuds 4i并不臃肿,壮硕的手柄倒添了几分“坚固”与“中正”。

在腔体和手柄内侧,设有多处开孔,应为降噪麦克风所在位置,因都放在了隐蔽部位,所以并不影响美观。

整体而言,该耳机颜值不算低,做工可圈可点。

连接

由于对华为手机适配性很强,所以我拿了台华为P30测试。

首次连接需要长按功能键2秒,进而触发华为手机专属动画,关闭充电仓后会断开,再次开仓后自动连接,并配有动画效果,整体体验效果很不错。

操控

该耳机的操作方式为触控,主要触控区域是耳机手柄的上部,亲测其灵敏度不错。

喜人的是,在华为手机的连接下,并不需要下载任何APP,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在设置-耳机中有“降噪”、“关闭”和“透传”选项,并且有自定义手势和固件更新等深度功能。

关于降噪,我觉得freebuds 4i挺智能的,开启的瞬间,空调风机声瞬间消失殆尽,而人声交谈似乎并不受影响,高音依旧是技术的瓶颈,所以4i对高频噪音抑制明显不足。

长按耳机两秒,开启“透传”模式,在该模式下,环境声会得到一定的放大,就拿我打字来说,键盘的敲击声明显响度提高,音量+10。

佩戴

官宣有“3D仿生人体工学设计”,没错,在我一下午的体验中,并没有过多的肿胀和异物感,说实话,这个佩戴真的很像苹果airpods pro。

声音表现

解析力较佳,分离度优秀,横向声场比较宽阔,听感自然、舒适。

低频有一定的下潜,量感较大,弹性很好,中频的人声干净利落,男声甘醇、有磁性,女声饱满、清澈,相对而言,高频乐器声较为暗淡,尤其是电子乐与管弦乐,偶尔还会被氛围音所掩蔽。

至于4i的录音质量,我觉得有些拉胯,随手录了几句话,发现其对噪音的屏蔽做的还不够好,另外录音质量也差了点意思。

总结

这是华为的销量神机FreeBuds4的简配版,但从我实测来看,它有着还不错的颜值与优秀的做工,智能降噪以及华为手机适配性做的很棒,声音素质不错,调音稍偏重低音,适合听流行、轻度摇滚等大众口味音乐。

如果手头预算不多,并且手持华为手机,非常推荐这款降噪小钢炮——FreeBuds4i。

小米Redmi Airdots3 Pro

来自小米的一款入门级主动降噪耳机,售价并不算贵,难怪京东店铺仅评论就10万+,自费购买,一起来看测评。

包装与配件

不同于之前测评红米系列的卡纸盒包装,AirDots3 Pro采用了非常工整的天地盒,整体配色漆黑,看上去就很高端,正面印有小米标和型号,背面则是几大卖点、参数和生产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代工厂为江苏紫米,后续我也会带来紫米系列耳机的评测。

配件有独立的盒子装,打开后,很精致的陈列着3对不同尺寸耳塞套和Type-c充电线1条,再就是说明书和使用贴士各1份,整体上不算多,但足够用。

外观与做工

测评过上百款真无线,大部分充电仓都是“矮胖”型,而AirDots3 Pro则是少有的“瘦高”身材,拿在手中如鸡蛋般大小,通体灰黑的配色,正面有指示灯和多功能键,背面丝印有漆黑的Redmi标,整体上可爱、简约,富有科技感。

推开充电仓,两颗猫眼石般的耳机头扑面而来,夺目如星辰,魔幻似梦境。

耳机腔体为三段式构造,分别为前腔、后腔和耳机面板,除面板外,其余部分均采用ABS材质,表面涂有橡胶油,摸起来丝滑,戴上去亲肤。

值得一提的是,其耳机腔体乃至充电仓上下盖之间缝隙均匀,开合阻尼感优秀。

整体来看,AirDots3 Pro不论外观还是做工,均能达到该价位的理想水准。

连接

官宣有“MIUI快连弹窗”,我特意拿小米手机试了下,在手机蓝牙打开的状态下,推开充电仓后,手机立即收到弹窗动画,点击连接即为连接成功,不论连接速度,还是动画细节都做的不错。

操控

AirDots3 Pro的操作方式为触控,触控区就是耳机的整块面板,双击播放/暂停,三击下一曲,取下任意一侧耳机会自动暂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感”,另外还有接挂电话和拒接等基础功能。

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降噪,长按任意一侧耳机,伴着提示音即可进入主动降噪模式与通透模式。

官宣有35dB的降噪深度,亲测其开启降噪后,能屏蔽周围一定的环境噪声,但空调风机声还是会有遗留,通透模式倒是不错,就像没戴耳机,声音响度自然。另外,还有AI智能算法,可以根据环境嘈杂程度自适应切换降噪深度,方便与周围人的沟通。

佩戴

要说这款耳机有无缺点,当然有,那就是佩戴的舒适度略差,虽然能很好的卡在耳道内,在运动时防止脱落,但长时间佩戴仍会有异物感,并不太贴合人耳。

声音表现

解析力中等水平,分离度较佳,声场比较开阔。

低频下潜与量感不多,弹性很好,中频的人声有一定细节,听感较为自然,男声音准,女声空灵、甜美,高频乐器较为暗淡,很显然,此耳机的调音特别偏人声。

虽然官方没有说是降噪麦克风,但录制声音还是足够清晰的,能清楚分辨用户独特的音色。

总结

这是小米红米系列的高端耳机产品,对于小米手机用户适配性极强,兼顾主动降噪、自适配降噪切换及光学感应等主流功能,降噪深度亦符合该耳机售价,另外,充电仓可爱简约、耳机头梦幻夺目,听音取向偏人声,适合流行、民谣、ACG等音乐风格,总体上性价比不错。

写在前面

本文持续更新,暂时有FIIL、漫步者、1more、QCY等品牌,近期还会补充小米、华为等品牌,想看那款耳机的测评,直接打在评论区,我会根据评论热度选择性测评。

本期为横向测评,一共测评了市面热销的10款中端价位真无线蓝牙耳机(TWS耳机),涵盖了200-500元的几个热销款式,到底谁是200块音乐神机?降噪耳机哪家强?事实说话,先看测评!

文章很长,而且单款描述并不短,你可以根据目录选择性阅读,亦可以直接看我整理的表格

至于写这篇文章的原始动力,一来是粉丝逼的,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私信让我推荐耳机,二来求个眼缘,你的关注将是我持续输出的最大动力。我是joker叫兽,一个只懂耳机的人,喜欢搞一些耳机的测评,有线、无线、入耳、半入耳、头戴都会搞一搞,选购有线耳机的朋友请参见下面两篇横评:

joker叫兽:20款100元有线耳机测评/排行/选购推荐

joker叫兽:20款200元有线耳机测评/排行/选购推荐

废话不讲,正文开始:

FIIL CC Pro

包装与配件

包装是一翻盖盒子,正面印有耳机渲染图、型号和LOGO,背面中英文双语标注着几个卖点信息,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双馈混合降噪”、“三麦通话降噪”以及官方特指的“MAF调噪”,后文我会逐一解读。

翻开包装,充电仓上的logo呼吸灯亮起,超有仪式感,而另一侧也没有浪费,详细的介绍了耳机的几种降噪模式,分别有“开放模式”、“风中模式”和“兼听模式”,有心之处并不止于此,装耳机的托板虽然是吸塑的,但上层的覆膜卡纸颇有质感,依稀可见几处小贴士,很细心。

揭开内托,一份说明书映入眼帘,再往下则是整齐排列的2对耳塞套和1条Type-c充电线,真是个精致的盒子,开箱仪式感满满。

外观与做工

上手充电仓,整体为高光亮面的ABS材质,虽然易留指纹,但不得不说其手感格外地丝滑、顺畅。

在充电仓的正面镭雕有“FIIL”的标志,底部有Type-c接口,背面贴了一张“无线充电”的标识贴,万万没想到,CC Pro竟然附带有无线充功能,大大提高了便携性。

推开充电仓,仪式感在继续发酵,最醒目的当属充电仓的“FIIL”牌呼吸灯,然后就是两颗耳机头顶部的指示灯,交错闪耀着蓝白光。

耳机头很漂亮,延续了FIIL家族式的个性化设计,尤其是耳机手柄采用了高光ABS材质,并且棱角分明,耳机腔体则是哑光磨砂材质,上设主动降噪开孔和光感元件。

在整体的做工上,即便它并没有千元级大牌的极致体验,但各处合模线处理均不错,大厂水准。

连接

连接速度是比较快的,掏出耳机头手机就有提示,而且左右耳均能单独作为主机使用,取出单耳即可匹配,并伴有“配对”和“蓝牙已连接”的提示音,整体体验感不错,接着,我又取出另一只耳机,音乐会自动同步过去。

简单说,使用CC Pro的过程中几乎不用操心连接问题,体验感非常好。

操控

在耳机手柄的中上部有一块触控区,功能比较齐全,不仅有常用的播放/暂停、接挂电话和语音助手,而且还能实现音量控制,仅需在APP中开启一下。

根据说明书长按耳机2秒,伴随着提示音,降噪模式随即开启,霎时间,我仿佛置身图书馆,中央空调的风机声首先消失,敲击键盘的声音也滤掉大半,如果airpods pro的成绩算满分,FIIL CC Pro的降噪深度至少也要打90分。

上文提到的另外3种模式,我在打开“FIIL+”软件后一一找到,体验一番发现还蛮有意思。

“开放模式”,也就是业界常说的环境声模式,开启后天花板风机声加倍,就连钟表的每一次走针都异常清晰。

“兼听模式”下,环境声略微减弱,人声会格外透彻,适用于办公室环境,小音量听歌也不影响对话。

还有最厉害的“风中模式”,为了测试其风噪的对抗性,我在寒冬腊月买了台手持风扇,特意近距离对着吹,处于“降噪模式”下,熟悉的呼呼声扑面而来,点击“风中模式”,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风噪瞬间消失不见,让我不禁产生一种耳机与耳朵融为一体的错觉,实际上是FIIL在算法上的良苦用心。

另外,该耳机还有光感效果,摘下自动暂停音乐,戴上后又接着播放。

佩戴

市面上的主动降噪耳机,基本都是苹果airpods pro的衍生品,CC Pro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角度调整,通过二者的试戴对比,我反而更倾向于后者,我始终接受不了苹果的异物感。

声音表现

解析力中等水平,分离非常好,不止是乐器与人声,不同乐器均有不同分离度,声场较大。

低频下潜不错,氛围感强,低频质感超好,中频优化好,人声干净、贴脸,高频乐器声不算明亮,但与中低频衔接顺滑,CC Pro给人的听感是调音均衡、整体协调。

试着录了段语音,哇靠,真的纯净,三麦通话降噪不是吹的,录音基本屏蔽了全部环境音,经算法处理后的录音质量非常之高,拿来打微信电话、游戏开黑会非常爽。

总结

这是FIIL出品的一款诚意之作,凭借着个性化的外观、便捷稳定的连接和较高的声音素质一跃成为网红产品,论其实力,它不仅有媲美苹果的降噪水平,而且还有诸如“开放模式”“兼听模式”和地表最强的“风中模式”!

如果你想买台400左右的蓝牙耳机,我会强烈推荐FIIL CC Pro,它绝对是一款能满足你全部需求无线耳机。

QCY HT03

包装与配件

包装沿用了QCY的家族式卡纸盒包装,活力黄与科技银的撞色搭配,整体颇有年轻气息。正面印有产品图、型号和卖点,背面简单的列举了几个参数和生产信息。

打开盒子,可见耳机头与充电仓工整的排布在吸塑内托中,配件全部藏于底部,分别有耳塞套3对(含自带)、Type-c充电线1条和说明书1份。

整体而言,HT03的包装简约、讨巧,配件比较实用。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呈扁平状,通体为高光白色的ABS材质,表面处理的很漂亮,细看,像是喷涂了一层珠宝粉末,看起来颇有质感,摸上去丝滑如绸缎。

耳机头采用了充电仓同款材质,有着不错的光泽度与质感,耳机腔体就是常见的主动降噪耳机水滴状形态,比较大,上设两小孔,应为主动降噪的后置麦克风位置。

从尺寸来看,HT03的手柄是相对短小的,很容易联想到“小短腿儿”柯基犬,非常可爱,而尾部的银环装饰无疑又增添了几分科技感。

QCY的做工在业界有口皆碑,这在HT03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充电仓顺畅的开合体验,到上下盖无缝衔接,再到肉眼几乎察觉不到的耳机合模线,果真是二百价位,千元级做工。

连接

HT03的连接非常快,并且拥有开盖即连功能,翻开盖子,手机立即有提示,点击后连接成功,遇到蓝牙混乱问题,也可通过长按充电仓背面的按钮来重置。

操控

在耳机手柄的下部有形如苹果airpods pro的凹槽,此为主要触控区域,不同的是HT03的操作可能更为简单,无需用力按压,轻触即可实现功能的切换,不仅有常见的切歌、接挂电话、语音助手等功能,长按右耳1.5秒还可在ANC(降噪)、通透和正常模式下切换,而左耳负责对游戏模式的开启与关闭。

在我体验一下午后发现,其降噪能力还不错,官宣有35dB的降噪深度,事实上,对周围嘈杂的环境音,尤其是室内风机声、室外胎噪声等低频能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

另外,官方APP简单明了,下载后可以自定义按键和手机控制,还有EQ均衡器可供调音。

佩戴

前文提到,它的腔体是那种常见的水滴状,能近乎填满整个耳甲腔,就我个人而言,佩戴舒适度99分,另外1分给半入耳。

声音表现

解析力良好,分离度不错,声场较为宽广。

低频有一定的下潜,量感不多,Q弹,中频的人声解析到位,有细节,高频部分稍显暗淡,不过就整个频段而言,调音属均衡类型,整体通透、清亮。

亲测HT03的录音质量还不错,对环境音有屏蔽和抑制,人声清楚。

总结

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TWS耳机,它拥有如绸缎般丝滑的质感、可爱的耳机造型以及超一流的做工水准,声音上三频均衡,歌曲有细节,而且搭载了时下流行的主动降噪功能,结合其二百出头的售价,非常值得入手!

SONGX 06

包装与配件

SONG X的包装非常简约,正面仅有LOGO和型号,背面本应放卖点的部分被几个图标一带而过,没有任何的文字信息。

推开内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独立包装的使用指南,然后是耳机主体,再然后是底部两侧的配件,共有1条Type-c数据线、3对耳塞套(含自带)和说明书,整体开箱颇具仪式感,配件比较实用。

外观与做工

SONGX 06的外观真心漂亮,整体是一扁平状的圆,由包裹着的金属环与ABS壳料共同组成,官方给它起了个不错的名字:星环。

充电仓前后分别是“SONGX”图标与Type-c充电孔,顶部镭雕有圆环装饰。

推开充电仓,顶部的圆环瞬间被点亮,两颗耳机头随即也闪烁起来,很有科技感。

取出耳机头,发现它的构造很是怪异,前腔呈水滴状,各处圆润锃亮,后腔是一黝黑的ABS壳子,在它的尾部,圆形弧面与大写的“X”搭配,简约时尚。

SONGX 06更像是一款解压神器,让我忍不住推开它,一圈又一圈的转动,其工艺水平与细节打磨,可谓精品。

连接

SONGX 06支持开盖即连,推开充电仓手机立刻收到提醒,点击后秒连。

关机后再次取出,会识别上一次连接的设备,并自动配对。

操控

该耳机的主要操作方式为触控,所有功能都集中在耳机头的尾部“X”,亲测灵敏度还不错。

SONGX的芯片逻辑很有意思,并没有繁复冗杂的操作,而是给了几个简单实用的功能,说白了,就两个操作:双击、三击,根据说明书写的,双击可实现播放/暂停和接听电话功能,三击就是切歌与挂电话,空闲模式下还会调出语音助手。

SONGX 06的功能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简单,所以好记!

佩戴

前文提到,其耳机腔体是金属的,但从我一下午的佩戴来看,似乎并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更不会有异物感,由此看来,它的模具也是从人体工学出发,佩戴舒适度良好,隔音性极高。

声音表现

解析力良好,分离度属同价位较高水准,鼓点尤为干净利落,声场较为宽广,有不错的临场感。

低频下潜较深,量感较大,弹性好,中频的人声醇厚,听感自然,高频乐器声偏亮,清新悦耳。

对于麦克风,官方除“硅麦”二字并无过多介绍,亲自上手试了下,还针不戳!在通话中,对方的声音听上去很清晰,独特的音色也能较好的表现。

总结

这是一款网红级爆款TWS耳机,时尚且富有科技感的外观是许多人的购买理由,尔后你会发现,它还有相当方便的连接体验和简洁的操作方式,最重要的是声音素质较高!

看颜值并没有错,关键还要品质好,正所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漫步者TWS1 pro

包装与配件

包装依旧是漫步者惯用的小方盒,与TWS1的略有不同的是,由单层天地盒变为双层礼品盒,看上去更为精致,适合送人。

最外层的白卡纸上详细的印有产品渲染图、参数、卖点和生产信息,对其卖点,不仅保留了TWS1的“高通Aptx Adaptive解码”、“cvc8.0通话降噪”,而且又增加了“主从切换”、“单耳12小时续航”和“快速充电”的实用功能。

配件有四,分别是1条Type-c充电线、3对不同尺寸耳塞套、1张说明书和1份保修卡,中规中矩,比较实用。

外观与做工

采购样机为灰色,收到后差点被这颜值惊呆,TWS1 Pro没有做常规古板的灰黑色,而是采用了近些年非常流行的莫兰迪灰,而浅金的“EDIFIER”标更是点睛之笔,看起来高级感满满,女孩子应该非常喜欢这种轻奢风的物件。

仔细把玩一番,其充电仓挺小巧的,与TWS1表面处理工艺有所不同,大幅增加了手感。细微处,棱线均匀,合模工整,是大厂应有的品质。

缓缓推开充电仓,我的目光立即被这个带金框框的漫步者图形LOGO所吸引,很别致,又很耐看。

其耳机头整体采用了充电仓同款的雅灰色,通体ABS料,做工较为精细。耳机大致为一不规则的圆柱体,在尾部达到最小,戴上出街就像个饰品。

连接

TWS1 Pro的连接是非常迅速的,当我把两颗耳机头取出后,手机随即收到提示,点击一下就连上。

将耳机放入充电仓,会立即断开连接,然后再次取出,会自动连接上一次匹配的设备。

至于上文提到的主从切换功能,我还真就试了下,手机连上双耳后,我故意把右耳放进充电仓(关机),然后取出,2秒后,左耳的音乐不由得同步了右耳,也就是官方所指“无缝主从切换”,其实在很多真实场景中都有类似情况发生,用户只需傻瓜式的操作,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便捷。

操控

该耳机主要操作方式为触控,触控区域就在耳机腔体的图形LOGO上,接触面积广且角度较为顺手,功能非常丰富,有接打电话、暂停/播放、切歌和音量加减一系列功能,尤其是这个音量加减,长按以触发,有趣的是,只要不松开手指,它的音量会间隔性的一直下降/上升,换言之,你一切需要的操作可以全部靠耳机来完成,体验很好。

佩戴

由于耳机后腔沿用了漫步者家族式的人耳倒模工艺,故佩戴舒适度和稳定性不必过于担心,亲测其比较贴合,长久佩戴也无异物感。

声音表现

解析力此价位中上水平,分离度中等,声场较为宽广。

低频有一定的下潜,量感适中,弹性好,尤其是一些动次打次的曲目,鼓点明快,表现不错。中频段的人声音准,比较干净,偏温暖,高频调校适中,没有过于明亮,但也不算暗淡。

由于采用了cvc8.0的通话降噪,所以发语音时环境音会被过滤大半,但听起来人声似乎是被压缩处理过的,不难理解,此类豆豆型耳机本身收音的指向性就不好,保证听得清楚已是难得。

总结

TWS1 Pro是漫步者初代真无线耳机的升级款,在原有的“高通Aptx”、“cvc8.0通话降噪”基础上增加“无缝主从切换”“超强续航”等实用功能,而且摒弃原有配色,外观上以轻奢风入手,使之受众女性增加。

总体可以归纳为:“稳”、“漂亮”和“体验好”。

漫步者lollipods mini

包装与配件

包装沿用了漫步者家族式的天地盒设计,正面印有产品渲染图、LOGO和型号,背面和侧面则是卖点、参数和生产信息,其亮点有二,分别是:

1、传输协议支持高通Aptx;

2、强悍的cvc8.0通话降噪。

这两点我在之前体验感很棒,不过具体效果还要看后文实测。

配件比较简单,只有Type-c充电线1条、说明书和保修卡各1份,而且还给了一张略显寒酸的小贴士,让我哭笑不得。

包装配件总体给人印象比较凑活,不是那么用心。

外观与做工

贴心的是,新机由一层塑料膜包裹,蜕掉后崭新的要死,表面处理光滑细腻,迎着光亮闪闪的,就像是女孩子刚做的指甲。

充电盒尺寸小巧,盖子的开合仅依靠单手即可完成,虽没有预埋磁铁,好在设计精巧,打开后自动弹开并开到最大程度,关闭后会自动合上,整体做工严丝合缝,几乎看不到缝隙。

耳机头同为高光白色ABS料,手柄比较粗壮,相比起市面上的半入耳明显偏短,应该是女孩子要的那种可爱。

耳机腔体并非公模(公用模具),而是呈一定弧度的凹陷,并且在出音嘴有翘起,在我测评的众多半入耳耳机中实属首创,可能会更加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连接

lollipods mini并不具备开盖即连,而是需要取出耳机头,手机才有提示,而且我注意到,在耳机寻找设备的时候,手柄端的屏幕会不住的闪烁,如果认为这就是个指示灯,那也太小看漫步者了,毕竟是国产老牌,那其实还是该耳机的触控区域。

操控

双击该区域,可实现播放/暂停,三击会切换上下曲,长按调出语音助手,还有接挂电话功能,整体就是些基础功能,不过也比较实用了,另外灵敏度也可以。

佩戴

前文提到,该耳机的腔体设计比较另类,其实就我个人佩戴感而言,似乎和传统半入耳没有任何区别,佩戴体验牢靠、稳定、无异物感,翘起的出音嘴更像是为了增强低音而服务。

声音表现

首先要吐槽一点,在耳机刚开机时有几秒钟的底噪,介意者慎入。

就声音素质而言,lollipods mini在半入耳耳机中算不错的了,即便解析与分离并不优秀,但好在声音够干净。声场也比较宽阔。

调音方面,秉承了半入耳耳机的少低音、强中音风格,不过就个人听感而言,其低频有一定的下潜与量感,氛围感强于传统半入耳,人声有细节,算是比较干净的那种,高频乐器声相对暗淡,整个就一流行歌类型耳机。

官宣有智能通话降噪,所以我迫不及待的录了段语音,发现其录音质量是真的好,可以判断,在日常通话或者玩手游时也能达到较高的录音质量和稳定的发挥,点名表扬。

总结

lollipods mini是漫步者萝莉炮系列中最小的一款,其优点不多,但足以讨女孩子喜欢,比如钢琴烤漆般的充电仓,在比如柯基犬般可爱的耳机手柄,音质显然并不是半入耳耳机的优势,但听听流行歌曲足够了。

我之前测评的漫步者家耳机加起来可能会超20款,单论实力,可能lollipods mini并不突出,但对女性消费者来说,明星代言+通话清晰+音质还不错=买买买,的确是这样。

漫步者lollipods plus

包装与配件

包装采用漫步者家族式的天地盒,与我之前测评的TWS1 pro有点类似,是一个双层礼品盒,比起传统包装会格外的精致。

最外层的白卡纸上详细的印有产品渲染图、参数、卖点和生产信息,四处烫金的LOGO和凸印的产品图又添了几分质感,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宣传的“LCP分子振膜”,这种振膜的优势已经被许多高保真耳机品牌验证过,其解析力强,声音通透,还有萝莉炮系列的“CVC 8.0双Mic通话降噪”,这在之前漫步者产品中已有领教,录音质量非常高,不过一切都要以后文的测试结果为准。

揭开包装,可见所有配件,分别有Type-c充电线1条、绒布收纳袋1个、说明书和保修卡各一份,比较简单。

外观与做工

我选的样机为“云白色”,也就是泛黄的乳白,加之表面的喷油处理,手感与观感俱佳,正面丝印的金色“EDIFIER”标更是画龙点睛。

充电仓上下盖的接缝处理匀称,基本无缝隙,并且开合体验也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在充电仓内部有一颗指示灯,开盖后会自动点亮,所以漫步者lollipods plus应该是支持“开盖即连”的。

取出耳机头,发现其与lollipods大体结构相同,唯一的不同可能只是表面工艺,lollipods是高光亮面,而lollipods plus则是哑光雾面,我更青睐后者,高级感满满。

由于是半入耳耳机,所以腔体依旧采用了苹果式的经典造型,中规中矩。

连接

前文提到的“开盖即连”功能真的很方便,关闭充电仓视为关机,随即断开连接,推开盖子又会自动连上。

并且,连接速度非常之快,基本上开盖就开始匹配设备,点击后立马连接成功。

操控

在耳机手柄的中上部,有一块触控区域,拥有接打电话、播放暂停和切歌等几个基础功能,只能说比较实用。

佩戴

测试了一下午,我发现漫步者lollipods plus的佩戴非常松垮,不过带来的便利就是会更加舒服,无异物感。

声音表现

听了几首歌,我发现“LCP振膜”似乎没有发挥到最大作用,或许是因为蓝牙带宽所限,音乐文件被压缩导致,感觉低频解析力不错,鼓点回弹很好,人声解析中等水平,分离度不错,控制力强,声场比较开阔。

低频下潜不足,有一定的量感,半入耳耳机做到这份上属实可以,中频人声贴脸,且女声要优于男声,高频乐器声相对明亮,但无毛刺。

其实我是一只非常信赖漫步者家的“通话降噪”,唯独这款翻车了,倒不是录音质量不好,而是相对萝莉炮系列的姊妹款来说,plus录制的声音最模糊。

总结

几个简单的功能、不完美的通话质量和毫无特色的音质,我不知道为什么敢卖300块,仅仅是在连接上比较迅速,还有这个高级感的配色,其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买的理由,不太推荐。

漫步者LolliPods Pro

包装与配件

包装沿用了漫步者经典的小方盒包装,正面凸印了耳机渲染图,其余部分全部烫金,高级感油然而生。盒子的背面和底部中规中矩的印了参数和生产信息,比较详实,而卖点信息则被放在了盒子侧面,共八项,值得一提的有三:“混合主动降噪”、“AI通话降噪”和“环境声监听”。

配件嘛,算不上丰富,但实用性绰绰有余,就比如为异形耳机专门定制的特种耳塞,分大中小3对,依靠物理隔音对主动降噪进行最大化的辅助。其余还有Type-c充电线1条、绒布收纳袋1个、用户手册+保修卡+注意事项各1份。

外观与做工

第一眼看充电仓,哇,这不“带鱼屏”显示器嘛,呈扁平状,且横向是比较长的,依托于ABS料的特性,LolliPods Pro单就充电仓已是颇有质感了,看上去通体是高光的珍珠白色,摸上去滑滑的总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唯一的不足是容易沾指纹,不过这都小问题。

打开充电仓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了国货之光,那开合的感觉,足以让我在未试听的前提下对它好感度倍增,说实话,之前评测有几十款真无线,从没有一款会认认真真的去优化充电仓开合这么一个小体验的,但漫步者做到了,我在LolliPods Pro上看到了诚意。

如充电仓一样,耳机头亦为ABS材质,通体高光的珍珠白,与手柄端银色的“EDIFIER”交相辉映,一条棱线贯穿整个背板,在顶部被安放了一颗外向式麦克风,想必大部分功能都是靠它实现的,正面没啥说的,“豌豆射手”型的腔体是被很多品牌验证过的好。

连接

有开盖即连的功能,而且连接速度很快,水果机一般兼容不好,但没想到开盖后蓝牙即提示“LolliPods Pro”的连接,如果开盖无反应,长按充电仓背部按键3秒,准行。

断连后再次开盖,又会自动连上,有记忆功能。

操控

其操作模式为触控,触控区域集中在手柄端与耳机后腔,触控面积还挺大的,但需一定力度去敲击,避免了许多误操作。

功能格外地丰富,除了常见的播放、切歌、打电话,双击左耳,还会有三种模式供用户切换,分别是:标准模式、降噪模式和环境声模式,在下载了官方APP后,我又发现了那个隐藏的游戏模式,延时大概能降到100毫秒内。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降噪,官宣的是“-38dB深度降噪”,当我从“标准”切换到“降噪”,小区门口的水果摊叫卖声、附近中学课间操的广播声,连同各式各样的胎噪声、风机声,瞬间被过滤掉,再切换到环境声模式,各种噪音又再一次的回来,前后对比的反差非常之大。

另外,其环境声模式很有意思,是可以手动调节强度的,共6个档位,拉到最大值,周围环境声竟被放大了,不禁让人联想到音频界今年很火一概念:辅听。

佩戴

LolliPods Pro的耳机腔体比起airpods pro是大了些,但在我实际体验中,却有着非常强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前文提到有定制耳塞套,所以,它的隔音性也是不错的,单就依靠这对耳塞,对环境中低频的抑制效果就挺大。

声音表现

在标准模式下,解析力与分离度均不错,是该价位应有的水准,横向声场比较宽广,有一定的空间感。

由频响曲线可得,此耳机调音是偏中下盘的,低频下潜深,量感却控制的不错,让人既能欣赏得了质感低音,又不会喧宾夺主搞的氛围感压迫人声,中频人声偏中性,男声浑厚,女声饱满,高频段的乐器声明亮透彻,不时会有清新悦耳感。

前文提到的AI通话降噪,其实在很多市售的成熟耳机上都有应用,但我还是忍不住测试了下,事实证明,其录音质量很高,能滤掉觉大部分的环境噪声,在手柄端尾部设置的麦克风,在收音效果上也能发挥强指向性的极致。

总结

这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主动降噪耳机,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体验感,而且还搭载了通透模式、低延时模式和AI通话降噪等时髦功能,也就是说,这三百块能买到的不仅是耳机,更是一台集时下众多成熟技术于一身的智能穿戴产品。

作为耳机,它拥有较高的解析、分离和调音等声音素质,作为数码产品,它也存在着精密的做工和出众的体验感,综合我几天的使用来说,LolliPods Pro基本无硬伤,此价位非常能打。

万魔舒适豆1代

包装与配件

舒适豆采用了传统的方形天地盒包装,中规中矩,正面印有产品渲染图、LOGO和型号,背面密密麻麻的印有卖点、参数和生产信息,随处可见的中英日韩等十八种语言介绍,说明此耳机不仅在国内出售,也会供货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舒适豆具备双麦通话降噪和入耳侦测功能,在后文我会实测。

配件很丰富,有1本超厚的说明书、1张保修卡、1张万魔贴画和Type-c充电线1条,外加1对替换耳塞套。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是真的漂亮,通体纤细修长,如口红大小,表面纹路细腻,散发着珍珠般光泽。

有趣的是,侧面的充电孔被电镀成了银色,看上去颇有金属质感。

打开充电仓,两颗耳机头前后交错排布着,拿出仔细打量,发现其耳机头造型相当别致,与市面上常见的手柄不同,舒适豆的手柄采用独具一格的流线型设计,少了一些呆板,增添几分时尚。

耳机头依旧采用了充电仓的珍珠白配色,质感高级,手感丝滑!

耳机腔体近乎苹果的半入耳设计,面板上设光学感应开孔,侧面有扁平出音孔及红色滤网,我注意到,在另一面有金属滤网,应为收集环境音的麦克风所在。

整体的做工非常讲究,耳机通体几乎无缝隙,充电仓开合阻尼适中。

连接

舒适豆的连接非常便捷,一是设置有霍尔开关,开盖即开机,二是连接非常迅速,开盖后立刻有提示,点击就能连上。另外,断开后会有自动回连功能,会自动匹配上一次连接的设备。

操控

舒适豆的操控方式为触控,其主要区域是耳机手柄中段,我实测后发现,只要敲击到手柄上,基本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简单说,操控体验非常好。

懒得看说明书,所以下载了官方APP“1MORE MUSIC”,你还别说,这软件真不错,不仅有常规的自定义按键,还有固件升级、一键煲机和播放白噪音功能,体验感很棒。

佩戴

舒适豆又怎会不“舒适”?试戴一下午,我发现其佩戴体验可能会稍逊半入耳式,还做不到“轻若无物”,但稳定性要比半入耳好太多,不论好的坏的,都来源于腔体侧面的出音嘴设计。包装上说的“入耳侦测”是有的,默认戴上播放音乐,取下随即暂停,而且每次佩戴均伴有提示音,整体体验不错。

声音表现

舒适豆是一种介于入耳与半入耳式间的形态,声音参与空气振动,所以音乐细节并不算多,解析、分离与声场均一般。

调音上,低频的下潜与量感较弱,中频的人声不错,能较好的表现出歌手音色和感情,而且男声要优于女声,高频的乐器声较暗淡,有少量泛音。

舒适豆的录音质量很高,能清晰的听到录音质量,而且对环境中的噪音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如卖点所言:“双麦通话降噪”。

总结

这是由万魔打造的一款入门级真无线耳机,独具一格的造型、高级的质感和快捷的连接是它的优势,而且官方APP的良好体验加持,总之算是一款还不错的200块TWS耳机。

唯一不足的就是声音,独特的半入耳设计并没有带来声音体验上的惊喜,不过随便听点流行歌、ACG却也不在话下。

万魔舒适豆2代

包装与配件

舒适豆2依旧采用了小方盒包装,正面排版依然是产品图、LOGO和型号,背面密密麻麻地十八国文字叙述着它的几个卖点,比起初代,升级了蓝牙版本,续航时间也有所增加。

打开盒子,将配件全部掏出,有说明书、保修卡、万魔贴画、Type-c线1条和备用耳塞套1对,整体与一代无异,算是实用组合。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整体纤细修长,能轻松放进口袋,表面涂有白色橡胶油,无惧指纹。

盒子顶部丝印有银灰色“1MORE”标,底部是一些强制认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其上下盖开口被设计成了弧形,像两片上翘的胡子,很可爱,而且开合体验不错,能很轻松地打开。

打开充电仓,两颗耳机头前后交错排布着,沿用了初代舒适豆的流线型手柄,辨识度很高。

耳机头通体为哑光系珍珠白色,有一说一,2代并没有珠光四溢的1代漂亮。

耳机腔体采用了传统半入耳设计,面板上设光学感应开孔,侧面有扁平出音孔及红色滤网,在初代背面的金属滤网被替换为简单的开孔,有阉割嫌疑,另外,圆形线条的修饰是2代最明显标志。

不论做工还是外观,舒适豆2给人印象真的很一般,比起初代,更像是一种倒退。

连接

舒适豆2的连接真不是盖的,开盖后接近秒连,从我以往测试的百十来款热门TWS耳机来看,万魔的连接无疑是最快的。

操控

官方出品有“1MORE MUSIC”,这可是个宝藏APP,打开后有弹窗提示,贴心的介绍了此耳机的触控方式以及听音乐/通话的操作方法。

退出后可见几个功能井然有序的排列着,不仅继承了1代的固件升级、一键煲机和白噪音,还增加了EQ均衡器和低延时的游戏模式,非常实用。

佩戴

如官方所言,改良后的半入耳设计,既能提供半入耳的舒适佩戴,也能带来不错的气密性,不论物理降噪的隔音效果,还是对音乐细节的把控,都要强于传统半入耳!

声音表现

解析力一般,分离度较差,声场一般。

“重低音浓厚”是我的最真实听感,尤其是当佩戴到一定角度,出音孔正对耳道时,低频量感非常大,下潜较深,中频的人声部分被浓烈的氛围感包围,有利于歌曲的情感表达,但部分歌曲混响严重,“嗡嗡”声不绝于耳。在5kHz处达到全频顶端,听得出,管弦乐和电子乐器声有提升,清亮、通透。

试着路了几段语音,发现其录音质量还可以,对环境声有屏蔽效果,应该是照搬了初代的“双麦通话降噪”技术。

总结

作为万魔舒适豆的升级款,我并不看好,甚至是一种倒退,主要表现在颜值、做工和声音素质,不可否认舒适豆2的功能更强大,有适合打手游的低延时模式,也有各种傻瓜式的一键调音选项,但似乎这并不值那额外的三分之一预算,我还是推荐一代。

另外,舒适豆2的预设调音是重低音风格,即便可以用官方APP削弱,但我还是要给您说一声。

万魔舒适豆Pro

包装与配件

包装沿用了舒适豆系列的经典版面配色,包括正面的产品渲染图和型号、LOGO,背面密集的各国语言叙述,从卖点中可以提取到:“全场景主动降噪”和“支持快充”。

不同于前两代的小方盒包装,pro采用的是翻盖盒设计,翻开后是一张透明的简易说明书,很贴心!而另一侧则以设计草图的形式诉说着几个卖点,还有设计师签名。

舒适豆pro共配备了备用耳塞套有3对、Type-c充电线1条、收纳袋1个,以及纸质的说明书、保修卡和万魔熊贴画各1份,除了收纳袋有点廉价外,其他总体丰富实用。

外观与做工

充电仓整体为哑光白色,ABS料摸上去手感不错,最重要的是不会留指纹。

正面丝印有“1MORE”标,背面是一些强制性认证信息,侧面的充电孔采用电镀工艺,看上去有种金属以假乱真的感觉,整体简约、时尚。

打开充电仓,两颗极具辨识度的耳机头映入眼帘,延续了舒适豆和舒适豆2的流线造型,而且更像是一个大号的2代。

耳机头通体为珍珠白色,依旧保留了2代的几个特征,包括面板上设置的光学感应开孔、侧面的扁平出音孔和腔体背面的麦克风开孔。

由于有主动降噪功能,所以耳机腔体是相对较大的,基本会填满整个耳甲腔。

论其整体做工以及开盖体验,肯定是要比2代好的,但外观上,我更倾向于泛着珠光宝气的舒适豆1代,那质感,绝绝子!

连接

舒适豆pro的连接是比较迅速的,并且拥有“开盖即连”功能,打开盖子几秒随即提示配对,点击后就能连上,断开后重新开机,会自动连接最后一次匹配的设备。

操控

打开官方APP“1MORE MUSIC”,立即有小贴士弹窗,贴心的介绍了此耳机的触控方式以及听音乐/通话的操作方法。

根据提示,耳机手柄端就是主要触控区域,亲测其灵敏度非常好,除了基本的音乐和通话,长按左右耳可切换几种降噪模式,分别为“强档”、“均衡”、“通透”和“抗风噪”,官宣有最大40dB的降噪等级,果不其然,在我开启“强档”后,空调风机声瞬间消失,我敲击键盘就只剩下清脆的机械撞击声,点击“通透”后,键帽回弹等一系列动作的声音均得到了放大,交谈声也会听得更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抗风燥”模式,我拿小风扇开最大档对着吹,竟也无任何噪声,调为“通透”后,呼呼声立刻浮现。

整体上,舒适豆pro的降噪深度以及降噪效果都很强,“抗风燥”也很实用。

另外,官方app还适配有按键自定义设置和睡眠白噪音,以及一键煲机功能。

佩戴

从1代、2代再到本次体验的pro版,我觉得pro的佩戴是最舒服的,不止是与同系列相比较,甚至比其他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的舒适性都要强!

声音表现

普通模式下试听,解析力中等偏上水平,分离度一般,声场比较宽广。

低频很有质感,下潜较深入,而且量感控制的不多不少,人声比较干净、通透,男声女声很均衡,相对而言高频稍显暗淡,不过在一些乐器较多的歌曲中也会有悦耳感,整体调音是花了心思的。

舒适豆pro的录音效果是真的好,我录了几段语音试听,发现它能有效屏蔽环境中的一些噪音,而且收音效果也不错,即使很小声的讲话也能听得清。

总结

这是万魔舒适豆系列的诚意之作,它有着便捷稳定的连接、丰富实用的功能和优秀的声音素质,配合官方APP能发挥出其最大降噪潜力,独特的腔体造型带来的是舒适无感的佩戴,整体无硬伤,推荐!

再放一下开篇我汇总的两张表,以方便一些觉得又臭又长就直接翻到底看图的朋友,哈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