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石潭记选自什么 《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3-06-21 22: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第

1

4

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②,

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

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

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

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

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

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元代文学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

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⑥

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

  

 

2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

.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

.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

.甲文按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的思路写景;乙文交

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

甲文动静结合,

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

富有色彩美、

谐调美。

乙文形象生动,

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

.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

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附答案】

1

.①成林的竹子;②像蛇爬行那样弯曲;③使……跟从,带领;④小树高

一尺左右;⑤等到。

2

①使人感到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②路上,客

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光秃秃的,很像一个和尚。

3

D

4

.甲文表达了作者热爱

自然以及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乙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译文】泰定元年的冬天,我与客人张子约、陈叔夏带着两个仆人又来到雁山。冬天

天气暖和,

黄叶布满大地。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

很像一个和尚。

这时落日

直射在东南山上,

山中尽显紫气。

鸟儿犹如赶着回家的人一样彼此呼唤,

一道进入石梁过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