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精准投资 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微投资平台 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精准投资 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精准投资 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2024-06-08 1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精准投资 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环球网 记者 刘晓旭】小微企业投资平台“滴灌通”8月3日在香港正式启动。平台致力于在内地广大小微企业与全球资本之间搭建桥梁,解决小微企业长期以来的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或许更多地应该依靠股权融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或许能依靠国际资本得以解决。”这是离任港交所CEO一职10个月之后,平台创办者、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内地小微企业充满活力且整体规模庞大,是全球投资者尚未涉及的全新疆域。凭借内地数字经济所带来的红利,“滴灌通”将把国际资本精准投资到千千万万小微企业中,充实长期资本,助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在传统金融中,小微企业被认为体量小、投资风险高、单体投资价值不大,常常面临融资难题,然而小微企业又是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的重要贡献者。日前,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联合天眼查发布的《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11-2020)》显示,在过去9年中,注册资金规模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新注册主体数量占比达95.78%。

据介绍,“滴灌通”将运用数字化的收入管控机制以及类股权收入分成安排,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灵活、透明的长期资本,并构建新型数字化交易平台,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中。“滴灌通”是牛码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牛码集团是一家金融基础设施集团,由李小加和张高波创立。同样作为“滴灌通”创办者的张高波在发布会上表示,平台将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劳动创业者价值被尊重的、有高度确定性的资金支持。

对于滴灌通的初衷与运作情况以及愿景,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接受了媒体采访。

提问:为什么要关注小微企业?

李小加:小微企业成长在中国经济的深土之中,是最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怎么重视小微企业都不过分,因为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它贡献的GDP、税收和就业都是非常巨大的,它是中国经济中间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又恰恰是和资本距离最远的一部分,恰恰它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全世界的难题,所以说支持小微企业。

提问:为什么要把国际投资者和小微企业连在一起?

李小加:我们认为绝对的国际投资者是认可和愿意投资小微企业的,因为小微企业充满了活力,增长极其强劲,而且规模巨大。这就意味着小微企业的适应力特别强,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规模巨大也就意味着有世界型资产的配置,如果有可能配置到中国的小微企业里面来的话,那是有海量的资本可以配置到中国来的。小微企业代表了一个新的投资蓝海,而这个蓝海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让国际投资者真正的开拓。

提问:如何帮助小微企业?

李小加:总共有四点:首先,先行投资者和市场建设齐头并进。将国际资本精准引到中小微企业,需要勇于探索的先行投资者,也需要配套的市场基础设施。这是个全新的市场,为提高效率,我们决定组建全新的投资机构,同时筹建新型的数字化交易平台和劳动创业者的服务平台。

其次,滴灌通投资,既是先行者,也是受益者。滴灌通投资,是根据数字时代特点创建的,用新型投资方式投资中国小微企业的专业投资平台。滴灌通投资是小微企业投资的先行者,自然也享有先行者的优势。

再者,创建新型数字化交易平台。大量的小微投资,需要一个交易场所,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清算服务。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千千万万笔小微投资能 “挂牌上市”,形成一个新型、高效、拥有海量标的的数字化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这将为小微投资提供稳定的流动性支持和持续的价格发现,加大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对小微企业的投资力度、深度和广度。

最后,创建劳动创业者服务平台。小微企业的灵魂是负责日常经营的劳动创业者。他们需要资本的支持,需要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将创建专注于支持劳动创业者的服务平台,促进资本与劳动创业者的紧密结合,拉近劳动创业者之间的距离,推动劳动创业者的共同成长。

提问:在投资策略运行过程当中如何淘汰一些中小企业,如何吸收一些新的血液进来?

李小加:我们是选择自上而下的投资,这种投资是先通过行业的认识,找到节点企业,通过节点企业连接到小微企业去的,因此连接的方式是我们和节点企业连接,通过节点企业的网络和小企业连接。我们不存在淘汰的问题,我们没办法淘汰谁,投错了就投错了,我们可以不断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我们是循序渐进的智能化的建仓模式,我们先在行业上做选择,第二步选择行业里面代表性的节点企业,第三步在每个节点企业里面做试验,最终得出结论,不同节点企业里面每个地区的表现也不一样,不同节点企业代表不同的行业,他们之间的表现也不一样。不管怎么说,我们投之前是有预测的,节点企业会给我们一个行业基准,真实的数据出来就会和原来预测的数据做比对,然后就会产生偏差,我们再根据偏差不断优化调整我们的模式。我们会不断优化,我们看到哪个行业好、哪个地区好,我们就在那个行业和地区加仓,然后我们整个组合会变得越来越有效率。

提问:为什么不在港交所时做?

李小加:在港交所工作的十多年间,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提高港交所为中国企业融资的效率。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遗憾。港交所是为大机构服务的成熟市场,即便是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其规模也远远大于普通的小微企业,并且由于港交所面向大量散户投资者,小微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很难纳入港交所投资者保护体系之中。我在港交所时也尝试拥抱科技,开拓新业务。小微金融需要全新的发展模式、业务规范、技术手段、风控和治理机制,特别是需要互联网思维和分析框架。而传统中心化资本市场与互联网金融从基因上就完全不一样,很难融会贯通。我觉得若想突破,必须广泛咨询,深入调研,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但我在港交所日常工作繁忙,责任重大,实在不容一心二用,分身更无术。因此,我决定提前退休,集中精力,潜心学习,四处求教,探讨可行之路。

提问:现在做的事与港交所业务是否有竞争或冲突?

李小加:我个人与港交所的雇佣合同,包括顾问合同均已完全结束,现在从事的一切活动均不受保证不竞争条款的限制。我不仅认为没有冲突,而且我相信,成千上万小微企业,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港交所上市标的的战略储备。随之而来的大量中国实体经济数据,也将为国际市场的广大参与者提供丰富而权威的交易依据,是双赢、多赢和共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