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写真:奇姓复姓五花八门 广东封开姓氏268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封开县方言分布 岭南写真:奇姓复姓五花八门 广东封开姓氏268个

岭南写真:奇姓复姓五花八门 广东封开姓氏268个

2024-02-24 1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新社肇庆九月十一日电题:奇姓复姓怪趣五花八门 广东封开姓氏二百六十八个

             作者 黄耀辉陈炳文

  仅有四十六万多人口的广东封开县,姓氏却有二百六十八个,为中国内地罕见。其中姓刘傅、刘观、欧阳、司徒、康有的复姓就有五个。此外,还有姓八、姓姬、姓沓、姓陀、姓潦、姓仪等较为少见的姓氏。

  有学者称,封开的历史和所处的位置,成就了当地姓氏多的原因。

  据专家日前考证,封开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位于岭南的邕江、贺江、西江之交汇处,在旱路艰险难行的古代,岭南正是借助封水(今贺江)和潇水沟通中原。

  当地的“封川话”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越语“浊塞音”的声母系统,该现象在广东粤语各种层次方言中是特有的。专家称,“封川话”可以窥见早期粤语的某些面貌,是粤语起源于封开的直接证据。

  公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帝圣旨:“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设立“广信县”(今封开)。“广信”也因此在岭南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因洞庭湖得名湖南、湖北,因太行山有山东、山西,黄河分河南、河北同出一撤,到了宋代,广信以东与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

  有专家学者认为,封开地处西江中游,是潇江、贺江古道的交汇处,现已查明,潇江、贺江古道是沟通岭南和中原地区的天然通道,早在史前时期古人类就学会了利用天然通道见迁移,辐射四周,南到中印半岛,北到长江边,成为岭南地区名符其实的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史书记载,东汉晚期,群雄割据,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到封开避乱的人数以万计。唐朝末年,中国一度陷入分裂,当时黄巢转战湖南、湖北,大批难民沿湘江、潇水、贺江涌入封开。宋末、南宋初(约一一二七年),古封开曾居住着大批从中原而至南移的少数民族人。当地史记,三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交趾太守士燮其祖先就是为避乱从山东来到封开的。

  明正德、嘉靖年间,封建皇朝对少数民族实施高压政策,对土著瑶、壮族曾进行多次围剿,幸存者被迫迁往别处,入籍居住的汉人大增;姓氏随之增多。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朝廷宰相李宗闵被排挤而被贬至封州(今封开)。封开作为朝廷被贬官员流放之地,也是其姓氏增多的原因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内地沿海地区被日军侵占,有部分难民流落至封开落户,当地姓氏亦有所增多。

  特殊的地理位置,封开历史上孕育了开岭南经学之先的著名经学家陈钦、陈元父子;“中华传佛第一人”之誉的佛学理论家、《理惑论》作者牟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学问家土燮;中国最年轻的“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南汉开国之君刘隐和南汉帝刘岩,及被称为天才军事家的苏章和有“中国第一女商人”之美誉的苏娥等一批历史名人。

  据当地人口统计,在该县姓陈、粱、莫、李、黎、林、黄、孔、侯、苏、卢等十一个就达二十一点二四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点九。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