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Skullpanda,有限与无限的人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密林古堡僵尸宝宝 我和Skullpanda,有限与无限的人生

我和Skullpanda,有限与无限的人生

2024-05-21 0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两年前,一个名叫“Skullpanda”的存在横空出世。

见到它的第一眼,你会被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攫住。它所处的环境黢黑、空洞、无穷无尽,因此击中人们的是一种广博的开阔,仿佛它永远也不可能着陆。它的头被罩在透明的宇航员头盔里,球形双辫下的脸上表情漠然。它只要眉头微蹙 ,嘴唇微张,就似乎道尽了千言万语。

和人们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它的那双微胖的腿已经登陆过宇宙间的许多星球。它是一个宇宙共生体,在宇宙间自由穿梭,在分裂中寻找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人生。

Skullpanda的起源

创造出这个形象的,是设计师熊喵。只要她跟Skullpanda一起出现,就不难看出她与Skullpanda之间有一些微妙的相似之处。她也扎球形辫子,她的嘴唇也微微张开,她冷冷的神情像在睥睨人间。用她自己的话说,Skullpanda的形象上有她“夸张过自己的一些特征”。

“但它其实并不是我,”熊喵说,“它更大胆、更果断、更自由,它没有束缚也没有纠结。”

Skullpanda的外形和熊喵相像

尽管熊喵觉得,设计师是很简单的,应该站在作品后面。但“泡泡范儿”仍然借泡泡玛特Skullpanda密林古堡系列盲盒发售之机,与熊喵聊了聊Skullpanda的创作历程,与泡泡玛特的合作体验,以及她如何诠释自己目前的“暗黑”风格。

她的一些头衔和经历也常被人们提及,譬如“CG作品入选全球顶级幻想艺术家年鉴”、“北斋工作室创始人”、“近五年带领团队参与国内外各大游戏厂商的项目前期概念设定”。在所有的这些背后,熊喵说,她过着极度普通的“正常人”生活。

Skullpanda是另一个我

“Skullpanda”其实是我自己用了很长时间的名字,第一款Skullpanda诞生于2018年。我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会有很多困扰,所以设计Skullpanda之初,我是带着“这就是另一个我”的心态去实现的,但这并不是说我想成为Skullpanda。它的设计中可能会带着我在生活中的认知和对一些故事的探究,跟我心灵层面的表达是相辅相成的。

Skullpanda的设定是一个可以在宇宙中自由穿梭的个性女孩。在外观上,它有宇航员的头盔,球形的辫子。我希望它能足够大胆、自我,有机会经历各式的人生,遇到精彩或坎坷的故事。在每一次经历后都能够更了解自己,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些。而宇宙充满未知,它永远在你的视线之外,带着亿万也计量不了的存在。所以我设定了“宇宙”这个更大的东西来代表未知。

熊喵设计的一款Skullpanda

Skullpanda不知道自己在这无尽的可能里是特别还是平常,拥有穿梭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却对自我认知很懵懂。她决定亲身扮演这些存在,在毫无保留地用力体会和扮演中,与真实相遇。基于这个概念,我为它设计了宇航员头盔的外观。而“分裂”和“平衡”一直是我要表达的一个点,所以球形辫子除了是像星球一样略带俏皮的特征之外,它和头盔一起所呈现的三角形构成,也代表了我追求的某种平衡。

每一款Skullpanda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方方面面,比方我对过往经历的思考,对看到的人或事的感悟,对看过的故事的再想象等等。

那Skullpanda密林古堡系列是怎么诞生的呢?最初是因为我想写一个小故事。我经常在作品里探讨“不绝对”和“两面性”,于是先有了“假天使”和“假恶魔”的设计想法。顺着这个思路,我就想到:传说中的怪物们是否也有颠覆故事的另一面?他们说不定才是更弱势和胆小的存在,有着不同于外表的善良?所以就有了“密林古堡”这个概念。

密林古堡系列的“假天使”和“假恶魔”

我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会先有一个切入点,然后开始丰富这个故事,给它想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说隐藏款“血色爵士”,它可能是这个古堡的leader。他为了保护大家,和大家一起隐居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他不屑于对外面的流言进行解释和争辩。又比如说“护士”,她类似于中世纪的修女,是科学和神学的拥有者。最后就是这样一点点地完善了这个故事。

这次跟泡泡玛特合作,大家是围绕我为主体展开的。因为这是我们合作的第一个系列,所以其实这中间我们进行了非常多的探讨和磨合。

Skullpanda密林古堡系列盲盒公仔

首先非常感谢泡泡玛特支持我的创作理念。这个创作和制作的流程是很漫长的。从“密林古堡”的概念产生,画设计稿,泡泡都非常尊重我的设计,各个部门尽力还原我的设计概念。

几乎每一天,我们都在各个环节进行更改、探讨,中途也会不停地调整和改动,大家也都在积极地配合。包装、色板……那些很小很小的东西,我们都在一起交流、确认,最后进行更新。有些款可能设计的初期和现在大家看到的最终版,细节已经不一样了。总的来说,跟泡泡玛特的合作非常愉快。

我的人生像是被艺术喂饱了

我听到比较多对我作品的评价是“暗黑”、“小众”,这可能是因为我目前的审美趋向就是偏暗黑和先锋艺术。风格是流动的,它跟我阶段性的认知和想表达的内容有关。我非常赞同毕加索表达过的一个观念,他说: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风格。毕加索的前半生都在不停地探索风格,后半生才画出了世人都知道的那几张作品。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而且我确实还在不停地探索。

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埃贡·席勒,他的作品有很强烈的表现力,粗暴、病态、自由,情感的冲击力和特殊的美感认知并存。我向往这种大胆探索和自我表达。

熊喵设计的玩具

如果让我来形容我的创作风格,我会说我其实没有特定的创作风格。风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现在看到的“暗黑”风格,其实是长期以来我在各方面的积累和经历形成的对美的认知。我也在以往的作品里面尝试过清新甜美的风格,我的大娃里比如yellow lighting,还有不久前的夏日系列,都是偏轻快明朗的设计。

除了埃贡·席勒,我也喜欢很多别的艺术家。你的人生就像是被艺术喂饱了,可是到底是几个菜喂饱你的,我没有去思考过。

我从7、8岁的时候就开始画画了。小学是美术,高中是美术,大学也是美术,从小就是,画画可能是我DNA里的爱好。我们家没有人从事艺术行业,甚至从事音乐和相关行业都没有。小时候上学,我会把课本画得乱七八糟。有一些画不能让爸妈发现,就要擦掉,但有一些故事可能当下自己觉得画得特别好,特别不舍得擦掉,那本课本只能偷偷藏起来。

创作中的熊喵

当一个爱画画的孩子,并不会让我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我不认为什么事情是特别的,存在即合理。我认为从事写作、美术和音乐创作的孩子,都是相对而言对生活比较敏感的。大家都是一样的人群,只是用来表达的媒介不一样。

对生活比较敏感这一点,我认为我从小就是这样了,这是我性格里面比较原生的东西。一开始学画画这件事情,我跟当初一起学画画的朋友一样,就是喜欢这个东西,对这个东西有所感悟。

我经常在作品里传达事物的双面性,也是因为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比较包容,或者是比较敏感。我从小就对光影、颜色这种东西,包括很多美术生认为比较基础的技法,都比较敏感。

画画就是我的生活

2009年毕业以后,我做了从事了几年场景概念设计。那几年我在网上发了一些习作,有幸被大家认可,所以2015年我做了自己的美术工作室。我主要的创作手段是在photoshop中绘制,也会用到ZBrush这样的3D软件。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要把控玩具的质量,我都在广东的生产方检验玩具质量。每一天,基本上我醒来就和生产方的工作人员待在一起,就坐个小板凳,蹲在那儿。有些东西他们做得不好,我就会跟他们探讨一下,自己改一改。这样肯定会辛苦,但我觉得是应该的,设计师就是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一款Skullpanda正在诞生

大家对设计师有一个刻板印象,觉得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电脑上画一个玩具,就结束了。其实没那么简单。方方面面都关乎你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你都介入了,才能保证最后的作品能呈现出你想要的样子。像我做玩具,跟生产方打交道就特别多,所以我们得懂每一种材质的属性和生产流程。

熊喵正在雕刻手作

当然,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都是在具体的环节里面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不足或者是有缺失,然后去进化那个环节。像我学了3D,就可以直接去修改设计。

在尝试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报废了。拿我设计的Skullpanda baby举例,我们尝试过几种材质,但我也希望baby是可动的,具备便携性,可以让大家带出门把玩,降低意外损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换成搪胶材质才实现。那么,我之前尝试过的很多材质,可能就报废了。最后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就肯定通过了我心目中的标准。

密林古堡系列的“僵尸宝宝”与“护士”

我在生产方那儿待一阵儿,就回成都6、7天。我早些年特别喜欢旅行,去过的城市也算多,在上海也生活了很多年。最终选择在成都工作和生活,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包容性比较强,比较适合我。成都的生活节奏慢,生活舒适,也没有那么堵,比较像正常生活。

回到成都我就画画,对我来说画画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画画就是我的生活。我日常画画的地方是在我工作室的一个角落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坐着。有时候我也去小房间里玩,做做手作,生产环节其实也是一种设计。如果去生产方了,我也会随身带着ipad,有灵感的时候就记录下来。

如果不在工作室,我就待在家里。我的生活非常简单,很宅,在家里就看书、看电影、打游戏、画画。就是正常人,极度普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