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小说中出现的各种发明物,穿越回古代真的能做出来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实证主义内容包括 盘点历史小说中出现的各种发明物,穿越回古代真的能做出来吗?

盘点历史小说中出现的各种发明物,穿越回古代真的能做出来吗?

2023-07-31 18: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说作为一种比较简单的阅读文体,在现在手机人手一部的时代,便成为了随手即可阅读的趣味。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通过网络小说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的大脑。一本小说可以说就是一个世界,是现实生活在幻想中的投影,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小说往往以一个朝代为背景,作者通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变革,并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读历史小说可以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对一个王朝的更替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历史小说的主角往往都会有很多的发明,这些发明往往都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当我们穿越回古代真的能发明出这些东西吗?下面列举了一些历史小说中常见的发明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肥皂

小说中的肥皂通常都是用猪油和草木灰发明出来的,在公元七十年(东汉时期)罗马帝国一位学者第一次用山羊油脂和木草灰制取块状肥皂而大获成功。从此,整个罗马帝国开始使用起肥皂来。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肥皂但是也有其他的清洁方法,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当然还有草木灰、淘米水等;在西晋时代,澡豆这种高档卫生用品出现了;唐代澡豆使用进入了鼎盛阶段,孙思邈曾载:“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贵胜,皆是所要”,指出澡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用品之一;宋代我国出现了香皂;明清时期将澡豆改进成了胰子,这种胰子中的猪油被脂肪酵素部分地分解成了脂肪酸,进而被碳酸钠皂化成了真正的脂肪酸皂(现代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以说与现代肥皂相差只有一步之遥;肥皂真正进入我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可以说古代是真的没有肥皂传入中国,而且肥皂的制作也是相当简单,只要有油和火碱就可以了,油可以用动物油,火碱可以用石灰石来烧制。这么看来肥皂真的是穿越必备技能之一了。

二、蒸馏酒

通过发酵产生的酒纯度最多可以达到10%,经过一次蒸馏可以得到30-40%的酒,这就是所谓的一锅头,二锅头的度数更高一些。通过蒸馏得到的酒精的度数最高可以到95%,因为水-酒精是一个共沸体系,当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中酒精超过95%后是水先蒸发出来。我国古代的蒸馏酒何时出现的呢?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蒸馏酒。但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酒并不能说明蒸馏酒起源于东汉。唐代是否有蒸馏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是到宋代已经出现了蒸馏酒,这是学者经过大量考证得出的结论,因为宋代史籍中有蒸馏器的记载,考古明确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宋代文献的烧酒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武松打虎喝的酒就很可能是这种纯度比较高的蒸馏酒。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出了蒸馏酒的概念,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但不知是否创于元代。这么看来如果穿越到宋代以前确实可以靠蒸馏酒谋生,但是宋朝以后可能蒸馏酒就算不上什么独特的发明了。

三、玻璃镜

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中没有去处有色阳离子,所以古代的玻璃大都是彩色的,到清朝时才有单色玻璃。由此可见掌握无色玻璃的技术在古代还是很吃香的。玻璃镜后面的涂层大都是银或者铝,水银有毒早已经不用了。银是用银镜反应涂上去的,铝是通过铝蒸汽蒸发涂上去的。银镜反应需要提纯一些化学物质,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来。用铝的话就更难了,人类第一次提炼出来铝是在1825年,当电出现之后才通过电解的方法大量生产铝。由此可见即便是一个化学家穿越到古代也是很难造出玻璃镜的,虽然知识很基础,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发明出这个镜子。

四、水泥

现代最早的水泥是在18世纪中叶英国发明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水泥,但是也有其他的替代物。从最早的黄泥浆,石灰、到三合土,进而发展到石灰掺杂有机物的胶凝材料。现代的水泥制造需要黏土和石灰石,制造起来也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所以水泥技术在古代确实很吃香,水泥可以说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一个发明了。

五、印刷术

我们都知道雕版印刷术始于唐朝,在唐朝后期已经普及;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昇发明的,但是在宋朝并没有普及,宋朝普遍还是使用雕版印刷。所以说在古代要使用印刷术要看时代。

六、机械钟表

机械钟表是利用发条恢复变形所放出的能量或重物下降的重力势能作能源,以机械振动系统为时间基准,实现时间计量的机械机构计时仪器。古代的机械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要靠发条,一种是靠钟摆。熟悉钟表制作的人穿越到古代肯定能制造出钟摆机械钟,那能不能造出以发条作为能量源的钟表呢?发条其实就是有弹性的铁,和弹簧一样。相传在宋真宗时期四川的一个道士就发明了袖箭这种暗器,这种暗器中就用到了弹簧,元代的史籍中有明确记载袖箭这种暗器。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具有弹性的铁,那么只要懂得原理机械钟表也是能造出来的。

七、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能提供远超人力的动力。在绝大多数穿越古代的小说中,发明蒸汽机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得任务,往往要一两年的时间,或者直接作为小说的终极任务来做的。说起小说中的蒸汽机不得不说的是橡胶,在小说中橡胶往往都是做活塞的必须材料,没有橡胶就造不出蒸汽机,如果穿越到明朝时期,主角们往往会自己开一个开海禁的副本,派人远渡重洋去美洲找橡胶。如果不幸穿越到明代以前,就完全要靠作者编了,我见过有从西域得来的橡胶,见过从非洲得来的,还见过有从瀚海国(现吉林一代)得来的,按照作者的说法是在白令海峡结冰期,曾经有人到达过美洲,连土豆都一起带了回来,刚好就被主角发现了,要知道橡胶树在南美洲。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蒸汽机从来没有用过橡胶做活塞,即便是现代也没有用橡胶做活塞的,蒸汽机的活塞杆密封常用铸铁环、石墨环、石棉绳,再早的有麻丝浸油的。

八、牛痘疫苗

牛痘苗是预防天花病毒的有效手段,很多历史小说中都说种牛痘是我国古代就有的方法,但是这并不是正确的,种人痘是我国首创的,种痘的方法也确实是从我国传入外国的。明代董正山撰《种痘新书》中记述唐代就有种痘的方法。清代朱纯虾《痘诊定论》中载,相传宋真宗(998~1022)时丞相王旦之子,因患天花请峨眉山神医种痘,七日发痘,痘出甚好,十三日发痂。但这两种说法,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比较认可的说法是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但是这种方法种的都是人痘,清朝种痘法传入外国后,英国的一个乡村医生发现了牛痘的效果更好,后来清嘉庆十年,种牛痘法由澳门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

九、青霉素

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青霉素。这是关于青霉素最早的使用记录。但穿越小说中往往都是通过生产青霉素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在古代真的可以吗?这是可以的,因为早期的青霉素提纯方法是直接用水浸提固体培养基中的青霉素,然后制成干粉。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少量生产,大量生产的话古代的条件造成其他杂菌的污染。青霉素能造出来那注射器的针头古代也能造出来吗?一些历史小说中忽略了针头的发明,一些小说又把针头的制造想的太难,其实针头的制造并不难,先做一个比较粗的针头然后利用金属的延展性,把它拉细就可以了,和毛细玻璃管的原理是一样的。

十、热气球

热气球在历史穿越文中是常见的发明物,既能用于观光也能用于军事战争。那在古代能不能造出能用于载人上天的大型热气球呢?说起历史穿越文中的热气球,不得不提的就是孔明灯,孔明灯是不是孔明发明的呢?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了,一种说法是孔明发明的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其形状像孔明的帽子因此而得名。历史小说中造热气球的技术难点在于球囊的制作,小说中用于制造球囊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特制出一种不透气的布,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刷漆了;另一种的用鲸鱼皮。现代用的球囊材料一般是涤纶和尼龙,,但这两种的化学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古代很难制造出来。

网络小说也是书籍,同样有知识,看世界名著能获得的感悟在你看网络小说的过程中也能获得,甚至获得的知识点更多,情感体验更丰富,你甚至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分清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爽文,看看就可以了,有些东西千万不要当真。

举报/反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