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场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宜宾南广镇有多少人口 罗场镇

罗场镇

2024-06-02 1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名由来:

晋代前,罗场设德安州。明、清两代,湖广移民逐渐开成罗家坳,罗家坳中罗姓较多,后建场镇,故名。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罗场镇被命名为2022年度宜宾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1年1月,罗场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基本介绍:

【基本情况】大窝镇始建于 1992 年,由原大窝、龙泉两乡合并而成。幅员面积 67.85 平方公里,辖 17 个行政村 150 个村民小组和 1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28155 人。南广河流经镇域 40 华里。森林覆盖率达 30% 。

【人文历史】为古代“五迟”驿道必经之地。镇内有文昌宫、石牌坊等清代古建筑。 1950 年解放, 1978 年撤区并社, 1981 年 1 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为管理委员会, 1981 年 3 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大窝、龙泉乡政府, 1992 年撤区建镇建立大窝镇。

【农村经济】大窝镇是新兴的水果、花生、红粱、蚕桑、中药材基地。主要出产水稻、小麦、蚕茧、生

+查看详细罗场镇概况>>

文化旅游:

高县农民协会成立地(土主庙)

土主庙――高农民协会成立地,位于高县罗场镇红旗村柏香湾组,宋江河、犀牛河畔一个小山丘上,距高县县城16公里。1927年10月,中共高县特支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罗场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动和工

阳翰笙故居

阳翰笙故居座落于高县罗场镇南华街,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故居呈三合头院落形成,座北朝南,总体由主体房、院坝、后花园组成,总占地面积1163平方米。主体房建筑面积约319平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属高县归化乡河右三甲。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罗家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乡改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联保改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更名四维乡。

1951年2月,析置安乐乡。

1952年1月,析四维乡置光明镇。

1956年2月,四维、安乐2乡和光明镇合并为罗场乡。

1958年11月,与落润、羊田、陈、前进合并为罗场公社,属罗场管理区。

195

+查看详细罗场镇历史沿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