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临泉:闯出特色脱贫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徽省临泉县百科 安徽临泉:闯出特色脱贫路

安徽临泉:闯出特色脱贫路

2023-08-01 0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徽临泉:闯出特色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9-12-27 09:35:2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潘明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脱贫,人口红利,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

2019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相继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广大农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安徽省阜阳市迈入高铁时代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国家级贫困县——临泉县。近年来,临泉围绕扶贫工作抓特色、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出 “劳动力优势转换”“特色产业帮扶”“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多样化特色扶贫之路。

技能扶贫 深度释放劳动力效能

走进临泉县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一排贫困户收入数据格外“打眼”。来自临泉县姜寨镇的王莉,是2017年第二期育婴员的培训学员,目前已在育儿嫂领域从业两年多,月薪超过1万元,且客户订单一直处于排队状态。来自迎仙镇的郑永刚接受创业培训后,实现自主创业,不仅自我脱贫,还带动了近20位村民就业。目前,该校面向贫困户免费提供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育婴月嫂培训、退役军人培训、创业培训等多门课程。

据该校校长助理姚秀平介绍:“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我们专门面向贫困户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以家政服务为例,我们的涉外保姆工资已经能达到两万六千元,很好地改善了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依托人口红利,释放人力优势成为临泉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

与此同时,残疾人群体的生产力释放和脱贫帮扶工作在临泉一项非遗项目——临泉烙画葫芦中有效落地。2016年,该工艺被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临泉重点扶植产业。自幼患小儿麻痹的韩玉梅创立的安徽姜尚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政府鼓励下,针对残障人士与贫困人群开展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制作烙画葫芦工艺。目前,该公司近100名员工中,有残疾人13人,贫困户9户10人,公司产值每年稳定在2000万元,带动数百个家庭就业。

通过学校、企业等社会主体开展技能培训,让老百姓以“一技之长”发家致富,也让贫困户和残障人士脱贫有“术”,临泉从人口大县变身“人力资源强县”。

1  2  3  >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