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洋旅游景区入选宁波市非遗旅游景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宁波横溪风景旅游区 儒雅洋旅游景区入选宁波市非遗旅游景区

儒雅洋旅游景区入选宁波市非遗旅游景区

2024-05-19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周镇是一个非遗资源丰富的乡镇,拥有市级代表性非遗项目2个(跑马灯、象山竹刻),县级非遗项目20个(泥金彩漆、木雕神像、西周米馒头、布袋木偶、黄家塘将军庙会、西乡竹笋烹制技艺、番薯烧酒制作技艺、牌头村“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烫伤药方、七夕的习俗、象山竹刻、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谢圣殿八宝庙会),非遗资源以“竹”为核心,以该镇张苍竹、何幼真、郑宝根、张德和等为代表的本地传承人超50人,发展壮大根雕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象山被因此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2021年,象山竹根雕入列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21年5月,西周镇入选第三批宁波市级非遗生态保护区以来,积极在何恭房、崇本堂等古建筑内完善知秋竹刻艺术馆、张球艺术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馆等场馆建设,依托非遗项目入驻,整体提升儒雅洋片区核心非遗体验度,形成浸润式竹生活民俗体验基地。

宁波市慈城古县城景区

慈城地处东海之滨,姚江之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早名为“勾余”,“句章”。至唐开元26年设慈溪县,因县城建此取名慈城。

慈城经过了2400多年的历史沉淀,拥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古县衙、孔庙、校士馆、清道观、冯俞宅、甲第世家、符卿第等古建筑为标志,城内留存官宦宅第、祠堂牌坊、学宫书院和粉墙绮窗,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存丰厚。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慈城还是一块人杰地灵的沃土,历代文化学者、名人层出不穷,自唐宋至明清,慈城一带出进士519人,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到了近现代,又涌现出周信芳、秦润卿、应昌期、谈家祯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慈城古县城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非遗传承和保护,先后建立了 慈城水磨年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龙船木雕、螺钿镶嵌、清供摆件、越窑青瓷等非遗馆,目前主要坐落于民权路、太阳殿路、太湖路核心区域内。

坐落于民权路上的符卿第,目前作为药商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慈城药商博物馆是打造宁波市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慈城古县城中医药特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并荣获了浙江省中医药人文旅游基地的荣誉称号。与之相配套的在民权路街区导入了相关的大健康产业,包括知修舍、敬修堂、岐黄承育、名老中医工作室等一批健康产业店铺均已入驻,为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献出一份力量。

郑氏十七房

宁波镇海·郑氏十七房景区,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紧邻329国道,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贯通四周,交通十分便捷。

郑氏十七房是郑氏先祖在南宋时期,从河南荥阳迁徙镇海而建。经保护性修复、开发,现已成为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郑氏十七房古村落呈“棋盘型”布局,整体建筑以幢为单元连成庭院,融合了北方“合院”的大气,浸染了南方楼榭的玲珑,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

镇海郑氏十七房是宁波商帮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从这里走出了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老凤祥”创始人郑熙、老北京“四恒银号”兴办人郑世昌等一批批商业巨子。当年,由清乾隆爱子成亲王题写的“淇水烟波半含春色”诗句,字迹依旧,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宁波商帮最早的郑氏商帮集团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澥浦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作为领军骨干,依托村内十七房景区积极开展民俗非遗研习传承、文化交流活动、项目经营业态布局等工作。目前,景区内已集聚澥浦农民画传承基地、老刘冻米糖传承基地等实体阵地,形成“一中心、多布点”的非遗项目创新阵地矩阵,吸聚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不断显现。老刘冻米糖、糯米酒等非遗产品成功实现市场化、商品化,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显著。农民画、澥浦船鼓等民俗非遗传承文化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覆盖人群3000余人,群众基层文化活动氛围浓厚。

横溪风景旅游区

横溪,因有溪横亘镇上而得名,是旧鄞县五大建制镇之一,自然秉赋得天独厚,人文底蕴醇厚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宁波十大古道——亭溪岭、松石岭为代表的古道群,是磨砺成时光深处的历史痕迹;波光潋滟的金鹅湖,是镶嵌于绿山茶海中的翡翠玉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金漆木雕,雕镌出世上最美花轿“万工轿”;红尘仙阁金峨寺、禅宗名山大梅山、桃花水母发现地车岭庵,藏风纳水,恍若秘境;白岩山风力发电场,堪称最美风车路;一座座藏在云遮雾绕深处的历史古村,是一幅幅黄昏不言的水墨画卷;隐匿山林旷野的特色民宿,无不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心灵驿站,让人总有一种诗与远方的牵挂。

近年来,横溪镇坚持“高规格谋划、深层次融合、多节点打造”,连续摘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4A级景区镇、浙江省“千年古镇”、宁波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2021年全镇游客接待量达到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50万元,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目前,横溪镇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区级非遗项目3项,镇级非遗项目4项,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等传承基地13个。其中,宁波朱金漆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朱金漆木雕保护利用设施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近年来,横溪镇以朱金漆木雕为龙头项目引领产业提升,开发非遗旅游商品和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新建横溪镇非遗馆、非遗公园和朱金漆木雕艺术馆二期,连续承办4届鄞州区非遗节,成功创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和首批宁波市市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实验)。

缪家风筝文化特色村

缪家村辖于宁波奉化区莼湖街道,地处象山港畔,依山靠海,四季宜人,民风淳朴,樟池棋列。2020年9月缪家村与塘头、冯家合并,落地行政村规模优化调整,成立新缪家村,现为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

近年,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推动非遗入村,为本土打造风筝文化特色村出谋献策,撷萃精华,举珍沐熙,创建中国首座曹雪芹风筝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800平,分上下两层,上为主展厅,内藏“欢喜弥勒”“比翼双飞”“一团和气”“西游记”等各式风筝200余件,蕴意深厚,多礼赠海外元首,并于华夷通桥,兼济世之本。

村东沿溪,百年古树连一线,聚为艺林,形成风筝古树林、风筝公园、风筝博物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为主展厅,内藏“欢喜弥勒”“比翼双飞”“一团和气”“西游记”等各式风筝200余件。缪家村以此为载体,顺利获评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奉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奉化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开展风筝研学活动的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约3万余人,并每年开展非遗进村、风筝文化节等活动,推动缪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本村有集“扎、糊、绘”为一体的风筝手工艺馆,铺满草坪的风筝放飞基地,百年樟树练成一线的曹雪芹风筝百年古树林。本村以打造风筝文化村为契机,并结合国家级非遗“曹雪芹风筝”,陆续推出了曹雪芹风筝系列书签、鱼竿风筝、曹雪芹风筝手绘礼盒、曹雪芹风筝保温杯等各种文创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欢。本村还有传统风貌的农家四合院以及红楼筝境、苗慧国学文创馆、苗慧学堂、玻璃馆展馆等特色建筑,保存完好。

达蓬山旅游度假区仙佛谷景区

仙佛谷景区是达蓬山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达蓬山森林公园,由中国徐福文化园、佛迹寺、达蓬山庄、摇丝殿休闲区等组成。

“徐福东渡传说”于2008年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文化园中记载了徐福在公元前210年率三千童男童女、五谷百工等从达蓬山启航成功东渡的历史实证和神奇传说。

徐福文化产业园是达蓬山旅游度假村具备久远历史的文化旅游資源的主要构成之一。徐福文化艺术园里不仅有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秦渡庵、小休洞、跑马岗、饮马潭、御马坟、上千人坛、龙门坊、异人石、灵台石、风洞岗、望父石、徐福祠、求仙亭等与徐福东渡相关的历史遗址,还复建了东渡旧址秦渡庵,修整了徐福东渡摩崖石刻、炼丹洞、小休洞等遗址,再建了祈福阁、秦皇别苑、徐福像、童男童女群雕等历史人文园林景观,用当代的现代信息技术再现徐福东渡的壮阔情景。在其中的徐福东渡摩崖石刻是目前为止我国所发觉的体现徐福东渡情景的唯一物证搜索,具备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