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孔子的理想人格要素 孔孟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孔孟理想人格思想研究

2024-06-03 0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201

作者:

刘友芳

展开

摘要:

作为"修己安人"之说的儒家思想,对于理想人格的问题始终非常关注.孔子与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都对理想人格问题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伦理价值与人格理想对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孔孟"圣人"与"君子"之理想人格的分析与梳理,进而彰显当代人格之精神所在. 第一章,概括介绍孔子与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包括理想人格的界定以及理想人格之德性内涵两个方面.孔孟二人都将"圣人"与"君子"作为其理想人格的范型,并且将"君子"与"圣人"作为逐层提升的人格境界,其中道德修养与社会事功兼而有之的"圣人"是士人孜孜以求的最高人格理想.在"圣人"与"君子"的人格理想中,道德的自我完善始终处于首要位置,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理想人格之德性内涵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着重分析理想人格思想由孔至孟发生的转变,包括"圣人"内涵的转变以及理想人格修养途径的转变两个部分.虽然孔孟二人的理想人格思想一脉相承,但是,从孔子到孟子,"圣人"的内涵悄然转变,已经由"内圣外王"演变成为"人伦之至".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提出"人性本善"的人性论思想.基于人性论思想的转变,理想人格的培养方式也由孔子"学"与"思"并重的修养理论转而成为孟子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 第三章,梳理孔孟之理想人格思想的社会影响,包括圣人崇拜的形成与民族性格的塑造两个方面.孔孟树立了"圣人"与"君子"的人格理想,开启了士人对"圣贤"的模仿与崇敬之风.后世在孔孟圣人崇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演变成为圣王崇拜与尊孔崇圣之价值取向,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孔孟二人对"圣人","君子"之理想人格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德性要求,对圣贤之道德品质的崇敬与模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进而内化成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展开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圣人 君子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1

DOI:

10.7666/d.y1867704

被引量:

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