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雅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嫩芽雅称古称 别称&雅称

别称&雅称

2024-06-03 0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玉腰奴、金翼使、吟蛩、玄驹、照夜清、织绢娘...... | 有哪些「动物」的惊艳别名?

玉京子、坐鱼、忽律、追风使、虎头公、无肠公子...... | 有哪些「动物」的惊艳别名?第二弹!

「玉腰奴」

蝴蝶的别名。

宋·陶谷《清异录·花贼》:“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徧干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蜂蜨。”

 

「金翼使」

指蜜蜂。

宋·陶谷《清异录·花贼》:“温庭筠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徧干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蜂蜨。”

 

「蜻蛉」

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

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诗》之一:“蜻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

 

「齐女」

蝉的异名。

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五代·刘兼《新蝉》诗:“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

 

「蟪蛄」

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北齐·颜之推《稽圣赋》:“蛴螬行以其背,蟪蛄鸣非其口。”

 

「螗蜩」

一种较小的蝉。

《尔雅·释虫》:“螗蜩。”郝懿行义疏:“螗蜩小于马蜩,背青緑色,头有花冠,喜鸣,其声清圆。”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蝉花》:“冠蝉、胡蝉、螗蜩、蝘,江南谓之螗。”

 

「蜻蜻」

一种小蝉。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汉·郑玄笺:“螓谓蜻蜻也。”孔颖达疏:“此虫额广而且方。此经手肤领齿举全物以比之,故言如螓首蛾眉。”

《方言》第十一:“﹝蝉﹞其小者谓之麦蚻,有文者谓之蜻蜻。”

 

「趋织」

即蟋蟀。

《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三国·吴·陆玑疏:“蟋蟀,如蝗而小……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趣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趋织鸣,懒妇惊’,是也。”

《方言》第十一:“蜻蛚,楚谓之蟋蟀或谓之蛬。”晋·郭璞注:“即趋织也。”戴震疏证:“趋音促。”

 

「促织」

蟋蟀的别名。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吟蛩」

蟋蟀的别名。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初生,得寒则鸣。”

《埤雅·释虫》:“蟋蟀之虫,随阴迎阳,一名吟蛬。”

 

「玄驹」

亦作“玄蚼”。蚁的别名。

《方言》第十一:“蚍蜉,齐鲁之间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蚼,燕谓之蛾蛘。”

《大戴礼记·夏小正》:“玄驹贲。玄驹也者,蚁也。贲者何也,走于地中也。”

 

「蚍蜉」

一种大蚁。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汉·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

唐·孟郊《吊卢殷》诗之四:“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琵琶虫」

虱的别名。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昆虫·虱》:“宋道君北狩至五国城,衣上见虱,呼为琵琶虫,以其形类琵琶也。”

 

「照夜清」

萤的别名。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四:“照夜清,萤也。”

 

「夜光」

萤火虫的别称。

晋·潘岳《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夜照」

萤火虫的别名。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昆虫上》:“萤火,一名夜照。”

 

「宵烛」

萤的别名。

晋·崔豹《古今注·虫鱼》:“萤火,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耀,一名丹良,一名磷,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腐草为之,食蚊蚋。”

 

「丹鸟」

萤的异名。

《大戴礼记·夏小正》:“丹鸟羞白鸟。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者,谓蚊蚋也。”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丹良……一名丹鸟。”

 

「熠耀」

借指萤火虫。

唐·元稹《江边四十韵》:“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蟏蛸。”

 

「晖夜」

萤火的别名。

《初学记》卷三十引晋·崔豹《古今注》:“萤火,一名晖夜。”

 

「慕光」

飞蛾的别名。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飞蛾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白鸟」

蚊的别名。

《大戴礼记·夏小正》:“﹝八月﹞丹鸟羞白鸟。丹鸟也者,谓丹良也。白鸟也者,谓蚊蚋也。”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白鸟,蚊也。齐桓公卧于柏寝,谓仲父曰:‘吾国富民殷,无余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之悒悒,今白鸟营营,饥而未饱,寡人忧之。’因开翠纱之帱,进蚊子焉。”

 

「织绢娘」

螳螂的别名。

《正字通·虫部》:“蜋,螳蜋,有斧虫……翼下红翅如裙裳,俗呼织绢娘。”

 

「蛛蝥」

蜘蛛的别名。

《吕氏春秋·异用》:“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高诱注:“《贾谊书·谕诚篇》:‘蛛蝥作网,今之人循绪。’”

晋·左思《魏都赋》:“薄戍绵羃,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螂之卫。”

 

「网虫」

蜘蛛。

南朝·梁·沈约《直学省愁卧》诗:“网虫垂户织,夕鸟傍櫩飞。”

 

「主簿虫」

蝎的别名。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虫篇》:“江南旧无蝎,开元初,尝有一主簿竹筒盛过江,至今江南往往而有,俗呼为主簿虫。”

唐·李肇《国史补》卷下:“剑南元无蝎,尝有人任主簿,将蝎之任,而有之,今呼为主簿虫也。”

按,《大唐传载》谓北人至江南任主簿携蝎而往,为大历中事。传说不一。

 

「篆愁君」

指蜗牛。

宋·陶谷《清异录·篆愁君》:“﹝李善宁之子﹞吟曰:‘椒气从何得,灯光凿处分。拖涎来藻饰,惟有篆愁君。’拖涎,指蜗牛也。”

 

「黄犊」

蜗牛的别称。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模楷焉。”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庄子·则阳》:“有所谓蜗者。”唐·成玄英疏:“蜗者,虫名,有类小螺也;俗谓之黄犊,亦谓之蜗牛,有四角。”

 

「歌女」

蚯蚓的别称。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之歌女,或谓之鸣砌。”

 

「玉京子」

蛇的别名。

唐·裴铏《传奇·崔炜》:“﹝炜﹞又问曰:‘呼蛇为玉京子,何也?’曰:‘昔安期生长跨斯龙而朝玉京,故号之玉京子。’”

 

「率然」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

《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坐鱼」

田鸡,青蛙。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田鸡》:“﹝黄公度﹞宿戒庖兵市坐鱼三斤。庖兵不晓所名,遍闻诸生莫能喻。时林执善为州学録。或语庖人以执善多记,庖人拜而问焉。执善语以可供田鸡三斤。”

 

「戚施」

蟾蜍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蟾蜍》﹝释名﹞:“《韩诗》注云:戚施,蟾蜍也。”

 

「虾蟆」

亦作“虾蟇”。亦作“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晋中州记》曰:惠帝为太子,出闻虾蟇声,问人为是官虾蟇、私虾蟇。”

 

「忽律」

即忽雷。鳄鱼的别称。

《水浒传》第十回:“小人是王头领手下耳目,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上但叫小弟做‘旱地忽律’。”

 

「摩罗」

鳄鱼。

《翻译名义集·畜生》:“摩罗:《善见》云鹗鱼,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

 

「金毗罗」

梵语Kumbhīra的音译。即鳄鱼。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毗罗兽多为之害。”季羡林等校注:“金毗罗,梵文Kumbhīra音译,又作宫毗罗,即鳄鱼。”

 

「河伯使者」

鼍的别名。即扬子鳄。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江东﹞呼鼍为河伯使者。”

 

「追风使」

江豚的别名。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水族·江豚》:“《水族加恩簿》:屯江少尉宜授追风使、试汤波太守。按谓江鲀也。”

 

「虎头公」

虾的别名。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水族·鰕》:“《事物绀珠》:‘鰕名长须公、虎头公,曲身小子。’”

 

「长须公」

虾的别名。

清·李元《蠕范·物体》:“鰕,长须公也。”

 

「尖团」

尖脐和团脐。蟹的代称。

宋·苏轼《丁公默送蝤蛑》诗:“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内黄侯」

螃蟹的别名。因甲壳内有黄色胶状的物体,故戏称之。

宋·曾几《谢路宪送蟹》诗:“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尊前第一流。”

 

「无肠公子」

螃蟹的别名。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横行介士」

螃蟹的戏称。

宋·傅肱《蟹谱·兵权》:“出师下砦之际,忽见蟹,则当呼为横行介士,权以安众。”

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外骨,则曰介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