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解析组】以(较为)专业的角度看《妄想症Paranoia》:泠珞究竟得了什么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妄想症paranoia游戏多少钱 【自定义解析组】以(较为)专业的角度看《妄想症Paranoia》:泠珞究竟得了什么病

【自定义解析组】以(较为)专业的角度看《妄想症Paranoia》:泠珞究竟得了什么病

2024-06-03 1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为冰隐代发,最终解释权归属专栏主笔所有 

开头备注:本文首发时间为2020-9-30(其实收到文档的时间更早x)

警告:内含大量小说和游戏剧透

大家好,我是来自自定义解析组的叶艾青。

我从18年11月时就已经开始与冰隐和猫妖这些前辈开始研究霾学。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将由组长冰隐代发。

我是一位自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高中生。我将试图以一个较为专业的方式研究妄想症中泠珞罹患了哪一种(或一些)疾病。

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诸位参与讨论,也欢迎更为专业的人士给出宝贵的看法。

对标题问题的答案最终解释权永远都在霾的手里。这篇文章仅仅只代表笔者的看法,不代表霾本人和自定义解析组的观点。

本文也是自娱自乐的产物,如果出现一些在内行人眼里看来不准确的用词还请多多包涵。

注:本文中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参考书目:《精神病学(第8版)》《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实用心理诊断100例:心理医生临床诊断原理和技术》

〖慎重自我诊断,谨防点煤气灯〗

尽管我在文中给出的诊断标准是现实临床中使用的标准,但还是需要注意不要擅自认定自己患有某种疾病。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有精神问题/症状影响到了日常的工作生活/想自杀,我建议前往当地的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记住,精神疾病是一种“疾病”,它并不“酷”也不“有趣”。

症状

首先,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游戏中都没有提到泠珞患有能够引起精神障碍的器质性疾病(脑瘤、梅毒、etc.)以及物质滥用(酒精、处方药、毒品、etc.),故不考虑任何器质性精神病和物质所致的精神病。

在给出诊断之前,我们需要先采集数据(这里仅指现病史),并列出可能的鉴别诊断,最后逐个排除。

本文以小说《妄想症Paranoia》为主要参考依据着手分析。对于游戏《妄想症:Deliver me》不做过为深入的研究。

《妄想症Paranoia》可能会在本文发布后重置,所以特此声明本文所有的参考以2017年出版的第一版为依据。

 

那么泠珞存在哪些症状?

☆妄想(昏迷)中的表现

妄想

《妄想症》将妄想作为本作的核心叙事线索,贯穿全文。无论是标题还是系列曲PV间奏的文案,都在暗示泠珞患有妄想症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泠珞已知罹患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影响妄想·逆(本质应为夸大妄想)、钟情妄想、罪恶妄想、被洞悉感、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零羽已死“可以由类妄想性幻想来解释(指个体在一定情感或意向背景的基础上,如为了满足某种愿望,通过幻想、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想象色彩的信念,并信以为真)。

存在妄想知觉(指患者毫无理由地对当时正常感知的某一客观事物突然赋予妄想性的新含义,例如泠珞在后台被保安拦住后认为自己会被当成逃票犯被挂在网上身败名裂,听见身后的高跟鞋声幻想自己被杀害)。

本作标题的“Paranoia”  指的并不是“偏执狂”而是“妄想狂”。

 

抑郁

小说第一章“可能性”中,泠珞回避与母亲的交流。存在快感缺失(对曾经热爱的音乐和颜语的演唱会不感兴趣)、易激惹(与母亲和龙吟的争执)、自杀观念(见下文)、低自尊(能看得上我这种性格、为我付出的人,世界上应该没有吧……能值得我喜欢的人,和能容忍得了我的人,这两者本来就是自相矛盾。以及第三章“沉溺性”中泠珞始终认为自己配不上守护者。)、绝望感(整个妄想的基调)。

游戏《妄想症:Deliver me》开头泠珞存在早醒。

 

解离

空荡荡的教室阴森森的,斑驳的树影投射在米黄色的桌面上,仿佛沸腾的泥浆。泠珞分明看见有什么尖牙利齿的东西就要从泥浆的气泡中升腾而出,奸笑着与自己对视。

……

泠珞看着有了生命的桌子,感到浑身发冷。

    上文摘自小说第一章“可能性”中,提示泠珞存在现实解体(对环境不真实的或分离的体验)。

    泠珞在教室里发现了一张转学申请单(可能是泠珞在解离状态下自己要来的),在解离状态下从体育馆后台走到了大马路上。

 

幻觉

可他伸出去的手在泠珞眼中却忽然变成了一只漆黑的尖爪,连带着辰柯整个人的脸皮都掉了下来,变成一个狞笑着的腐烂的骷髅头。

在第一章“可能性“中,泠珞在颜语的演唱会上看到了自己房间里的书桌。

看见影子变成加害者也可以用幻觉解释。

第三章“沉溺性”中鬼屋里听见有人对她说“别相信他”。

第六章“必然性”和第七章“欺诈性”中的妄想世界非常的不真实(听见零羽的声音,贝斯、键盘、鼓在说话)。

 

心因性遗忘

泠珞忘记了所有与零羽和颜语有关的记忆。在第二章“变动性”后遗忘了与加害者有关的记忆。

心因性遗忘指对过去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经历或事件不能回忆,通常是异常痛苦的经历和事件,持续可数日、数月甚至更长。其发生是大脑皮质的功能性抑制,并非器质性损害,经过催眠暗示等治疗后可重新回忆。主要见于分离性障碍和应激障碍。

 

自杀(未遂)

    思来想去,也许只有在复原一切之后自我终结才是最好的结局吧?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逃脱妄想、保全所有人的方法。

    如果自己早一些死去的话,本来也不用受到加害者如此的凌辱。自己之所以会期待着被人杀死,不过是没有勇气自杀罢了。

    在被加害者追杀时一度燃起的生命之火,又渐渐地冷了下去。

在第二章“变动性”结尾中,泠珞试图通过枪械自杀,可是影响妄想·逆消失了,导致没有成功。所以这到底算不算自杀未遂

第四章“毁灭性”中,泠珞用水果刀刎喉,被拯救者介入,自杀未遂。

第八章“还原性”中从医护人员口中得知泠珞曾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割腕。

 

社交焦虑

    “不不不……不用谢!你演的很好……花、花的话就不用了吧……“泠珞慌里慌张地摆手,脑袋压根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耳朵也拒绝去听。左脚踩在了右脚上,她慌不择路地逃了出去。

    对,逃了出去。

泠珞在第三章“沉溺性”中不断试图回避与守护者的交流。

 

闪回

    好吧,这一次,她是从高空坠落的。

泠珞在妄想中不断的回忆起零羽在天台跳楼时的情景。

 

失认症(《妄想症:Deliver me》特有)

    就像特殊的声波会让犬类安静下来一样,她从这些变调的声音中,察觉到了“某种存在”。

泠珞在一重中表现出听觉失认。应该是心因性的。游戏中直接让辰柯把答案甩你脸上了

☆现实中的表现

妄想及上文提到除幻觉以外的所有症状

    “珞姐你送花去了后台就一直没有回来……“

从这句可以得知泠珞在陷入昏迷前就已经患有被害妄想。泠珞以为在昏迷中经历的是事实,所以可以大胆假设除了能够用“梦”来解释的幻觉以外的症状在现实中也存在。

 

意识障碍

“真的吗?这次是真醒了?上次她不知道哪里藏的小刀,割了腕,把整个房间涂得那叫一个吓人……”

    泠珞在得知颜语隐退的时候陷入昏迷,持续了八个月。中途有类似谵妄这种意识障碍的表现。

 

定向力缺失

    “姓名?“

    ”……泠珞。“

    ”年龄?“

    ”十七。“

    ”今天是几号?“

    ”九月十六?二十七?不……十……还是十一月?“泠珞勉强地搜刮着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时间标记。

    医生撇撇嘴,取过台历往泠珞床边的柜子上重重一放。

    五月二十日。

第八章“还原性”中,泠珞从昏迷中醒来,无法辨认当下的时间。可以佐证泠珞患有意识障碍。

 

治疗依从性差

    为了摆脱医院和学校的无理取闹,不惹出任何麻烦地过完剩下的高中生活,来到这里喝茶,对牛弹琴一两个小时,然后友好地结束那些毫无意义的对话——泠珞的计划如此。

在?为什么要给有双重身份的来访者做咨询?或许可以提示泠珞的自知力不完整。

 

上面就是搜集到的所有症状了。当然存在过度解读的可能性,也可能存在遗漏。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想看的部分——

 

鉴别诊断

上文中提到了如此多的症状,我们又要怎么去确认这些症状对应着哪些疾病呢?

在精神病学界,医生们有一套用来给疾病分类的标准。这些标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位病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并给出适合这位病人的治疗方针。

诊断是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比如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非常相似,也经常被误诊,可是两种疾病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抑郁症需要服用抗抑郁药,而双相需要心境稳定剂。

所以本文需要大量引用DSM-5中的诊断标准,这些诊断能够帮助我们知道泠珞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这是你点进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么?)

 

泠珞的大部分症状都持续了八个月。这一点可以排除掉所有短期的精神障碍(指发作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疾病)。

泠珞的幻觉可以由“昏迷中的梦”来解释,没有明显的言语紊乱和阴性症状,故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可以考虑妄想障碍(“妄想症”更为正式的说法)。

DSM-5中对妄想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A.存在1个(或多个)妄想,时间持续1个月或更长。

B.从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A。

注:如果存在幻觉,则不突出,并且与妄想的主题相关(例如,与昆虫大批出没的妄想有关的被昆虫寄生的感觉)

C.除了受妄想或其结果的影响,功能没有明显损害,行为没有明显的离奇或古怪

D.如果出现躁狂或重性抑郁发作,则这些发作对于妄想的病程而言是短暂的。

E.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且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躯体变形障碍或强迫症。

 

因为一些妄想的内容与心境协调(例如因为抑郁情绪而引起的罪恶妄想),所以考虑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

抑郁心境存在,初次发作比妄想更早(约一年前)。考虑重性抑郁障碍(抑郁症)。

DSM-5中对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A.在同样的2周时期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其中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注:不包括那些能够明确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流泪)(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体验,也可以是观察所见)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

到的坐立不安或迟钝)。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B.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注:诊断标准AC构成了重性抑郁发作。

注:对于重大丧失(例如,丧痛、经济破产、自然灾害的损失、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伤残)的反应,可能包括诊断标准A所列出的症状:如强烈的悲伤,沉浸于丧失,失眠,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以类似抑郁发作。尽管此类症状对于丧失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或反应恰当的,但除了对于重大丧失的正常反应之外,也应该仔细考虑是否还有重性抑郁发作的可能。这个决定必须要基于个人史和在丧失的背景下表达痛苦的文化常模来作出临床判断

D.这种重性抑郁发作的出现不能更好地用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的或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来解释。

E.从无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注:若所有躁狂样或轻躁狂样发作都是由物质滥用所致的,或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则此排除条款不适用。

 

泠珞经历过校园欺凌和友人自杀,可能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其实这个诊断并不是很肯定,因为“零羽跳楼”是泠珞的妄想,并不是真实发生在泠珞身上的创伤(但是大量的症状都指向了PTSD)。

DSM-5中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A.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1.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3.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的。

4.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

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B.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1.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注: 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一方面来表达。

2.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3.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 ,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 (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4.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5.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C.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1.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2.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

D.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2.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 “我很坏” , “没有人可以信任” , “世界是绝对危险的” , “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3.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4.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

5.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6.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7.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

E.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3.过度警觉。

4.过分的惊跳反应。

5.注意力有问题。

6.睡眠障碍(例如,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或休息不充分的睡眠)。

F.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一个月。

G.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坏。

H.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泠珞有现实解体的感觉,可能有现实解体障碍(现实解体是上文提到的解离的一种)。

泠珞非常担心与守护者的关系,可能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存在的时间肯定至少有1年了(从小说中提到的泠珞生性孤僻),而且的确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无法享受与守护者的约会),所以我倾向于认为泠珞患有社交焦虑障碍。

DSM-5中对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为:

A.    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对话、会见陌生人,被观看(吃、喝的时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讲时)

注:儿童的这种焦虑必须出现在与同伴交往时,而不仅仅是与成年人互动时。

B.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导致被拒绝或冒犯他人)。

C.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

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依恋他人、畏缩或不敢在社交情况中讲话。

D.主动回避社交情况,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E.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社交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威胁不相称。

F.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G.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H.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I.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例如,惊恐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或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J.如果其他躯体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病肥胖症、烧伤或外伤造成的畸形)存在,则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则是明确与其不相关或过度。

标注如果是:

仅仅限于表演状态:如果这种害怕仅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演讲或表演。

 

泠珞与零羽的关系提示泠珞可能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DSM-5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的交替变动为特征。

3.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4.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7.慢性的空虚感。

8.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泠珞在小说和游戏中没有提到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尽管初次抑郁发作的年龄较小(17岁以前),暂时不考虑双向情感障碍(躁郁症)。

泠珞有对诸多事件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完美主义”)。可能有广泛性焦虑障碍。

DSM-5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A.在至少6个月的多数日子里,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校表现),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

B.个体难以控制这种担心。

C.这种焦虑和担心与下列6种症状中至少3种有关(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一些症状在多数日子里存在):

注:儿童只需1项。

1.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或紧张。

2.容易疲倦。

3.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

4.易激惹。

5.肌肉紧张。

6.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或休息不充分的、质量不满意的睡眠)。

D.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E.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F.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惊恐障碍中的焦虑或担心发生惊恐发作,像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中的负性评价,像强迫症中的被污染或其他强迫思维,像分离焦虑障碍中的与依恋对象的离别,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创伤性事件的提示物,像神经性厌食中的体重增加,像躯体症状障碍中的躯体不适,像躯体变形障碍中的感到外貌存在瑕疵,像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感到有严重的疾病,或像精神分裂症或妄想障碍中的妄想信念的内容。

 

虽然有些诊断听起来有些牵强,但这些都可以后期排除掉。在鉴别诊断的第一步中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举出来。

 

目前的诊断清单如下:

    妄想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现实解体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被这么多的专有名词吓到了?不急,现在我们正要删繁就简——

 

奥卡姆是14世纪英格兰的一位哲学家。他阐述了一条适用于包括医疗等众多领域在内的节约原则。这一原则已经成为当代医学诊断的基本常识。它主张,如果一件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那么你就要选择更简单的那种。由于这一原则“剃掉”了冗余的概念,世人就把它称作奥卡姆剃刀原则或节约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上面这些诊断中冗长的部分去掉,以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解释泠珞罹患的疾病。

 

那么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接下来逐个排除掉那些过于“复杂”的解释:

现实解体可以解释为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故排除现实解体障碍(治愈了PTSD后这些解离症状可能会消失)。

泠珞第一次抑郁发作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在被抄袭和欺凌后开始的。而且一些症状可以由创伤后应激障碍更好地解释(PTSD患者也会表现出抑郁的症状),暂时排除重性抑郁障碍。

泠珞没有成年,故人格障碍不适用。因为青春期正是人格养成的时期,人格会不稳定,所以不适合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尽管如此,还是需要注意以后发展成人格障碍的可能。

泠珞害怕来自守护者的负面评价,并且拥有良好的自知力(知道这种担忧是不合理的),不能以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妄想障碍更好地解释。

泠珞的完美主义比起病理性的焦虑,更像是人格特质,也没有躯体症状。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

 

排除后的诊断清单如下:

    妄想障碍

    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泠珞患有妄想障碍,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社交恐惧症。意识障碍已愈。

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可能会发现一些我们疏忽了的疾病——那么就得等霾霾更新妄想症的后传了!(

后记

这是我入组两年来的第一次解析。感谢自定义解析组为我提供了一片平台。虽然这篇文章不尽完美,但是至少让我知道自己还是可以做到些什么的。

在《妄想症Paranoia》专辑三刷之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点燃当初大家看妄想症时对解密的热爱。

我们在17年之后曾无数次与雨狸失之交臂,却又从未意识到可能会失去她的每一个夜晚。作为本作中泠珞的原型,雨狸在创作中不免塞入自己对世界的体验。

仅此,我代表自定义解析组为雨狸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致我们的启明星、花栗鼠、创世神:

    世界和我们爱着你。

出品:自定义解析组

专栏主笔:叶艾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