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图往竖直放置的在a处由短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docx

初中物理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的习题和答案

初三总复习----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

1.人在水中看岸上的东西要变得高大,图1中描述这一现象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其它周围的景象应是()

A.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

B.一片黑夜,能看见星星,且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见星星

D.一片天蓝色,能看见地球和星星

4.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图2所示是几种可能的光路图,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指出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图4

5.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3。

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图4

6.如图4所示,把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放在容器内,在凹面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往容器内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凹面镜之间,要使光源S射到凹面镜的光线仍平行射到空气中,光源的位置()

A.不变B.适当提高

C.适当降低D.若水面高则升高,水面低则降低

7.图5所示的两条逐渐靠拢的光线AB和CD未相交前照到某光学器材上.将改变传播方向.能使这两条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仍然能够相交的光学器材可能是().

图5

A.凸透镜B.凹透镜

C.平面镜D.凹面镜

8.如图6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

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

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

图6

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

9.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

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7所示。

在小孔中嵌入一定形状的玻璃制品,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则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够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图7

10.如图8,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

图8

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筒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11.如图9所示,一条光线通过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以外的M点射向凸透镜,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夹角为θ.当θ角逐渐增大时,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A.可能与主光轴平行

图9

B.与主光轴的交点将远离光心

C.与主光轴的交点将向光心移动

D.与主光轴的交点位置不变

12.如图10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40厘米的A点出发,沿主轴经B、C到达D点,当它移动到B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则:

()

图10

A.在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B.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蜡烛从C移动到D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D.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

13.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表可知:

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透镜

像的性质

放大

倒立

实像

缩小

倒立

实像

放大

正立

虚像

A.f甲>f乙>f丙B.f丙>f甲>f乙

C.f甲f丙>f甲

 

14.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11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厘米;

图11

B.一定小于8厘米;

C.一定在10厘米到16厘米之间;

D.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

15.如图12所示,将一透明的空心玻璃球(空心部分很大,玻璃很薄)放入水中,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入射,则从玻璃球右侧射出的光线将()

A.不改变传播方向

图12

B.发生会聚现象

C.发生发散现象

D.无法确定

16.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厘米,物体直立在它的主轴上距焦点6厘米处,则可能成()

A.放大、正立的虚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D.与物体一样大小的正立虚像

17.萧萧有一只透镜,经测量后焦距为8cm,当把一物体放到2f的位置时,萧萧又测量了像的大小,发现像比物小,那么这只透镜实际的焦距()

A.大于8cmB.等于8cmC.小于8cmD.不好说

18.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13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图13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19.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主光轴向焦点靠近,则()

A.像以速度v沿着主光轴的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B.像以大于v速度沿着主光轴的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C.像以小于v速度沿着主光轴的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D.像以小于v速度沿着主光轴的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2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像始终变大。

B.像始终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

D.像先变大后变小。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2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

24.如图14所示,在凸透镜L的左侧垂直主轴放置一物体AB,当用黄光照射物体AB时,恰在透镜L右侧光屏P上得一清晰的像现改用绿光照射物体AB,仍要在P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保持物体AB和透镜L不动,将光屏P适当向左移

B.保持物体AB和光屏P不动,将透镜L适当向右移

C.保持光屏P和透镜L不动,将物体AB适当向右移

图14

D.保持透镜L不动,将物体AB适当向左移,同时将光屏P适当向右移

25.摄影工作者在水面上拍摄水下物体,刚好得到清晰的像,若将水抽干再拍摄,为了得到清晰的像,他应该()

图3

A.把照相机的镜头往前伸B.增大暗箱的长度

C.增大照相机与物体的距离D.换用焦距较大的透镜的镜头

26.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27.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28.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15甲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15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图15

甲乙

图16

29.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

30.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里缩B.小明往前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往前移动,并增大光圈D.小明往后移动,并使镜头往外伸

31.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

17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图17

 

32.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A.倒立的缩小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C.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无像

33.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B.10cmC.16cmD.20cm

34.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

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

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35.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

又给小兰折了一张全身照。

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36.图18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图18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37.把凸透镜看成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跟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使像清晰

38.用一直径为20cm的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方向,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有一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是10cm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

A.可能是10cmB.可能是15cm

C.一定是30cmD.一定是45cm

39.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

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  )

A.凹型镜面  B.凸型镜面  

C.平面镜面  D.乳白平面

40.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19所示,手表的表面正对透镜,跟主光轴垂直,从透镜的另一侧适当位置观察手表,则下列关于手表秒针旋转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9

A.甲表秒针逆时针旋转

B.乙表秒针顺时针旋转,跟直接看表相同

C.乙表秒针逆时针旋转,但表面上下左右都颠倒过来了

D.甲表秒针顺时旋转

41.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光心2f处放一个点光源S。

在另一侧得到一个像点S’。

若透镜绕其光心转动一个不太大的角度则像点S’的位置将()

A.在原来的主轴上,但靠近光心B.在原来的主轴上,但远离光心

C.在原来的主轴上,且位置不变D.偏离原来的主轴

42.有两块凸透镜L1和L2,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16厘米和f2=6厘米。

另有一块凹透镜L3,其焦距为f3=8厘米,欲使一束平行光先后通过其中两块透镜后,仍为平行光,但光束变窄,则下列所选透镜和安置方法都正确的是()

A.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1

B.选L1和L2,使两透镜间距D=22厘米,并使光先通过L2

C.选L1和L3,使两透镜间距D=8厘米,使光先通过L1

D.选L2和L3,使两透镜间距D=2厘米,使光先通过L2

43.如图20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

图20

B.沿O与S’连线方向。

C.沿F2与S’连线方向。

D.沿F1与S’连线方向。

44.如图21所示,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束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上,在凸透镜后面放一个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测得在光屏上形成光斑的宽度为b,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图21

A、(1+a/b)fB、(1+b/a)f

C、(1-a/b)fD、(1-b/a)f

45.如图22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l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实像

图22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46.有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面是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在液面处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像

D.可能是斟酒后使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47.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图23

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48.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

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银行的验钞机产生的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49.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

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

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________现象;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________(填“不变”或“变化”);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___________。

50.右图24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

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你推断的理由是:

图24

51.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25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哪个图中的情形?

()

图26

图25

52.小明的爷爷和奶奶都是老花眼,爷爷的更重一些,小明的爸爸是近视眼。

他们三付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26示。

现在爷爷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给他,小明应该拿其中的()

53.有一个老先生的视力不行了,常常要借助于放大镜来读书看报.有一次,他想用量角器测量书上所画的三角形的一个角的角度,但是看小清.于是取了一个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在放大镜的帮助下,他顺利地摆放好量角器,并读出了这个角度是25度.那么,被测的这个角的实际角度是_______度.

图27

54.如图27,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

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透镜。

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55.现有如下光学器件:

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凸透镜;e)凹透镜。

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

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自制潜望镜用______,太阳灶用______,老花镜用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_____。

56.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孤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像。

57.如图3,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

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

我们可以判定,在图4中,照片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__是用丁拍摄的。

58.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cm.

二、作图题:

1.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2.在下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3.下图中,两个透镜共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完成光路图.

 

4.图13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

在图上画出光线AC和AD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图13

 

5.作图:

是发光体,

是它通过凸透镜成所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两个)。

①②

 

6.在做光学实验时,某同学需要将一束平行光的宽度放大为2倍,于是他在光束路径中放置了由两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来到达此目的,如图所示。

若其中一片透镜是焦距f的凸透镜,则:

(1)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凸透镜,则其焦距应为多少?

应置于何处?

请作图说明;

(2)如果另一片透镜采用的是凹透镜,则其焦距应为多少?

应置于何处?

请作图说明;

三、实验题:

1.左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

(1)实验中,要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及光屏中心三者在________,

目的是:

________.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象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

(3)在

(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

物体,如图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

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

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___s2。

(选填“>”“=”“<”)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

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原因。

 

4.【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2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2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