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与精神障碍患者相处?(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与k8相处 科普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与精神障碍患者相处?(下)

科普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与精神障碍患者相处?(下)

2024-06-17 0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2 理解他们的思维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患者因疾病所引起的病态行为,接纳患者的病态言行。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他们可能出现幻觉、被害妄想、行为紊乱和语言异常这样的症状,还可能在幻觉的指引下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险行为。请尝试理解、并鼓励患者去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注意不要试图评价、辩解和挑战精神障碍伙伴所说的内容,不要试图反复以“理性”去冲撞他们的精神世界。为进一步了解ta的情况,你还可以主动询问,患者脑袋里存在的那个声音,最近又有没有新的活动,尝试让“那个声音”在你们之间共存, 让患者感觉到被理解、包容和接纳。

03 尊重他们的边界

尊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理解某些特定的条件/情况可能会干扰一个人的思考、感知或者相处能力,可能会由于产生过度的刺激,而令他们难以承受,甚至可能成为又一次发病的诱发因素。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保持耐心、给予对方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敏感”和需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远离可能诱发精神疾病的应激源,

在接触精神障碍患者时,请不要先入为主地放大他们身上的“脆弱性”和“不足”,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需要帮助。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当你的殷勤“帮助”超越了人际关系的界限、超越了彼此能够承受的尺度,就会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在试图帮助他们之前,可以先与其确认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并且在对方的指导之下进入自己的角色、提供其所需的协助,

另外,请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个人隐私。“精神障碍者”的标签在当下依然与病耻感高度相关,一纸诊断便可以将个人和家庭与这个标签捆绑起来,从此不断在污名中挣扎。长远来看,我们鼓励患者进行积极自我接纳,也致力于消除个人与家庭所正在面临的病耻感。但请 不要忽视精神障碍患者自身的意见和决定,尊重他出于现实考虑的隐私保护需要。

反歧视倡导

ANTI-DISCRIMINATION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处礼仪”相当复杂,好像不得不小心翼翼? 可是,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是也会察言观色,小心调整自己的反应吗?请认识到,“残障礼仪”只是日常礼仪的一种衍生物,也许恰好需要多一份适应、耐心、尊重罢了。

最后,借用美国纽约州残障权利倡导者罗伯特·亨塞尔的一句话:“ 残障并不一定会成为社交中的障碍。好的礼仪始于包容,而不是排斥。”

参考文章:

1.少数派说:急!与残障人士相处有什么禁忌吗?我会不会不小心伤害他们?

2.残障姐妹best:助残日:明明我在帮你,你为何不领情?

文丨宋语欣(医务社工实习生,华东政法大学社工系大三学生)

图源网络,侵删

编辑/排版丨赵婉毅

审核丨张宴萍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