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之姥!李白吟唱的天姥山,看完此文你就知道在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姥山海拔多少 天台之姥!李白吟唱的天姥山,看完此文你就知道在哪里

天台之姥!李白吟唱的天姥山,看完此文你就知道在哪里

2023-11-25 2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现存的典籍,“天姥山”之名始见于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任昉(460-508)的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述异记》:“天姥山南峰,昔鲁班刻木为鹤,一飞七百里。后放于此山西峰上,汉武帝使人往取之,遂飞上南峰,往往天将雨,则翼翅摇动,若将奋飞。”这则神话没有涉及得名的原因,但可以看出山名早已流传,山体颇为高大。

南朝宋景平二年(424),旅行家谢灵运伐木开径,开通了自始宁(今嵊州市三界镇)南山经天台至临海的浙东旅游线,留下了《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的诗篇:“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看来他确实曾经穿着特别的木屐,登上当时已很出名的天姥山。

然而作为信史的《宋书·州郡志》却使人如堕五里雾中:“天姥山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春月,樵者闻萧鼓笳吹之声。元嘉(424-456)中,遣名画(师)状于团扇即此。岩间有枫树高十丈。”

天姥山属于天台山脉,与括苍山并不相连。但括苍山系的韦羌山,亦名天姥(《名胜记》),在仙居县西南45里。作者未及细察异地同名的现象,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样一来,不仅天姥山被向西南移动了三百多里,而且韦羌山“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和“春月,樵者闻鼓吹箫笳之声聒耳”等内容也被统统记到天姥山的名下。如此移花接木岂能不误?

《后吴录·地理志》的记载与众不同:“剡县有天姥岑,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定地址于剡县,这一点似乎与谢灵运相同。而天姥之歌实际上向人们提供了一条索解的线索:既为女声,何以知其为老妇之声,莫非有人曾见其“形”?循此继进,有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何况《旧志》有“山状如在髽女,因名”的记载。可惜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正因为如此,盛唐时久居天台桐柏山修炼的高道司马承祯(647-735)以南北朝《敷斋威仪经》为基础,辑集《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在将天姥山列为第十六福地时,称其“在越州剡县南,真人魏显仁所治”。然而他并未见到“天姥岩”。

到了晚唐,久居天台山的高道徐灵府对索解天姥山的得名作过相当的努力,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他撰写于宝历年(825)的《天台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自天台山西北有一峰,孤秀迥拔,与天台相对,曰天姥峰,下临剡县路,仰望宛在天表。旧属临海郡,今隶会稽。又有大唾、小唾二峰,去天姥唾为谷。天姥峰有石桥,以(与)天台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之文,高邈不可寻觅,春月樵者闻笳箫鼓吹之声。宋元嘉,中台遣画工匠写山状于团扇,以标灵异。即夏禹时刘阮二人采药遇仙之所也。

从所叙述的天姥峰正当剡、天交界处与仰望宛在天表的特征来看,作者确实是找到了天姥岩。其缺点是语焉欠详。而所谓“旧属、今隶”云云,又给人模糊之感。对混淆视听的“文”“声”之类仍然照抄不误。在这些真伪交错的叙述之后,胜迹现而复隐,索解继续沿着曲折的道路进行下去。

从北宋到明代中叶六百多年间,索解天姥的视线基本上都在剡县南面大地上扫描,最后停在一个地方,这就是莲华峰。

北宋《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八·越州》载:天姥山“在剡县南八十里。《名山志》云,山上有枫千余丈,萧萧然……”但有了南宋《嘉泰会稽志》卷九又改作县东五十里。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九则称:“在十八九都,县东五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围六十里,其脉自括苍山,盘亘数百里至关岭入县界,层峰叠嶂,千态万状,最高者名拨云尖,次为大尖、细尖,其高为莲花峰,此为芭蕉山。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石壁上有题字,高不可识,又有枫树高百余丈。”

这里的“东”当读作“南”,因为“十八九都”,均在剡县南部,与天台交界的那一块地方。天姥山第一次被写上了高度、范围,除了重复古人关于发脉的话外,这些山峰均系实际所有。

在这些山峰中,莲华峰被选中为天姥山的代表。因为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禅宗法眼宗二祖、天台德韶国师在山麓建造了一所寺院,号天姥院,后来好事者就在那里竖立了一块“太白梦游处”的石碑。从此,莲华峰就视作了天姥山,招徕了一批又一批的信士、游众。然而他们差不多都乘兴而来,扫兴而去。原因是这里低陋的景观与李白诗篇中描写的壮观简直是天差地别。很多有识之士在大喊上当受骗的同时提出质疑,也有埋怨李白的。其中不乏著名的文人、学者。

会稽大作家王季重在《游唤·天姥》中写道:“至则野佛无家,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不禁提出疑问:

不知供奉(按,指李白)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按,指小山丘),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乎!山哉,山哉!

辛辣地讽刺山灵“开后门”,为天台山大声喊冤。

乾隆八年(1743),文豪方苞慕名游访这座天姥山,同样大失所望,讥为“小丘耳,无可观者”,在题寺壁文中称:李诗所说梦中所见,不足为信。乾隆五十二年(1787),当涂黄钺来此观景,又一次发出李白“真梦语耳,天姥在诸岭中为卑卑者”(《小方壶斋人舆地丛钞》第五佚《泛桨录》)。到了同治十二年(1877)春,著名学者俞曲园道经天姥寺,干脆提出来“当删天姥二字,只题李白梦游处”(《春在堂随笔》卷六)足见称其地为“天姥”简直是一种亵渎。

那么,出路在何方呢?

鉴于莲华峰为文人学士所唾弃,又无翔实史料令人信服,在编纂新《新昌县志》过程中,新昌县在办公室及政协文史组同仁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多次深入山区调查踏勘。当地学者陈百刚在撰写的《天姥山》一文(收入《六朝剡东文化》一书)中介绍说,调查搞清了天姥山区的范围和特点,形成了共识,并为县志所采纳:“天姥山在县东南儒岙镇,报国乡境内,绵延10公里,围30公里,由群山组成,地处新昌、天台交界的岗陇高地上,北端会墅岭,南端关岭。”

这关岭已入天台县境

应该肯定,新志的这一提法突破了在剡南寻觅的眼光,扩大了寻索的视野,也符合山脉分布的实际情况,有利了解天姥得名之谜。

然而,在推测天姥得名之由时,陈百刚先生却提出了另一新说:

“天姥”命名之由应是“天台之姥”的意思。旧志所载“状如髽女,因名”和“闻天姥歌谣之响”因名,恐不确。“姥”者,女师也,妇人五十无子,出不复嫁,以妇道教人。天台山与天姥山有如儿孙相倚之老妪。李白诗“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既是夸张性描写,又包含着两座名山亲密关系的传说。

天台山主峰华顶的实际高度为海拔1080米,天姥诸峰都差了一截,长期被视作天姥山的莲华峰更是一个小山包。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梦游中为突出天姥而暂时贬低一下华顶,情况特殊,当另作别论。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是“几乎浙东所有高山都向天姥折腰”,也不能成为“天姥命名之由”。诸峰向一高峰倾倒、拱卫的情况在全国恐怕为数不少,但并不见有那么多的“天姥山”名称,而仙居的韦羌山的周围并没有众峰倾倒的情况,却同时得了一个天姥山的称呼,并且还有另一个别名叫“王姥山”。可见“天台之姥”说根本不能成立。当然陈百刚先生身为新昌籍学者,在这一别解中渗入了一种爱乡情愫,自然应予以理解。但确实不应疏忽了因形得名这一地理实体命名最常用的方法。

民国《新昌县志》卷二记载:

(天姥山)盘亘二十里,层峦叠嶂,苍然天表……为一邑主山……山状如髽女,因名。(转引自陈百刚文)髽音zhā,意为脑后发髻,这是古代老妇人(姥)曲型的发式。“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的传闻,即由此派生而来。

正是这为陈百刚先生和《新昌县志》所不取的旧声所载“山状如髽女”一语,成为开启“天姥山”命名之由的一把金钥匙。

很多名山胜迹,以岩石像形著称。如长江三峡神女峰,庐山五老峰、姊妹峰,武夷山玉女峰,广东贞女峡,不胜枚举。即就浙东而言,雁荡山的夫妻峰,天台山的桃源仙女石,温岭石夫人都很有名。以形命名是普遍现象。

对天姥山的命名之由,人们多方索解,并没有因为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而放弃努力。他们坚信古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地命名一座山峰,持续的努力,天姥女神一定会现身人间。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前年夏天,天台县旅游局一行数十人去万马渡考察,无意中发现在毛里湾村外山道旁有一立石如人,当即将照片摄下。早先来不及细察,事后也没有与天姥山联系起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只与天姥打了个照面,失之交臂。

今年,天台山旅游风景管委会干部与几位学者专程前往考察,终于证实了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天姥”女神:

天姥山

“天姥”身高十余米,背依崖壁而立,面向峡谷,方正微圆的脸庞,显得十分丰满,侧面看去,眼鼻唇耳的轮廊一一可辨。特别是脑后的髻和玉簪更是历历分明。天姥宽衣博大体态丰盈,两臂在腹侧提起,相向而抱。裙裾下露出圆头鞋。可谓雍容华贵,风度非凡。天姥身后左崖上“神鹰”敛翅转身俯瞰,似乎在尽其拱卫的天职。左面翠丛中,岩板拔地而立,上窄下宽,俗称朝板(笏)岩。似乎特地为天姥向玉帝奏事而设。

此为“天姥”岩无疑,“天姥山”即因此而得名,千古奇谜,终于解于一旦。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意旨,也由此而迎刃而解。

对此诗的意旨,向来众说纷纭:称其追求光明者有之,称其向往仙境者有之,称其宣扬及时好乐者亦有之,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梦中仙境。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长安)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也就是方东树所说的:“世间挾句入作意。因梦游推开,见世事皆成虚幻也,不如此则作诗之旨无归宿?”(《昭昧詹言》卷12)

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杨贵妃磨墨理纸,高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谓盛极一时荣宠。终因恃才傲物,迭遭谗谤,二年后玄宗以其“非廊庙器”,准其所请,赐金还山,其政治理想终告破灭。在极端痛苦和愤慨之中,他决意遁入方外,从高天师受道菉于济南郡紫极宫,由人间金阙走向天上金阙。“游仙”之举使他在人间失落了的美景与乐事得到某种精神补偿。然而无论是在朝堂之上的“世间行乐”也好,还是在梦游仙境时的片时欣慰也好,都是“烟涛微茫信难求”,到头来都像东流水一样消逝,归于幻灭和虚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二句诗不是消极的悲叹,而是觉醒后的大彻大悟。从此李白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过着“潇洒送日月”的隐居生活。(参见《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啸流文)。

十分清楚,酷似仙境般的天姥山和万马渡峡谷既是李白借以寄意的凭藉,也是他放情山林的好去处。这里翠峰高耸,奇岩瑰奇,丽日映空,朝暮云雾缭绕,岩台时隐时现,一番“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氛围。而那堆叠谷底的成千上万长达数里的巨石,又使人想起它是“列缺霹雳,岳峦崩摧”所致。为了突出这处奇境,发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最强音,甚至拿自己曾极度夸赞过的天台山作铺垫,反衬其拟作归宿的胜地——天姥山的高大、美好,从而使诗歌产生了超越常规、震慑心灵的力量。

天姥山的命名甚早。如果按照任昉的《述异记》所说,则早在秦汉之前。正因为年久代湮,所以尽管后来一直在使用这个山名,但已经脱离当初因形似而得名的那块大姥岩。该岩僻处万山丛中,樵牧罕至。其后人烟略兴,但因未加注意,依然熟视无睹,以致千百年中一直鲜为人知。这里用得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语。当然也有知为老妇形象,却未进一步同天姥之名联系起来。谢灵运、李白到过这里,将两者联系起来了,终因诗歌篇幅有限和语言的跳跃性,或以浪漫主义的梦幻手法来表达,不像游记地志可以细加描述,人们仍然难以从中理解得名之缘由。

同是一座天姥山,古籍或称其在剡地东南,或称其在台山西北。这除了该山横卧剡台边境的原因外,还与剡台的归属辖境的变迁有关。五代前的剡县,包括含嵊州市和新昌县的一部分。由于与天台县同属天台山脉,二者往往连称。有时以天台山包括剡地,有“割台分剡建(新昌)县”之说(见《新昌县志》),有时天台山又似乎为剡所属,甚至经直称为剡山(《南齐书》顾欢本传)。这些都给天姥得名的考释和归属的确定增加了难度。

“天道酬勤”。不畏艰难,踏破铁鞋的人们终于揭开了耸立在万马渡畔的天姥身上的披纱,千古谜因此有一个明晰的答案。

(1998年5月)

文章来源:转载自神秀天台,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除原创文章外,《天台县上海商会》转载时均在文章里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表示感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