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大理样本”:荒山变成金土地,非遗扎染火出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理白族民俗村有哪些 乡村振兴的“大理样本”:荒山变成金土地,非遗扎染火出圈

乡村振兴的“大理样本”:荒山变成金土地,非遗扎染火出圈

2023-10-29 2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苍山一片雪,洱海无尽蓝,这是云南大理的标志性风景。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民,用一项流传千年的技艺,将纯净的白和温润的蓝结合得美妙动人。

“苍山十九峰,峰峰有水;大理三千户,户户织布,家家有染缸。”在大理古城往北23公里的周城村里,白族老人们正穿针走线,在布上细细扎花,这是白族古法“扎染”的重要步骤之一。千百年来,扎染的蓝与白,早已浸润成白族人生活的底色。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更好地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土生土长的周城村人张翰敏与丈夫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村里创业,通过大理白族古法扎染、手工织布、文化体验、公益学堂等项目,让扎染这门技艺实现了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如今,在人们心中,扎染已经成为大理特有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来到大理,买一块扎染布,亲手做成自己喜欢的物品,是大多数游客必须打卡体验的项目之一。

经扎染后的布。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摄

扎染技艺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发展,也为当地“染”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但这仅仅是大理市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绘就美丽乡村的缩影之一。

位于洱海东面的名庄村,曾因地理位置较偏,产业结构单一,无集体经济收入,被列为贫困村。2018年,名庄村建起了首个果蔬种植示范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特色水果,改变了村民收入低下的局面,在2020年顺利实现全村脱贫。2022年,名庄村的村集体收入已达到30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近年来,大理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逐步形成,果蔬、中药材、乳业等特色产业优势日益彰显。

在大理,一幅产业旺、文化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全面展开。

“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扎染,是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民众中的一种古老染织技艺,以白棉布为原料,天然植物为染料,通过扎花、浸染、漂洗等工艺制作而成,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大理市喜洲镇的周城村更是拥有“白族扎染之乡”的美誉,扎染曾是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的传统手艺。然而,十多年前,张翰敏在一次回家探亲时发现,小时候“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的场景越来越少。

“扎染是融入白族人血液中的传统,是当地风土孕育出的独有优势,如果没有更多的人支持,这项手工艺可能就消失了。”2013年,张翰敏和丈夫毅然决定从北京辞职,回到周城做扎染。在经过半年调研后,张翰敏成立了大理市蓝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续”)。

蓝续扎染工作坊。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蓝续成立后,张翰敏坚持遵循古法扎染,并采用纯植物染材。古法扎染工艺复杂,至少需要设计、扎花、沉染、拆线、漂洗等13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张翰敏请来了村里擅长制作扎染的手艺人,并前往浙江、贵州、四川多地学习,取经精进扎染水平。同时,张翰敏还在大理古城、喜洲古镇等地开设了多家门店,让游客在互动过程中了解扎染、认可扎染的价值。

在张翰敏的记忆里,最初,大理开设扎染的工作坊少之又少,从事扎染的也大多是村里的老人。但是,如今的蓝续,吸引了村里上至80岁,下至20岁的男女老少共同参与,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回乡加入。目前,全村有将近100人在蓝续兼职从事扎染工作,女性占比达到90%。

各式各样的扎染品。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我们发现一开始有一些妇女不怎么爱表达,扎染好像也只是一件随手做一做的事情。”让张翰敏感到欣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蓝续工作的白族妇女变得越来越爱表达,主动为产品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

去年时值虎年,蓝续设计了100只不同面相的“小福虎”系列产品,被远销至新加坡等国家。“当时,我们很多人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地讨论老虎睫毛长短、胖瘦的问题,我就想为什么不让他们的想法都得到实现,让每个人都制作出自己想要的老虎面相。”张翰敏表示,想让大家知道,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位手艺人的想法都值得被呈现、被尊重。

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周城村的扎染作品走出了大理,走向了世界,“指尖技艺”正在变为“指尖经济”。

公开报道显示,蓝续已同20余个国际品牌进行合作,形成了品牌持续影响力。蓝续也通过乡建赋能、人才培育、行业推动等,成为乡亲们就业增收和精进技艺的平台,带动就业超3000人,影响超10000人,目前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游客正在跟蓝续的工作人员学习扎染中。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如今,在周城村里,时不时有游客前来体验扎染,随风飘舞的扎染布或大小不一,或花色不同,但一定都白得如苍山雪,蓝得像洱海水。

正如张翰敏所说,扎染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蓝续不仅是一个扎染坊,更重要的是它能探索白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周城村人,正在通过这门传统手艺,用一针一线穿引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画卷。

车厘子变成“致富果”

张翰敏的坚持和努力,留住了“大理蓝”,让中国的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升级。而与周城村隔海相望的康廊村里,有一对姐妹花也正靠自己的双手,开启创业之旅,为村里产业和经济发展充当“探路人”。

初春时节,山野烂漫,阳光正好。在大理市挖色镇康廊村金满田果园里,一簇簇雪白的车厘子花挂满枝头,如云似雪,犹如天然勾勒的图画一般浑然天成。

果树下,两个娇小的身影正在辛勤劳作。初春,是车厘子树开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张从珍和妹妹张映娟格外忙碌。“昨天夜里在给车厘子不停补水,到了早上才睡觉,农活就是这样,只要一开始就会停不下来”,今年43岁的张映娟皮肤黝黑,脸颊瘦削,说话时略显疲态。

张从珍与妹妹张映娟。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在与车厘子“打交道”前,张氏姐妹在大理市下关镇的菜市场卖菜,日子也算过得有声有色。然而,当看到父母年纪渐长,每日餐食随意应付时,姐妹俩毅然决定回村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结识了有十年种植经验的创业者于建华,并发现了车厘子种植背后的商机。在了解到挖色镇干热的气候条件和良好土质有利于车厘子生长后,姐妹俩一拍即合,一头扎进了山林,于2017年8月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

不过,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张氏姐妹也陷入了资金不足、土地紧张等窘境。

澎湃新闻了解到,当前,金满田果园80亩方地并非属张氏姐妹己有,而是靠流转获得。“我们向100多户人家流转了土地,一户一户地跑,然后签下来”,张映娟说,为了租赁土地、购买树苗、建设基础设施,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张从珍的朋友得知她们资金紧张,立马借了30万元,“5年了,一句话都不说,她就说你先用着”,讲到此处,张从珍有些许哽咽。

然而,这仅是艰难创业路的开端。“最开始信心满满,后来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张映娟说,车厘子树很“娇气”,水灌多了,树苗会死,水灌少了,树苗也会死,“在最开始时,做梦梦到树苗掉,都会被吓醒,睡也睡不着。”

尽管创业路上的艰辛不断,困难重重,张从珍和张映娟依然没有放弃,“平时也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既然做了这件事,就要坚持”。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张氏姐妹于去年成功申请到20万元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此外,挖色镇在2018—2021年,还向其发放了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有机种植奖补。

“今年车厘子的长势不错,如果顺利的话,可能会有100万的收入”,张映娟笑着说道。

张氏姐妹所种植的车厘子树已开花结果。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满树的车厘子花,不仅寄托着张氏姐妹的希望,对康廊村也同样意义深远。挖色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张氏姐妹充当了“探路人”的角色,她们的成功将带领村里更多村民或者企业,选择在康廊村种植车厘子。一颗小小的车厘子,有望成为村集体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如果有人以后也想种车厘子,我们肯定会帮忙,树苗、种植技术,我们都愿意提供出来”,张映娟说道。

荒山变成“金土地”

张氏姐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故事,是大理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典型。当下,大理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蹄疾步稳,“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正在稳步推进中,核桃、蔬菜、水果、中药材、乳业及肉牛等产业特色优势逐渐彰显,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振兴之路正在铺就。

近日,位于大理市海东镇名庄村的长果桑生态农业园内迎来了采摘季,游客们纷纷提上果篮,穿梭在成片的桑果园里,品味属于春天的“甜”。

作为一个传统的水果种植村,名庄村有着诸多利于水果种植发展的条件,但因劳动力外出务工、果园退化、缺乏龙头企业合作社、缺销路等一系列问题,一度让名庄村的传统种植业陷入了困境,也因此被列为贫困村。

如何让传统种植业焕发出新活力,让村民增收致富?名庄村答案是建设果蔬种植示范园。

长果桑生态农业园(摄于3月底)。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摄

长果桑生态农业园是名庄村建设的首个果蔬种植示范园,建于2018年,种植面积为90亩,其中,长果桑占地45亩,此外还种植了桃树、梨树等果树。            

“之前,大多数村里人都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土地出现了荒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些荒废的土地再利用起来,进行重新开发与规划,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出来,再把企业引进来。”海东镇名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城向澎湃新闻介绍,名庄村成立了创农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管理运营,村集体牵头流转闲置土地在示范园种植长桑果,承包给企业进行合作经营,这样一来,村民可以从土地租金、务工和分红三方面获得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参与务工有薪金、集体经济有股金”的多元化收入模式。

这样的模式让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名庄村村民李政策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间,他因患上糖尿病,失去了部分劳动力,整个家庭也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李政策一家于2020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他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家里的收入提高了很多,除了将部分土地流转给水果基地外,剩余的10亩地可以用来种玉米卖钱。自己的儿子也会到附近的水果基地务工。此外,这两年李政策病情的好转,上山放羊成了他的日常,这也将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

“日子在慢慢好起来”,李政策感叹道,原先住在土墙危房的一家人也于去年盖起了新楼房。

名庄村建立的示范园改变了村庄的经济状况,也调动了农户们种植水果的积极性。3月底,行走名庄村,随处可见正在劳作的当地居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名庄村金花桃基地。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李春城说,近年来,名庄村因地制宜推进种植了长果桑、金花桃、苹果、甜杏等水果510亩,已建成水果实验种植基地3个,此外,60亩的苹果园示范园,还有200亩的梨园正在建设当中。

2018年2万元,2019年3万元..... 2020年名庄村顺利实现全村脱贫,摘掉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到2022年,名庄村的集体收入已达到30万元。不止名庄村,当下,海东镇越来越多的荒山正在变回“希望田”。通过基地建设试验示范、企业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形式,绿水青山正在变为金山银山。

海东镇正在稳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澎湃新闻记者 郦晓君摄

“目前,我们正在考虑盘活山上的耕地资源,规划在5—10年内,打造出2万亩的高原特色种植区。”海东镇副镇长张少玖表示,海东镇将根据辖区内8个村委会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正不断增长。

乡村更善治、产业更兴旺、日子更红火,近年来,大理市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大理路子”。据“大理融媒”报道,2021年大理市一百个行政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03.69万元,同比增长24.35%,平均每村由20.13万元提高到25.03万元,所有行政村的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共有6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全市村总数的62%,一百万以上的村收入有11个。

张氏姐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到名庄村因地制宜,让荒山变为“希望田”,再到张翰敏带领乡里乡村,让扎染从“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的故事,每日都在大理的土地上发生着。

时下,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大理市正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续写更多“大理故事”。

 (应采访对象要求,于建华为化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