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世界孩子都爱爬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熊猫爬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为什么全世界孩子都爱爬树?

为什么全世界孩子都爱爬树?

2024-01-29 1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1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爬树?

首先,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爬树!

从人类学和生物学角度看,在刀耕火种的原始人时代,人类就通过爬到树上来躲避猛兽。在高高的枝头上,由于怕被当做猎物而来带的紧张感会迅速缓解。于是,人类的DNA就保留住了“在树上是安全的”这一基因记忆。不管成人还是孩童,相信都有坐在树枝上极目远眺的放松回忆。

(电影《怦然心动》的海报)

孩子们更是喜欢爬树,因为他们通过不断达到更有高度的地方来试探自己的能力,挑战自我,建立自信。不只是爬树,孩子们喜欢爬各种东西,大石头、矮墙、栅栏、健身器材甚至家具。对孩子来说,每一次爬高,都是一次华丽的探险。

儿童早期教育曾有一个很能启发人思考的提问:“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苹果最好吃?是爸爸妈妈摘下来送到他嘴边的苹果?还是高高挂在枝头任凭他怎么跳也够不到的苹果?”

都不是。

答案是:孩子觉得最好吃的苹果,是他踮起脚尖来刚刚好能够得到的苹果。这形象地解释了为什么小朋友们喜欢去高处攀爬。

其次,孩子们通过爬树来发展社交、协作、创造和想象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7年建成的日本东京富士幼儿园被民间称为“神作幼儿园”,也被世界经合组织(OECD)评为教育建筑典范。它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高度亲近自然,不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还有一棵深入苍穹的百年大树。

三四岁的孩子想凭借一己之力,在枝杈纵横的大树爬上爬下可不容易。可建筑师Takaharu Tezuka却发现,这丝毫没有难倒孩子们!当第一个孩子开始尝试时,第二个也跟上了,紧接着是第三个,很快他们就自然而然地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而学会了协作和分享。

再次,孩子们在爬树时,注意力会格外集中,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会打开。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浸泡在大城市电子生活、塑料生活的孩子们感官能力在不断退化,从出生就避之不及的手机、ipad、电视几乎是在一天天地扼杀他们生而具有的敏锐的感知力。

正如开篇提到的现代学前教育鼻祖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所说, “爬上一棵树对孩子来说,就好像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当孩子爬树时,他们可以产生从未有过的感官体验,用手触碰到树皮的肌理,聆听微风拂过树叶的轻鸣。在树上,从上往下俯瞰世界的视角,更是给了他们非常珍贵的高度体验。

02

爬上一棵树,就是一场探险!

尽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爬树已经成为一项有专业设备辅助的专业运动。但不管在芬兰、日本,还是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专业的自然教育专家倡导的从来都是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大人不加任何看护的、孩子不带任何保护装备的Free Solo徒手爬树法。

不带护膝?不带头盔?大人不在旁边看着?从树上掉下来怎么办?!谁负责?!你一定是在看玩笑!你是不是疯了?

相信我,最初知道这一事实时我的反应和你一样,完全不敢相信。且来听听教育专家们怎么说。

教育专家们相信,爬树让孩子学会发现和建立自己与外界、与风险的安全边界,培养风险预判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对高度小心谨慎,是孩子们天生就具有的本能。当孩子们爬树时,他们会判断哪一根是最粗壮结实的树枝,并决定出到达它的最佳路线。”

——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儿童安全委员会

“对安全边界的感知、对危险的预判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其实,小孩子就像是猫一样,他们根本不会从树上掉下来。你见过一只猫从树上摔下来吗?”

——英国森林教育导师、学者萨拉·奈特

“我不可能事事插手,但我知道孩子们在哪儿,保证他们不会离开视线,大人不在场,能让他们更用于冒险。我们的理念是让孩子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从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自己爬树会让孩子们更加倍小心,因为没人保护他们。唯一一次有小朋友掉下来,是因为父母在下面看着, 而他想着爸爸回来救我的。”

——德国森林幼儿园最早发起人之一Frank Ross

孩子们在童年发展起来的这种危险预判和风险控制的能力,以及在安全边界内的冒险精神,会一直延续到他们的成年。这种同龄人普遍缺乏的罕见品质会让他们未来在政界和商界的打拼中终生受益。

0 3

那么,爬树的正确姿势是?

可大人们没那么容易就放下心来,尤其是习惯了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养育的父母们,英文中有个形象的专有名词:“over-parenting”。

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些开设爬树课程的户外教育机构开始为爬树的孩子配备护膝、护腕、头盔等全套保护措施,有的时候,还能看到导师们一直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张开双臂在树下接着。——这看上去颇为滑稽,因为这与正宗的自然教育所倡导的“冒险精神”、“预判危险”“孩子自发主导”等理念背道而驰。

如英国森林教育导师萨拉·奈特所说,孩子们总会去冒险的,这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我们大人不为孩子创造一个风险可控的环境,他们就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冒险!

那我们大人如何为孩子创造一棵风险可控的爬树环境呢?

1.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等孩子对爬树感到舒服才开始。

“只有当孩子自己想爬一棵树时,才是他开始爬树的最佳时机。”

2. 循序渐进,从一棵有很多强壮枝杈、离地面足够低的树渐渐往大树过渡。

3.在初期给予孩子适当的扶持和帮助,让孩子心理安全;一旦孩子征服了某一高度,建立了自信,家长应主动后退。

4.千万不要催促和强迫孩子,让他们遵循自己的节奏来。

5.如果孩子撒娇要求帮助,耐心、有爱地告诉他,“如果他靠自己不能爬到更高的高度,证明他还没有准备好。”

6.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后退&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树立做事情的自我动机,不断强化自信!

特别注意:完成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两个小时的事儿,可能需要很多天或更长一段时间。在带孩子爬树的过程中,应坚持child-centered,一切以孩子的身心舒适程度为出发点。

如果你也想带着孩子去爬树,

欢迎持续关注步甜行走!

我们即将在3月初发布

步甜行走英式森林教育课程计划

(Into-Wild Forest Education Project)

本文参考资料:

1.建筑师Takaharu Tezuka的TED演讲:你见过最好的幼儿园

2. kidsafensw.org 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儿童安全委员会给出的建议

3.

4.萨拉·奈特在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的演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