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兰海战导致中国最早航母计划的提出?系巨舰大炮主义的绝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炮发射法数图形 日德兰海战导致中国最早航母计划的提出?系巨舰大炮主义的绝响

日德兰海战导致中国最早航母计划的提出?系巨舰大炮主义的绝响

2023-06-02 2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舰队决战从此逐渐成为历史

500

100多年前的日德兰海战和中国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有,而且很大。

整整107年前,也就是1916年5月31日,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和德国大洋舰队在日德兰海域进行了一次大决战,双方共有250艘战斗舰艇参战,仅仅交战了一天后,就造成近万人的死伤,25艘舰艇被击沉。

由于此战英军出动28艘无畏级战列舰和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方面也有16艘无畏级战列舰、6艘前无畏级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出战,这次海战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同时也是大舰巨炮时代的绝唱。

而在包括陈绍宽在内的中国人看来,这也启发了中国早期航母建造机会的提出,并且一直影响到今天。

无畏舰的没落

之所以说日德兰是战列舰的绝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双方在这一天的海战大杀特杀,打前锋的巡洋舰舰队斗智斗勇、互相引诱试探,随后出动的战列舰舰队一字摆开对轰,连担任旗舰的船只都被重创,让战前被吹嘘为坚不可摧的战列舰都被重炮打得哭爹喊娘,在一番交战以后,吓得只能突围逃走。

而战前认为“跑得过自己的打不过自己,打得过自己的跑不过自己”的战列巡洋舰就更惨了,到了这种硬碰硬、炮对炮的正面战场,根本就没有机动的空间,双方舰队一轮齐射下来,也有上万吨的战列巡洋舰,就和纸片一样被战列舰主炮发射的穿甲弹洞穿,随后在爆炸声中沉入冰冷的大西洋海底,根本不给其逃跑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英德双方的驱逐舰、鱼雷艇也趁机偷袭,它们冒死抵近射击,还用鱼雷以小博大,吓得主力战舰不敢大意,在夜间停止了追击。甚至飞艇、水上飞机都赶来凑热闹,进行了侦察、联络、反潜等助战行动。

最后,此战将十几万吨的军舰沉入海底,把多艘战列舰、巡洋舰统统打爆,简直不能再过瘾。二是因为此战过后,英德双方乃至其他国家的海军,都很少再进行日德兰这样硬碰硬的舰队决战,战前被人认为可以灭国的战列舰,再也没能如此次战役那样倾巢出动。

500

之所以这样,一是战斗损失惨重。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舰队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共计11万吨;这也导致英军见好就收,打了一天就班师回国,此后再也没这么硬拼过。从此以后,被冠以“无畏”的战列舰们再也不能如此英勇无畏。

而德国人就更惨!被当宝贝的大洋舰队损失1艘前无畏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鱼雷舰,共计6万吨。即使和英国人比起来,德国舰艇看起来沉没较少,但是作为舰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列巡洋舰只有1艘“毛奇号”还有战斗力,其他主力战舰普遍受伤不轻,用英国人的话来说“德国这些战舰直到战争结束时,都留在港口里修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德国还没法补充此战的消耗!由于陆上战斗吃紧,有限的资源都用于陆军和空军,海军造船厂此时的产能严重不足,别说增加战列舰以对抗英国人,自家受损的战列舰都修不过来!

无船可用也导致德国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出海冒险了,成为了美国海军名将马汉理论中的“现实存在的舰队”,也就是那种待着军港里刷存在感的样子货,根本没有胆量出海打仗。

500

日德兰战役之后,各国海军尤其是德国海军再也不敢派自己昂贵而又不多的战列舰出动,而是用潜水艇、飞艇、水上飞机出击。它们相比之下都更加廉价、数量也更多,德国海军还为此发明出“无限制潜艇战”,用大批量建造的U艇代替巡洋舰袭扰协约国海上交通线。

而为了保护自己战时的海上生命线,英美法等协约国也被迫发展更大更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进行护航行动和反潜战,甚至为此大力建造水上飞机母舰用于海上巡逻,直到一战末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真正的航空母舰,彻底改变了人类海战模式,也让大舰巨炮逐渐成为了历史。

中国人的观察

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中国人并没有缺席。他们之中有人亲眼目睹了此战,有人在事后总结了经验教训,对中国海军未来数十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原来,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倾向英美法等协约国,并在日德兰海战结束后的次年正式对德宣战,选择加入了协约国阵营,也让中国在一战结束后成为了战胜国,首次在近代史中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而就在日德兰海上的大炮轰鸣之时,中国驻英大使馆也在密切关注这场改变历史的大海战,并且派遣武官和海军学员参与其中。他们密切搜集了相关情报,对海军舰艇的使用、鱼雷艇和潜水艇的发展和海军航空兵的早期应用有了初步印象。

500

这些人中,就包括未来的中国海军司令、最早的航母倡导者——陈绍宽。

就在日德兰海战发生的当年,1916年2月,作为中国海军青年军官的陈绍宽奉派到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的操作技术,隔着大西洋了解到这场海战的情况,直到10月才归国。同年12月,中国政府参谋本部选派刘家佺等6人赴欧洲各交战国观察一战战事。

海军总长程璧光也趁此机会,派因屡立战功、表现出色的陈绍宽随同出国观战,顺便留英深造,希望他们这些未来的海军将领能学习西方海军先进经验,以便将来回国后建设中国海军。

据史料记载,自1917年年初起,陈绍宽开始了约三年的旅外考察生涯,游历日、美、英多国。陈绍宽在1917年1月11日抵达日本,并自14日起由东京出发,前往日本海军各重要机关参观,27日离日赴美。2月5日抵檀香山,陈绍宽再转往美国本土。5月,陈绍宽奉命前往英国观战,考察英国海军。

在英国访问期间,陈绍宽拜访过英国外务部及海军部,参观了英国各处军港、军舰、厂校营栈及飞机工厂。他还到过英国海军潜艇部队,考察潜艇基地的设备,并随潜艇出海操演巡弋。后来,陈绍宽又从英国转赴法国和意大利考察两国的海军战备。

这年8月,北洋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英国海军潜艇部队参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英德战列舰曾经交战的日德兰海域,陈绍宽被评价为“奋不顾身、坚守岗位,服从调遣,颇有建树”,因此荣立战功,得到英国海军当局的嘉奖和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 (Oder of Distinguished Service)一枚。1918年,陈绍宽在中国驻英使馆任中校海军武官兼海军留欧学生监督,就这样迎来了一战的结束。

对于日德兰海战,在欧洲观战的陈绍宽将海战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再加上他曾3次参加欧洲地区的海战,因此感触颇深。可能就是从那时起,他决心要在中国建造一支包括自己的航空母舰在内的强大海军。

当多年后,陈绍宽成为中国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后,除了添置巡洋舰、驱逐舰,建立水雷战和鱼雷艇部队,也曾使用改装的军舰搭载水上飞机作战,发展出中国特色的水上飞机母舰。而对于一战后流行的航空母舰,陈绍宽更是自1928年开始,多次提出要建造国产航母,用以代替没落的战列舰,用来保护中国领海和海洋权益。

何时圆我航母梦

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允许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

首先是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根本没有经济条件建造;再次是国内当权者忙于陆地上的征战,对航空母舰也根本不感兴趣。于是,无论是陈绍宽1928年建造1艘航母的试行计划,还是1930年代10艘航母的国防计划,还是1943年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远洋舰队计划,都被民国政府的大员们以不切实际为由拒绝。

500

没有航母,也就没有制空权,进而也没有制海权,这是个被两次世界大战证明的规律。陈绍宽的中国海军只能困守于沿海港口甚至长江航道中被动挨打。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不久,中国海军就将本就不多的水面舰艇全灭于江阴海战中。望着从日军航母上起飞而来的庞大舰载机机群,陈绍宽们也只能以血肉之躯铸成万里长城来抵抗侵略者的炸弹,无奈看着自己的军舰在爆炸燃烧后沉入江中。

对此,陈绍宽认为“建设海军,虽然用钱很多,但是这一笔款,国家是省不了。因为到了国家被侵略、民族受压迫来打仗的时候,用钱更大,并且还要损失。”于是他在1943年再次提出海军建设的宏大规划,认为中国需要四支舰队,每支舰队拥有5艘航母,共需要20艘航母。自然,还是没有任何下文。

500

先辈的这个国产航母梦想,只能等到多年后的辽宁号下水服役的那一天,中国人这一等就是百年。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