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双地宫惊艳亮世,“感应舍利”盛世重光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年底前门票半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报恩寺琉璃塔英文名 【江南时报】双地宫惊艳亮世,“感应舍利”盛世重光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年底前门票半价

【江南时报】双地宫惊艳亮世,“感应舍利”盛世重光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年底前门票半价

2024-06-01 1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5-12-17 【江南时报】第A05版

  

  

    为保护千年遗址、弘扬报恩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昨天,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隆重开园。从今天(12月17日)起,公园将正式对社会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8:30-17:00。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实行一票制,门票价格为120元/人次,到今年12月31日前,前往园区观览千年遗址的游客都能享受门票半价优惠。明年3月,由中国实景演出第一人梅帅元领衔制作的《报恩盛典》实景演出将于塔前广场震撼开演。

  

    交汇点记者 黄勇 文 秦怀珠 摄

  

    [遗址、国宝]

  

    宋元明清看个遍,双地宫首次惊艳世人

  

    古代的大报恩寺为明代金陵三大寺之首,下辖百寺,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塔被誉为媲美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众多善男信女或乘船经秦淮河到香水河,或步行或乘车到大报恩寺拜佛祈福。在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上,“新生”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到底啥模样?

  

    除了新建的玻璃轻质保护塔之外,公园最大的亮点就是原真性,记者看到,香水河/香水河桥遗址、御道遗址、天王殿遗址、明代水工遗址,宋元明清土层遗址、宋代义井遗址、油库遗址、法堂遗址、观音殿遗址、伽蓝殿遗址,宋代道路遗址,发掘于窑岗村琉璃窑,以及修缮过的明永乐碑、宣德碑……这些千百年的古代历史遗存,或通过碑亭,或通过透明的钢化玻璃,或直接展示,和宋代长干寺发掘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诸多千年国宝与佛教圣物,一起惊艳了世人。

  

    新建的玻璃塔内,“覆钵型”新地宫安放着七宝阿育王塔,安奉感应舍利,供万世瞻礼。记者踩着的钢化玻璃下方,古代的双地宫也首次向社会惊艳亮相。大的宋代长干寺地宫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深的佛塔地宫,从地面纵向往下6.74米深。这处将圣物埋藏在最底部的竖井式地宫,与横穴式地宫的代表唐代法门寺地宫堪称佛塔地宫的“南北双绝”。而就在宋代地宫旁,还有个小地宫,为南朝梁武帝时期的。

  

    未来,倒扣莲花型的地宫内还能播放360度环幕电影,片长9分20秒,讲述佛陀由凡入圣的一生。

  

    而现代的建设同样是佛意深刻、震撼视觉的盛宴:“千年对望”展区,雕刻而成的玄奘法师盘腿而坐,与释迦摩尼佛遥遥相对。复建的南画廊展示了众多敦煌壁画中的佛教传奇,以及大量唐卡和佛教器物。莲池海会用声光电,展示了西方极乐世界。汉文大藏经展区主要展示浩瀚博大的佛教经藏文化,展陈刻藏大业、明代大藏经、佛法东渐及金陵刻经的经版经藏等,还有星云大师亲笔写就的“藏海无涯”四个大字。

  

    古代,大报恩寺周边非常繁华,寺市合一。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透露,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二期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拟建重驿楼,在修缮的建初寺基础上进一步扩建,设立佛教研究中心,同时打造明式明街,让游客体验金陵风情和市井遗风。2016年3月,由中国实景演出第一人梅帅元领衔制作的报恩文化实景演出《报恩盛典》也将于塔前广场开演。

  

    [专家揭秘]

  

    整个公园按照明皇家寺院格局设计

  

    前前后后十年参与了整个遗址公园设计规划的东南大学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陈薇,对这里倾注了心血和感情。她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几乎是十年前,南京市就开始筹备重建大报恩寺及琉璃塔的工作,期间历经考古发现的重大突破,让原本的复建方案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最小干预、原真性与可识别的原则,原本的重建琉璃塔方案必须调整,因重建琉璃塔荷载大,必须开挖基础,势必造成对千年地宫的破坏;同时按照文物保护可识别原则,即使原址重建新塔,也不能再做琉璃塔,否则将会造成历史信息混乱。”

  

    有很多人曾期待流光溢彩、光耀世界的琉璃塔能重现人间,不过为了保护好、展示好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地宫,公园在地宫上方新建的是一座与原塔形似而神非似、93.157米的轻质保护塔。

  

    陈薇说,最初的方案原来是打算重建琉璃塔的,千年地宫的发现让他们改变了计划。目前的琉璃塔,实际上是“在原地宫遗址上新建轻质塔形保护建筑”。该建筑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空,地梁落脚点位于原来塔基遗址的外侧,既减少对遗址的扰动,又起到保护地宫的作用。保护建筑做成了轻质的九层塔,其规模、形制、长细比与原塔近似,并定名为“大报恩塔”。“不同的年代古长干里建了不同的塔,这次是创新的塔。”

  

    “真实性是这个公园最大的价值所在,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取代的。而规划建筑与历史融为一体是公园比较成功的地方。”陈薇告诉记者,整个公园的格局是基本按照明朝皇家寺院的格局设计的,南北两侧是整个连通的画廊,北边因为破坏不太严重,为了体现真实性便没有重建,保留了以前的原址,现在还能看到廊柱等遗迹。而南边已经被破坏,展示了部分考古出来的画廊遗址,陈薇解释,“古画廊墙壁上雕刻了许多佛家的故事。”

  

    遗址公园的建设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马晓东揭秘,大报恩塔平面轮廓成莲花瓣状,寓含花蔓菩提,通过层层收分、塔顶重构等加强对古塔形式呼应,以当代技术再造新塔古韵。塔壁设置佛龛,塔单层佛龛东西为单、南北为双,塔双层正好相反,构成了旋转升腾之势,吻合“转经”之意。在塔翼部分,外挑翼板用超白玻璃包封,内侧对超白玻璃经图案蚀刻、手工上釉,高温烧制、夹胶合片等多道工艺,琉光塔影非常清晰地能看到。夜晚通过智能控制LED及远射投影,能再现梦幻般的琉璃佛光。

    

    [大报恩文化]

  

    园内富含各种报恩元素

  

    中国寺庙里,取名报恩、慈恩的不少,叫“大报恩”的,仅南京长干里一处。明成祖朱棣当年耗巨资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塔,敕名“大报恩”,但是关于朱棣究竟是报谁的恩,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说是报马皇后恩的,也有说是报碽妃恩的,碽妃可能是朱棣的生母。

  

    长干里诸多古寺由感恩而生,因知恩而显,为报恩而灵,以推恩而圣。当下,中国社会更多地呼唤回归传统文化,尤其是报恩文化、孝道文化、行善文化的传承。在当代打造的大报恩圣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也超越一般的文化遗址。作为南京重大公益文化项目,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不仅是传承千年佛脉、博览佛教艺术的殿堂,同时也是中国最大“报恩”文化传承项目、体验报恩文化的精神家园。

  

    记者昨天探访遗址公园,发现大报恩文化,公园内无处不在——有各种报恩的元素,如经变画廊,有鹿母夫人生莲花经变图故事,讲述的是鹿母夫人德行纯仁,以德报怨,故而多生美男。再如,马皇后和碽妃的白玉雕塑。再如,尚未开放的报恩林等,未来游客可以漫步生命长廊、报恩林,为父母师长祈福祝愿。

  

    昨天的开园仪式也特地请来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建林。2010年底,热心公益事业的王建林闻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有资金缺口,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该项目捐款10亿元用于公园的建设,这是王建林个人最大的一笔捐款,也是中国慈善史上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感应舍利”盛世重光

  

    2010年“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盛世重光,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除了新、老地宫和阿育王塔等珍贵奇观外,从栖霞寺重回大报恩寺遗址的感应舍利自然成为昨天万众瞩目的焦点。

  

    感应舍利,由感恩而生,因知恩而显,为报恩而灵,以推恩而圣,是最神奇的舍利。在江南佛法之始,来自西域的高僧康僧会行法事,三七之期,求得感应舍利。东吴大帝孙权“神其事”,在古长干里建建初寺、阿育王塔供奉感应舍利,江南大地从此佛法大兴。敦煌壁画《康僧会传教图》也描绘了康僧会献舍利的场景。

  

    唐朝时,时任润州(今镇江)刺史的李德裕见长干里有佛光,将长干寺阿育王塔的地宫打开,发现了21枚感应舍利,将其中的11枚迁往润州,另10枚则留在原地。

  

    北宋时期,可政大师奏报宋真宗,长干里感应舍利放光,朝廷查证后,“信其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可政大师重建长干塔,并在地宫瘗埋佛顶骨真身舍利、诸圣舍利和感应舍利。昨天展览中展示了2008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发现的宋代长干寺地宫中出土的石函。石函上清楚地镌刻了《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一文,记载事情的详细经过,并明确其中瘗埋“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

  

    文化部已经明确,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由江苏省牵头。经陆路丝绸之路求法、取经的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以及明代大报恩寺工程的总负责人、七下西洋的郑和等名人,让大报恩寺遗址成为震撼世界的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汇聚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