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二节 新军事革命.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生军事理论和训练教程第四章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二节 新军事革命.ppt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二节 新军事革命.ppt

2024-06-03 08: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二节新军事革命主讲教师日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泽东军事箴言战争概述新军事革命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第一节第四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现代战争战争是怎样产生的?第二节:新军事革命新军事的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海湾战争结束以后,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其实质是信息化革命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其目标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这场持续至今的军事变革被称之为“新军事变革”。0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背景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述02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内容0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程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述(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背景。1991年至今,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与叙利亚战争等,这些战争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反映出新军事变革的一些共同特点和规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述(2)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内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四个“革新”:革新军事技术,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革新体制编制,重新编组军队的结构;革新作战方法,以发挥信息化装备的优势;革新军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谋划作战与军队建设。一个“转变”: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演变。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述(3)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程。产生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70年代)123完成阶段(21世纪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展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程产生阶段(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70年代)(1)

这场军事革命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开始积极研制火箭、导弹武器;1942年美国开始实施“曼哈顿工程”计划,于1945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由美国人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首先在军事领域出现;1955年,苏联设计了第一枚可以运载核武器的洲际导弹,并于1957年用这枚导弹改造的多极火箭首次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这些新型军事技术群也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并愈来愈明显地改变着整个军事领域的面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程展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二三十年代)(2)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局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使人们不仅看到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更直接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因此,海湾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对新军事革命的研究和讨论很快进入了高潮并成了国防机构等政府行为。当美国率先推行新军事革命的时候,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如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也不甘落后。这些国家充分认识到新军事革命代表着未来世界军事发展的大趋势,为了更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纷纷加快本国新军事改革的步伐,以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2003年春的伊拉克战争,从武器装备、作战形式、部队编成都体现了现代战争的最新特点,实际上是美国新军事革命成果的全面检验;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必将对下一轮军事革命提出新的计划与任务,全世界也都被这场战争进一步惊醒并坚定地投入这场新军事革命的行列中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历程完成阶段(21世纪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3)

新军事革命是由机械化军事形态转化而来,需要经过多个发展阶段。两种军事形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存在一个并存、交替与过渡的时期。根据许多军事专家、未来学家的分析和预测,新的智能化军事形态估计要到21世纪中叶才可能完成。知识链接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军事战略进行调整,特别是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一切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来建设信息化军队。这样便生成了现代战争中先夺取制电磁权,再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进而对地面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一贯模式。美军在进行新军事变革期间,有计划地安排了四场战争。

第一次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使美军走出接连打败仗的阴影,确立了打赢未来战争的信心;同时,海湾战争是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验证了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空地一体联合作战、依托信息化网络支援作战、战略机动和远征作战等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法,通过战争实践使美军奠定了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并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军事战略理论的决心。

第二次是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首次进行信息化战争,对非接触作战、多国家、多军种联合作战、信息化作战等新型作战理论和战法进行实战验证。

第三次是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这是继科索沃战争之后的第二次信息化战争,美军的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验证了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成果,探索海、地、空、天、电联合作战、特种作战、无人作战、分散部署兵力和集中战斗力、武器装备系统集成、网络化和一体化指挥控制等新的作战理论和战法;二是汲取“9·11事件”沉痛教训,积累了国际联合反恐的经验,为在军事斗争准备上酝酿一些新的理论和对策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表明,美国军队的主体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已经具备了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12年来,美军主导了世界新军事变革,打赢四场战争,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打一仗,进一步,快速转换,不断创新。01继续开发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大量出现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02军队转型全面展开,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03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将得到不断创新04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05世界军事新变革中对战争越来越注重效果。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新时代,新技术。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创造神话的时代,新技术,更确切地说是新技术群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持续发生的技术革命必然持续推动军事领域里的革命。面对汹涌澎湃的新一轮变革浪潮,各个科技领域里的专家都从各自的角度预见未来,分析、判断世界新军事变革走势。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军事新技术。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1)继续开发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大量出现。发达国家为了使武器装备尽快实现信息化,都在斥巨资继续开发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随着隐形技术、纳米技术、大数据、智能技术等的不断突破,一批更加高效的新型武器特别是新概念武器将陆续问世。例如各类精确制导武器(PGM,PrecisionGuidedMunition)逐步成为战场的主角。美军甚至提出,在未来战争中,军队对光打击、光能源、光通信等光电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真正做到“发现即摧毁”,而且不会再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各级、各军兵种、各部队、各部门以及各个作战单元、各种武器平台,包括单个的士兵之间都能够做到快速的信息互通,从而实现一体化的联合作战。(2)军队转型全面展开,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新军事变革注重的是提升机械化军队的作战能力,对机械化军队结构起到的是强化作用。进入21世纪,新军事变革对机械化军队发挥的是“解构”作用。就是说,不是简单地在机械化平台上嵌入信息技术,而是通过信息化带动、改造和重组机械化,以结构谋功能,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设计信息化军队的建设目标。因此,推动军队全面转型便成了新军事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当前,发达国家军队都处在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加速转型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正在制定加速推进军队转型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高质量、减少数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普遍趋势。通过裁减数量、调整编制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等措施,军队规模更趋精干,战斗力普遍增强。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3)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将得到不断创新纵观世界军情动态,世界先进军事强国能够先发领跑,不仅在于实力领先、技术领先、装备领先,更在于牵引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践的军事理论领先。各国通过军事理论创新引领军队建设,用创新思维设计明天的战争,为战争实践和国防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先进的理论支撑。自从世界新军事变革展开以来,各国已经提出很多创新性军事新概念、新理论。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各国军事理论的创新强度将更大,军事上的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将大量涌现。其中,创新作战理论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重点。作战领域、作战理论研究方式、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将扎实有效地推进作战理论创新发展。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4)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到目前为止,进展比较慢的是军事组织体制。军事体制是联接军事技术装备、信息化军事人才,以及军事理论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人和武器装备的最佳组合,形成军队整体战斗力的关键环节和根本组织保证。武器装备、军事人员和军事理论进一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预示着军事组织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已为时不远,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可能会出现重大突破,朝着军队规模变小,部队编成模块化、小型化、多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作战指挥体制作为军队组织体制的核心,其调整改革程度也是军事变革最终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5)世界军事新变革中对战争越来越注重效果。工业时代以来的战争大都属于“高耗型战争”,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旷日持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光是为了摧毁德国的轴承厂和飞机制造厂,就出动了上万个飞行架次,轰炸了7个月。随着信息技术为军队作战日益提供种种前所未有的新能力,应当力求以尽量少的兵力投入、物力耗费和尽量短的时间,通过各种信息化的侦察探测手段,中远程精确打击,广泛开展特种战和心理战去达成最大的战略效果。这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整个“快速决定性作战”计划,就是按这种理念制定的。二、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01制信息权的优势转型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02信息技术导致战场日益透明03“非线性”与“非对称”日益成为战争指导原则04信息化进程推动军事组织结构和指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05作战思想出现重大转变06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新军事变革根本性地动摇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以来的传统制胜要素。(1)制信息权的优势转型

新军事变革所带来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打击和毁伤评估的综合化与系统化,使原本分立的武器系统和分散的作战单元被联接整合为紧密的行动整体。战场优势继从兵力优势转入火力优势之后,正日益由火力优势转入信息优势。掌握信息优势一方通过先期发现、先期决策、实时指挥、实时攻击,频频以“先手”投子布势,置对方于全局被动。在信息化战争中,连续、实时、高速流动的信息,已经不再单单是情报传递,而且成为一股巨大的战争能量。信息战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登上战争舞台,制信息权成为一个全新的夺取胜利不可或缺的制高点。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2)信息技术导致战场日益透明

在传统军事经典的“克劳塞维茨三要素”中,第一要素即克氏提出的“战争迷雾”:由于战争中信息的不准确与不全面,要获得对方全面准确的情况几乎不可能。但在现代条件下,由太空卫星、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地面各种传感器所组成的侦察探测系统,正在使战场态势日益透明,尤其是在对方不具备如此技术力量的条件下,战场“单向透明”作为压倒性优势已经出现。在这一优势作用下,战斗单元的集结、分散、火力发挥、机动、作战保障等具有更高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以及更强的战斗能力。在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人们看到过去最不擅长夜战、最畏惧夜战的美军,通过红外夜视、微光夜视热成像、雷达等光学和电子设备,竟然使黑夜成为其实现战场“单向透明”的最好时段,开始频频在夜间发起攻击,使战斗可以不分昼夜地连续进行。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3)“非线性”与“非对称”日益成为战争指导原则

传统战争是线性战争,“前线”“后方”概念在军事领域不知延续使用了多少年。在信息化条件下,己方的前后方多数要点都可能既在对方太空侦察探测范围之内,又在对方远程火力精确打击范围之内,传统的线性作战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信息技术还造成前所未有的不对称。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运用这一优势迅速形成与对手武器装备的“代差”甚至“隔代差”,通过所谓“武器智能化”“战场网络化”“指挥自动化”实现超视距作战、远程精确打击和作战过程全程监控,获得与以往相比更为巨大的战场优势。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连续证明:信息不对称正成为现代战场上最大的不对称。它给一支军队带来的杀伤,远远超过传统的火力或兵力不对称。特别是在不对称原则日益上升为战争指导原则的前提下,缺乏信息搜集、捕捉、传输、整合能力的一方,越来越容易遭到对方依托信息优势发起的“先发制人”式的攻击。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4)信息化进程推动军事组织结构和指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信息化带来的网络与数据链系统,使信息多路分发和平行共享成为可能,上级与下级、本部与友邻、军种与军种之间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真正意义的三军联合。因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队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保持适度缩小的军队规模,战斗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由于增加了信息化技术装备,战斗力不断提高。二是调整军兵种建设力度,各国都在增加高技术兵种,同时普遍加大海、空军建设力度。三是突出天、电(磁)等技术部队的发展,军事航天力量、导弹部队及导弹防御部队、电子战和信息战部队等成为军队建设新的重点。三: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大影响(5)作战思想出现重大转变社会物质技术条件从来是制约军队作战思想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技术条件,就必然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思想。所以列宁认为,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现在“非线式”“非接触”作战已在多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