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物理振动和波动总结笔记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五周 波动光学

1.设在真空中电磁波的能量体密度为,则电磁波能流密度为(D)。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钠光灯作单色光源,其波长为589.3nm,屏与双缝的距离D=600 mm,若相邻条纹的最小分辨距离为0.065mm,看清干涉条纹所需要的双缝间距d的最大值是多少(5.4mm)。

3.一油滴处在平板玻璃上,当油滴展开成油膜时,在波长为576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的情况下,从反射光中观察油膜所形成的干涉条纹。当油膜最高点与玻璃上表面相距h=810nm时,在油膜最高处的明暗如何?已知油的折射率n1=1.60,玻璃折射率n2=1.50(明纹)。

4.用折射率n=1.58的很薄的云母片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上的第八级亮条纹移到原来的零级亮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nm,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是多少(D)。

5.用氦氖激光器(波长为632.8nm)作光源,迈克耳逊干涉仪中的M1反射镜移动一段距离,这时数得干涉条纹移动了792条,试求M1移动的距离(0.2506mm)。

6.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决定于波阵面上所有面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相干叠加)。

7.杨氏干涉实验中是如何获取相干光的(从同一波列的波面上取出两个次波源)。

8.空气中的肥皂膜,折射率n=1.33,厚度d=375nm,太阳光垂直照射肥皂膜,在380nm到750nm的波长范围内,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干涉相长(A.665nm D.399nm)。

9.两束光强相同的光波,满足相干条件,二者叠加(B.最大的光强可达到单列波强度的4倍;C.最小的光强可以等于0)。

10.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有利于观察和测量。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增大条纹间隔(B.增大波长 ,可增加干涉条纹间距C.增大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D,可增加干涉条纹间距)。

11.水面上的油膜产生干涉条纹,膜很薄(可近似认为是0),观测到膜的边缘处条纹呈干涉相消为黑色,据此判断油膜的折射率比水的折射率大(正确)。

第七周 光波衍射和偏振

1.波长λ=550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a+b=2×10-4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主极大明纹的最大级数为(3)。

2.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平面光栅上,若光栅常数d越大,则(各级主极大明纹到中央0级主极大明纹的距离越近)。

3.光强为I0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两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60度,则透射光的强度为(C)。

4.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两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为30度,透射光的强度为I1;入射光保持不变,把两偏振片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变为45度,则透射光的强度为(D)。

5.月球距离地面约,波长按照计算,问:月球表面距离多远的两点能够被地面上直径为D=500cm的天文望远镜所分辨(52m)。

6.波长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块光轴方向平行于表面的方解石晶片上,若要使o光和e光从晶片出来时的相位差为,晶片的厚度等于(C)。

7.厚度为0.025mm的方解石波片,放在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之间,波片光轴和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成45°角。入射到第一个偏振片上的可见光的波长在的范围内,则透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因干涉相消而缺失的波长为(D)。

8.在方解石晶体内部,关于e光和o光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C.沿着光轴方向传播的e光和o光的速度大小相等D.垂直于光轴方向传播的e光和o光的速度大小不等)。

9.为了把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区分开来,可以让三种光分别通过偏振片,并匀速转动偏振片(B.若透射光的强度由强变到弱(或由弱变到强),且最弱光强不为0,则是部分偏振光;D.若透射光的强度没有变化,则是自然光)。

10.自然光照射到前后放置的两个偏振片上,它们的偏振化方向的取向使得光不能透过。现在再在两个偏振片之间放入第三个偏振片,不管它的偏振化方向如何取向,都没有光能通过整个系统(错误)。

11.自然光向方解石晶体入射,所形成的两束折射光o光和e光都属于线偏振光(正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