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女侠”,玩冷兵器圈粉百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刀刀法招式分解 现实版“女侠”,玩冷兵器圈粉百万

现实版“女侠”,玩冷兵器圈粉百万

2023-04-28 2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环球人物

  她被网友称为

  “现实版武侠小说女主”。

  作者:王喆宁

  快速上步、迅捷挥剑、利落转身……武侠剧中,女侠的出场往往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和出神入化的功夫。

  如今,这些元素都出现在武术博主张含亮的短视频中。

  刀叉剑戟、枪棍鞭斧……张含亮的视频总是“充满杀气”。凭借飒爽英姿和精湛武艺,她被不少网友称为“现实版武侠小说女主”。

  从2019年拍摄短视频至今,张含亮圈粉百万。

  谈及如何创新武术文化,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未来我想把武术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融入短视频里,展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冷兵器“女侠”

  2019年,短视频行业兴起。因为从小习武,张含亮希望借助短视频宣传武术。

  于是,她开始拍摄第一条展示视频。“我把手机架起来,对好焦,然后对着镜头打了一套拳。”

  视频中,张含亮身穿红色上衣、黑裤子,扎着麻花辫,在空旷的场地上打了一套通备八极拳,拳拳皆尽全力。

  短短15秒的视频,发布后立刻收获上万点赞。不少网友感叹道:“这扎实的基本功背后要流多少汗水!”

  很快,她开始尝试融入冷兵器和多运镜的视频内容。

  “从小父亲和哥哥们就教我使用一些冷兵器。会耍大刀,同样我就能使用一些差不多长度的长兵器,比如方天画戟。有些兵器是相通的,所以很容易上手。”张含亮说。

  即使是用熟悉的兵器,拍视频前,她还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小作品从策划到拍摄完成,需要花费一周左右,大制作有时候需要1个月。

  遇到不够擅长的兵器,她会提前练习。“比如软兵器,像流星锤等,很不好控制,如果不提前练习,容易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缠住。”

  拍摄完成后,她会不断修改视频内容,“和修改论文一样”。

  “这个兵器的用法对不对?合不合理?有时自己的认知和史料记载不太相符,我就会不断修改,直到得到满意的效果。”

  那么,从哪儿能搞到这么多兵器?

  “想方设法。”张含亮说。从2021年开始,她就想拍摄一期“中国刀”的视频,展示中国历代战刀。她先在网上搜索,但买不到想要的刀,只好拖各种关系,去找历史遗落的战损刀,再进行锻打研磨。

  去年,张含亮前往浙江龙泉。龙泉,古称龙渊,以龙泉青瓷、宝剑闻名于世,铸剑历史非常悠久,涌现出一批技艺高超的铸剑大师。

 ·张含亮正在学习铸剑。

  张含亮先与当地博物馆取得联系,借到可以使用的兵器后,又找到有名的铸剑大师,来复刻其他朝代的战刀。“几个月才能复刻出来一把刀。”

  今年3月,“中国刀”主题视频终于制作完成。张含亮依次展示了汉代环首刀、长两米多的斩马刀、唐代横刀、宋代七星刀、元代马刀、明代盾牌刀等。

  视频上线后,全网播放量突破200万。网友们纷纷被张含亮英气逼人的刀法吸引,直呼:“太飒了!”

  在所有兵器里,张含亮对剑情有独钟。

  “小时候看很多武侠剧里的君子和英雄,都是佩剑的。我觉得剑象征正义,又很轻巧,携带非常方便,走到哪里都可以练。”

  在舞剑的视频下方,总会有网友称张含亮为“女侠”。能够拥有潇洒的剑法,是因为她下了很大工夫去练习。从简单的剑花开始,再到招式、招法和身形,她对着镜子练了上万遍。

  “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游刃有余。”张含亮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张含亮能练出一身好功夫,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她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一个武术世家。

  小时候,她留着短发,经常和一帮男孩子爬树、捉鱼,或者模仿谍战片,带领男孩们跑来跑去。

 ·儿时的张含亮(前排中)。

  她三四岁时,家里有很多武术学员。“我晨起的闹铃,就是学员们在院子里练功的声音。”

  彼时,张含亮总趴在窗户上看学员们练习,觉得“武术好厉害”,从那时起就在心中种下习武的种子。

  五六岁时,她的天赋渐渐显露。父亲在教学时,她总在旁边跟着比划,学着学着就能模仿出动作。

  家人们都很惊讶,觉得她不仅对武术招式很敏感,协调性也特别好,于是开始教她一些基本功。

  “比如拉柔韧,活动肩关节、腿部肌肉等,这个是最基础的。然后就是练习武术的手眼身法步,包括各种腿法、腾空跳跃练习等。”张含亮说。

 ·张含亮(左)跟着父亲学习武术。

  她扎扎实实地练习了3年基本功,9岁那年,前往武威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专业武术学习。

  每周一到周六,她按照学校的时间安排,早上5点半出早操,练到7点多,吃完早餐后去上文化课,之后继续训练一下午。

  一次,教练让队员们练习跳台阶。

  “那个台阶应该有近1米,以我当时的身体素质是跳不上去的。因为是水泥台阶,感觉撞到上面皮肉都会开花,我心里非常恐惧。”张含亮回忆道。

  彼时,教练在旁边督促大家,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完成这一动作。

  张含亮只能憋足了劲,使劲往上一跳,结果小腿骨两侧狠狠磕到了台阶沿上,皮全掉了。“当时我坐在地上就开始哭,心里有点埋怨和赌气。”

  教练没有安慰她,反而很严厉地对她说:“你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就卷铺盖走人。”

  当时,张含亮仿佛承受了当头一棒。从那天起,她开始变得坚强起来,也更加注重提升技术。

  “受伤是因为训练不够充分,那我就不断提高技术。经过这么多年,我也逐渐形成习惯,不太在意伤痛了。”张含亮说。

·张含亮在练武时经常受伤。

  最让张含亮记忆犹新的,是在极端天气里训练。

  “武术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当时,她和队员们要在午后烈日照射下跑20公里。操场有水龙头,每次跑过时,她就拿水龙头把自己从头到尾浇一遍。

  “虽然很不健康,但我已经燥热到没法往前跑了。”张含亮回忆道,“跑完之后,我的衣服和裤子像刚从热水里面提出来一样,甚至连鞋子里都是汗。”

  不仅如此,冬天训练时为了减少阻力,她只能穿一层薄外套,脚上穿一双练功鞋。寒风刺骨,风吹到脸上就像针扎一样。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张含亮正在压腿。

  传递武术魅力

  进入体校两年后,张含亮获得一次参加市级武术比赛的机会。

  原本,她没有参赛资格。“当时想要参加比赛,必须会练徒手拳和一件兵器。”她与同期进入体校的队员们,因为年纪小,都没有正式开始学习如何使用兵器。

  在选拔参赛运动员时,教练对着年纪尚小的队员们说:“你们这帮小孩要好好练啊,等到你们也能练好一个兵器的时候,就有资格参赛了。”

  当时,张含亮大胆举手,站出来说:“教练,我会!”

  教练问:“你会啥?”

  张含亮没有犹豫,当着大家的面展示了一套剑法。这让教练十分惊讶。

  原来,她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会找到师兄,帮他刷碗,希望师兄能教给她一套剑术。“我每天晚上学一点,渐渐地就掌握了。”

  因为日积月累的努力,张含亮争取到这次参赛机会。

  面对各区选拔出来的优秀运动员,她虽然十分紧张,但发挥出色,最终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觉得特别开心,我进专业队才两年左右,能拿到奖很有成就感。”

  此后,她又多次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13岁获得甘肃省女子剑术冠军,17岁获得全国性武术比赛的女子剑术和女子枪术冠军。

 ·张含亮与奖牌合影。

  大学毕业后,张含亮选择留在甘肃,当一名武术教师,将武术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起初,看到这位“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很多学生不敢相信,“她竟然是我们的武术老师?”

  随着教学的开展,学生们都被张含亮的“反转”魅力所吸引。她不仅很有耐心,而且在教学时善于将每个动作拆分,再一点点教给学生。

  生活中,张含亮亦师亦友。遇到向她倾诉问题的学生,她也会耐心开导。有些学生因此跟着她学了多年武术,也开始从事相关职业。

·张含亮正在教学生。

  除了在国内教学外,张含亮经常出国弘扬武术文化。2015年,她受空手道协会邀请,第一次独立前往俄罗斯讲学。

  彼时,她又小又瘦,一走进训练场地,看到清一色身穿空手道服的“壮汉”,“他们的气场和能量很强,看起来对走进来的这位师父有点失望”。

  张含亮没有因此慌乱,先淡定地介绍了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立即展示了一套拳法。她脚下生风、动作行如流水,结束的瞬间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等到教学结束时,很多学员为武术的魅力所折服,也表示了对张含亮的崇拜。

 ·张含亮正在教外国学员学习武术。

  多年来,张含亮对武术的学习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武术内涵的传达。“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有很多拳种派系,风格不一。我会探究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每一个拳种的招式用法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讲清楚。”

  谈及习武的动力,张含亮说:“武术本身充满无限魅力,你越挖掘,越能体会它的味道。”

  练习武术不仅让张含亮拥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她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就跟练功夫一样。任何武功都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出来的,它需要不断打磨历练,更要脚踏实地。”

  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张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