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来临,大便先知?大便有3个异常,别忽视,尽早做1项检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便有血需要看医生吗 肠癌来临,大便先知?大便有3个异常,别忽视,尽早做1项检查

肠癌来临,大便先知?大便有3个异常,别忽视,尽早做1项检查

2023-05-25 1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病例分享:廖先生前段时间上厕所时发现大便带血,因为自己平时吃大鱼大肉比较多,由于工作的原因又经常久坐,他心想估计是痔疮,就没有去医院看,觉得自己平时注意调整饮食,多运动就可以了。虽然不久后确实有了缓解,但是后来的一年内,“痔疮”却反复发作,他才有了不好的预感,及时去检查。没想到,并不是痔疮,而是肠癌引起的,好在发现地不算晚,经过治疗,他的身体慢慢好转了。

生活中,如果发现大便带血,可能很多人也会像廖先生一样,觉得这是痔疮,要么觉得问题不大,要么觉得太尴尬,很多人并不会及时去看医生。但其实,若肠道有癌,大便是会释放出信号的,排便时最好多关注一下,上完别急着冲水,回头看一眼,别错过肠道给出的求救信号。

肠癌来敲门,大便先知,大便若出现下列3种异常,需重视:

1)大便颜色异常——黑色或红色

肠道内有癌,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刺激到肠道黏膜,黏膜反复受到刺激出现受损,便容易出血,排出血便、黑便。如果近期没有吃像猪血这一类食物,排出黑便就要多注意。关于血便,因为这两种问题都有这个症状,所以我们要学会区分:一般来说,肠癌引起的便血,血液和大便是混合的,颜色比较暗,而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便血,血液颜色通常比较鲜艳,跟大便是分开的,出血量跟痔疮严重程度有关。

2)大便形状异常——变得很细

癌细胞在肠道内不断生长,体积会越来越大,肠道就会受到压迫,肠道管腔受到压迫了,大便在被排出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挤压,形状就容易变成细长条形,而正常大便的粗细适中,不会这么细。

3)大便一会干结一会溏稀——交替、反复出现

这其实就是一会便秘一会腹泻的意思,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这是不少肠癌患者会忽略的早期症状。有位结肠癌患者是这样描述他的症状的:一开始大便干结,之后开始腹泻,三五天反复不断,然后腹泻过后大便又干结,还发黏,最后经过活检查出结肠癌。

肠道内有癌,为何会出现便秘和腹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因为癌细胞有一定的体积,它在肠腔里会刺激到肠道,促使肠道蠕动变快,从来产生的表现就是腹泻,另一方面,它也会阻挡食物残渣的通过,而食物残渣停留在肠道内时间太长,水分逐渐被吸收,就会变得干硬,所以又会引起便秘,导致便秘腹泻交替进行。

如果平时经常发现大便有这几种情况,要多留心,保险起见,最好及时筛查一下肠癌,特别是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来说,更要警惕:

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包括癌症,肠癌就是其中一种。

长期吃红肉和加工肉类食品的人群:一个癌字三个口,跟不健康的饮食息息相关,长期吃这类食物,会增加肠道消化负担,增加其癌变几率。

肠道长腺瘤性息肉的人群: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比较大,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这几类人群最好定期检查肠道,筛查肠癌,早期肠癌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但如果发现得比较晚,就容易错过黄金的治疗时机了。而在筛查方面,有一项检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查出约九成的直肠癌,可惜很多人体检时却会忽略检查,下面向大家介绍下。

肛门指检:能发现约90%的直肠癌!

一听到这个检查的名称,相信大家就知道为啥很多人觉得尴尬或不好意思了,但这项检查是常规项目,是最常用的一种初步检测直肠癌的手段。肠癌作为我国的一种高发癌症,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来说,再不好意思也最好查一下肛门指检:

·曾经得过肠癌

·有肠癌家族史

·长期腹部疼痛

除了肛门指检,筛查肠癌,还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肠镜等检查手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建议定期查一次肠镜,防患于未然。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生活习惯,想要肠道健康,远离肠癌,大家在饮食、运动上也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

参考资料:《患有肠癌时排便会出现哪些异常?平时多关心一下自己》.北青网.2021.02.28《结直肠癌,第三大高发癌症!肛门指检查出九成直肠癌》.生命时报.2020.03.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