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菲定律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8篇 第三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节)

第三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节)

2023-07-07 09: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1、概念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2, 计算公式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生产法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般入

3、总产出的计算机则

概念: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1)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计算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2)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所谓"工厂法"就是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3)建筑业总产出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4)(考试重点)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当期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需要结合不同部门做具体分析,首先需要分别讨论的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非营利性服务部门.营利性服务部门其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期内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其中:

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②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③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⑤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

⑥房地产业总产出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物业管理总产出、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和其他房地产活动总产出。

07其他服务业总产出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一是营利性单位,即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服务单位,总产出一般按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计算;二是非营利性单位,其总产出一股按所花费的总费用来估计,即等于经常性业务支出加虚拟折旧.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上述经常性费用支出中不包括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原价乘以一个虚拟折旧率计算的,因为非营利性单位一般不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故称为虚拟折旧).

4,中间投入(又称为中间消耗)

(1)中间投入的概念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为何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呢?因为通常计算的都是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入的计算规则(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0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0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固定资产的概念: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校长时期内(-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

固定资本消耗(折日)的概念: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培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

5、增加值

(1)增加值的概念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增加值的计算规则

通常,计算增加值时只扣除中间消耗价值,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样得到的增加值叫做总增加值或毛增加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所得结果就是净增加值,现实中应用较多的增加值概念是总增加值。

(二)收入法

1、概念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2、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3、核算结构

(1)劳动者报酬

01劳动者酬的概念(非常重要)

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各种形式的货币和实物报酬,还包括雇员应付的任何社会缴款、所得税以及单位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货币性工资收入包括工资、薪水、加班费、住房公积金、离家外出工作补贴、恶劣环境工作津贴、海外工作津贴、定期支付的住房津贴、上下班交通津贴休假或因生产暂时中断工作期间的工资、与业绩挂约的奖金、佣金、小费等(考点),不包括因工作需要搬家的旅费、搬家费或其他相关费用的报销;不包括工具、设备、专门服装或其他工作所需物品支出的报销

不包括单位支付的社会福利,如对子女配偶或家庭的补助、教育补助或其他与被赡养人有关的补助、向因疾病意外伤害、生育等原因而缺勤的职工支付的工资、向因裁员、失去工作能力、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的职工或其遗属进行的支付等,实物性工资是指雇主免费或以无明显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雇员的报酬,包括食品、住房、非工作服的服装、私用车辆、免费旅行、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运动娱乐度假设施、班车、托儿所以及股票期权等。

02作为劳动者报酬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区别如果生产单位向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提供的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些货物和服务,那么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E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如因特殊工作需要提供的服装或鞋,因公出差提供的运输和旅馆服务费用等,属于中间投入。

(2)生产税净额

01生产净额的概念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02生产税的概念

生产税 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

③生产补贴的概念

生产补贴是政府部门为了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水平和新产品价格水平,根据企业的生产活动水平或企业生产、销售、进口的货物或服务的数量或价值,对企业做出的现期无偿支付。

(3)固定资产折旧

0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0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规则

各种类型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指省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则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虚拟折旧.

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来计算,但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方法来计算.

(4)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三)支出法(考点多)

1、定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出口-进口)三部分.

2、计算公式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3、核算结构

(1)最终消费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01概念: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在最终消费支出在货物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记录,对于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在服务提供时记录。

计算规则:居民消费按居民支付的购买者价格计算,货物的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取得交货所支付的价格,它包括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虚拟消费支出).

居民虚拟消费支出的类型(情况):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

联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居民住户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因此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中的商品性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的关系,后者中的大部分直接构成居民的商品性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关系。

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居民消费支出不仅包括居民对货物的最终消费支出,还包括对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限于消费品(货物),不包括服务;

第二,居民消费支出包括住户以实物酬和实物转移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以及其他虚拟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包括以货币形式实现的商品交易;

第三,居民消费支出仅限于我国常住住户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还包括在我国境内非常住住户所购买的消费品:

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售给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及公用消费品,居民消费支出中不包括这部分商品

第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居民住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

②政府消费

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住收取的价值。

(2)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②存货增加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

(3)净出口

01概念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

出口包括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包括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一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

②计算规则

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

③支出法核算中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额的差异

其差异主要体现在

第一,范围不同,支出法GDP中的进出口既包括货物的进出口,也包括服务的进出口;海关的进出口总额只包括货物的进出口。

第二,价格不同,支出法GDP中货物出口和进口价值都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出口总额中的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离岸价格计算.

(必考)第三,划分进出口的不同,支出法GDP中的进出口以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发生的货物和服务交易为依据,海关进出口统计以货物进出口国境为依据。

因此,支出法GDP中的出口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我国境内购买的货物,进口包括常住单位在国外购买的货物;海关的进出口总额则不包括上述货物.

例题解析:

233网校名师答案:选A.该题考察的是:中间投入概念的内涵,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因此A是错误的,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因此B是正确的: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因此C是正确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练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因此D是正确的.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B对应的是收入法;A对应的是生产法。D明显是错的。

劳动者报酬包括各种形势的货币和实物报酬,还包括雇员应付的任何社会做款、所得税以及单位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小费属于货币性工资收入。

劳动者报酬不包括因工作需要搬家的旅费、搬家费或其他相关费用的报销;不包括工具、设备、专门服装或其他工作所需物品支出的报销;不包括单位支付的社会福利,如对子女配偶或家庭的补助、教育补助或其他与被障养人有关的补助、向因疾病、意外伤害、生育等原因而缺勤的职工支付的工资、向因裁员、失去工作能力、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的职工或其选属进行的支付等。

该题考察的是:居民消费的计算规则。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不仅包括包括消费品支出,而且包括对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限于消费品。

支出法GDP中的进出口以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发生的货物和服务交易为依据;海关进出口统计以货物进出口国境为依据,因此,支出法GDP中的出口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我国境内购买的货物,进口包括常住单位在国外购买的货物;

海关的进出口总额则不包括上述货物。

该题考察的是:最终消费形式的理解,最终消费分为居民费和政府消费.住房装修费、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是居民虚拟消费,故BC是正确的,居民虚拟消费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酬的E提供和Л服务,不包括家人的家务劳动,故D是错的:社会消费品李售总额中包括居民住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故A是错的:维护公共安全的支出属于政府消费,也属于最终消费。

生产税攻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包括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中开支的各种税、应交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费附加、烟酒专员上级政府的专项收入等。

生产补贴包括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企业亏损补贴、政策性亏损补贴、进出口产品补贴、工资或劳动力补贴、减少污染补贴。不包括政府政府对生产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补助,也不包括对消费者的转移支付。农机具补贴,又称农机具购置补贴。

生产法的概念,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 价一种方法. 因此,生产法GDP消除了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重复计算。

该题考察的是:中间投入的概念、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该题考察的是(实物性工资的概念:如果生产单位向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提供的货物或服务,可以满足劳动者在闲暇时间里的需要,并可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同时其他普通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这些货物和服务,那么这部分货物和服务就属于劳动者的实物收入。

购买的旧建筑、旧设备的价值和土地购置费及拆迁补偿费等,因它们不是核算期内所增加的固定资产(如购买的旧建筑、旧设备,或者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如土地),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需要将它们扣除。

固定资本形成总額中包: (1)总投资5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完成的投资; (2)新产品试制增加的固定资产: (3)商品房销售增值形成的固定资产;(4)包括矿藏勘探费和计算机软件价值在内的无形固定资产增加:(5)未经过正式立项的土地改良费用; (6)经济林木生长和大牲畜增重形成的固定资产。

考点归纳总结: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核算方法种类。

2、生产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总产出的概念及计算规则中间投入的概念及计算规则,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固定资本消耗(折日)的概念,增加值的概念及计算规则

3、收入法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劳动者报酬的概念,作为劳动者报出的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的区别,(必考)生产税净额的概念,生产税的概念,生产补贴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计算规则,营业盈余的概念,

(四)不变价核算(第16节课)

1、概念及目的

概念: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核算是将各产业部门现价增加值换算成不变价增加值,各产业部门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出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目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价格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2、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

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三种:基年价格估价法、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1)基年价格估价法

基年价格估价法就是用基年价格对当期的数量进行重估价,即用基年价格乘以当期相应各种产品的数量。

(2)价格缩减法

缩减法又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

双缩法是分别利用产出价格指数和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缩减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得出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不变价总产出减去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到不变价增加值。

单缩法一般是直接利用总产出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求得不变价增加值,单缩法假定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化与总产出的价格变化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幅度。

(3)物量指数外推法

物量指数外推法也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

双外推法是在基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基础上,分别用总产出物量指数和中间投入物量指数外推出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当期不变价总产出减不变价中间投入得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

单外推法一般是利用总产出物量指数乘以基期不变价增加值,求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这种方法是假定中间投入的物量变化与总产出的物量变化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幅度。

(每年必考)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收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五)国民总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总收入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时期一国各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最终成果而不是总成果! ),即在此期间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但是,创造价值并不一定获得价值,一国创造的价值总量和该国获得的收入总不一定相等,因为,其间存在着该国与国外之间的收入分配行为。国民总收入就是这样的反映一国与国外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总量指标。

2、国民总收入的计算公式

国民总收入(GNI)=GDP+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一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和职工报酬。其中,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不变价GNi利用"GDP缩减指数"缩减现价GNi得到.

(六)GDP的分析应用

1、经济增长率的计算与分析

(1)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经济增长率应该是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比率,即:

注意:价格水平在基期和报告期一般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值)相比,而是要先计算报告期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意指价格保持在基期水平上从而与基期可比的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然后再进行比较。 (即计算经济增长率不能使用名义值,而要使用能可比计算的数值计算! )另外,在我国以生产法GDP增长率为准。

(2)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

定基增长速度是从某一固定基期至报告期累积增长量对基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GDP在这一时期内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对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GDP逐期增长的速度。

注意:(第18课)

(1)实际的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应使用能可比计算的数值计算!

(2)定基增长速度不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如果要由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定基增长速度,必须先将环比增长速度转化为环比发展速度(即环比增长速度+1)再连乘,然后将所得结果再减1.注:环比增长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

(3)季度GDP的环比增长率以及环比折年率的计算季度GDP环比增长率是指经季节调整后的本季可比价季度GDP与上季可比价GDP增长率之比减1,环比折年率是指将某季环比增长率(q)通过一定方式折算成年度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1+q)4-1.

(4)贡献率及拉动点数的计算

01贡献率的计算

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i率:就是为各产业增加值或各需求成分的不变价增量占GDP不变价增量的比重。

②拉动点数的计算

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将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乘以经济增长率(在我国以生产法GDP增长率为准)就可得到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数。

产业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1)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生产中不同产业的构成情况。

(2)产业结构的计算

计算产业结构的数据基础是各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统计资料,计算方法是以各产业的产出总值除以国民经济产出总值。所使用的产出指标可以是总出,也可以是增加值,由于总产出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计算,因此,为避免重复计算的干扰,一般是以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3)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研究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重要学说,该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发现这一定理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后半部分则呈现不同情况,具体来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会上升,但就业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二产业正好相反,就业比重会上升,但产值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最终使用结构的统计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的原理,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有三个使用去向: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

最终消费是对当期生活需求的满足;资本形成则体现了投资积累,可以增加资产,使下一时期的生产可以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为反映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的关系,首先要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计算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各自所占比例,一般分别称为最终消费率和本形成率:

最终消费率=100%x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形成率=100%x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注意:公式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4,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国际比较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都是采用本国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国际比较肯定不是各国公布数据的直接对比,而是要考虑不同国家货币之间购买力的差别只有消除了这样的差别,比较的结果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国与它国之间在经济总量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和特点。

消除不同国家货币之间购买力的差别的方法有两种(1)汇率法

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汇率换算为共同货币单位(一般是美元) ,而后进行各国GDP或人均GDP的比较际应用中可以直接采用官方汇率,也可以按进口和出口汇率的平均数,如果希望消除汇率波动的影响,则可采用较长时间(比如三年)内汇率的平均数。

(2)购买力平价法

即先确定两个国家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据此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现两之间的比较。购买力平价,是指在基准国一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对比国购买时所需要花费的该国货币的数额,通俗来说.

就是基准国单位货币相当于比较国货币的数量。购买力平价就是用两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比率(简称比价) ,即价格的静态比较指数。

(3)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在实际应用中,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的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总的说来,发达国家的GDP按[率法的换算结果大于按购买力平价法换算的结果,但两者的差距并不大,而发展中国家则与之相反,且两者的差距较大,一般说来,汇率法具有马太效应,B有低估发展中国家GDP而高估发达国家GDP的现象;购买力平价法则具有逆马太效应,即高估发展中国家GDP而低估发达国家GDP的现象。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汇率法最大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成本低和性强,缺点是只能代表一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并不能代表它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另外它因众多因素的影响稳定性较差。

购买力平价法的优点是能代表一国货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该方法不可能比较所有的货物和服务,而只能选择部分代表规格品。二是该方法没有考虑各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差异.是市场价格H曲可能对方法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该方法计算复杂、成本较高、时效性较差。

该题考察的是:总量指标的理解。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即包含中间产品重复计算),总值显然同样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故AE是错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增加值再扣除固定资本消耗,显然反映的是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国所有常住单位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各产业或各需求成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是为各产业增加值或各需求成分的不价增量占GDP不变价增量的比重。

典型例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