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清华教授郭黛姮: 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3D复原惊艳了世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圆明园天然图画分析图片 【故事】清华教授郭黛姮: 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3D复原惊艳了世界

【故事】清华教授郭黛姮: 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3D复原惊艳了世界

2024-04-08 1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定圆明园,数字化再现

上世纪80年代末,郭黛姮主持了珠海一个旅游景区——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在那个以圆明园为样本的园林中,郭黛姮精选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从那以后,郭黛姮便开始着力于圆明园的研究。

2000年,郭黛姮申报了圆明园档案资料的研究这一课题。起初她的设想只是以图纸研究为基础,建立一个圆明园的数据库。之后,圆明园管理处联系到郭黛姮,希望做一个进一步的研究规划。

于是在圆明园里,大家经常能看到郭黛姮和学生们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很多遗址人迹罕至,大家在一人高的草丛里艰难行进。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被发现了,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假山被找到了,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从乱草丛中重见天日,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被准确定位。

《四十景图》勤政亲贤

郭黛姮说:“大家最初开始认识圆明园是来自乾隆九年出版的绢画《四十景图》,它再现了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丽风景,四十景均为乾隆钦点。随着考古挖掘的进行,我们发现这幅画的真实性确实很高。比如,在发掘‘天然图画’时,北京市文物局的考古学家说图纸上就是一块平地,但是《四十景图》中是有水池的。后来我建议他们沿着中线往外扩,果然找到了水池边缘的石头,而且水池上的小岛及岛上的树根居然都还在。”

《四十景图》九洲清晏

郭黛姮他们曾搞过一次网上调查,叫“我说圆明园”。结果90%的人就说两句话,第一句:圆明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句:圆明园是帝王骄奢淫逸的场所。“它(圆明园)被烧了以后,国人对它知道得可以说是太少了”。郭黛姮不无遗憾地说。

她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写过很多文章叙述真实的圆明园,但能看到的普通读者数量有限,“我们觉得有必要把它做成一个数字化的东西。那时候是2009年,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是圆明园被毁150周年,我们说争取150周年做出一波来,能够让大家看看。”

但这个做并不是简单的画平面图,郭黛姮说:“有一个要求,不能够随随便便地拿一张照片或者拿一张古人画的图画就贴上去,一定要在我们科研基础上,完全用三维的办法来表达建筑。而且要求每一个有依据的,你也要根据这个依据来做。”

万园之园,跨越300多年的重生

2009年,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郭黛姮工作室与数字城市研究所合作,致力于实现数字化虚拟复原,通过三维仿真模型,真实地展现圆明园的景观,并且把建筑细节也表现出来。

他们深入挖掘史料,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圆明园中的场所空间进行分析,还运用比较的方法,将圆明园放入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史的大背景中来审视。

3D复原的同乐园大戏楼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们结合1933年、1965年、2002年地形图,查找了圆明园山形、水系在全园的变化状况;利用圆明园的样式房遗图、当时的书画作品、圆明园的文献档案,对园中每栋建筑的造型特点、景区空间构成进行分析;发掘出一些特殊造型建筑的结构特点,山石、花木的配置手段。这些研究深化了对清代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认识,类型之丰富前所未有,规格之高超乎想象。

2010年,在文献依据、图纸依据、考古依据的三重支持下,郭黛姮工作室完成了第一期项目,正大光明、九洲清晏、方壶胜境、同乐园、含经堂等22个景区和55个时空单元的全景复原三维模型库,其中还首次复原了不同时期的建筑,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上下天光建筑群300年的演变清晰地被呈现出来。

圆明园谐趣园南侧复原图

为了实现数字圆明园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清华大学团队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承担了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项目,探索创新型的数字化文化旅游服务产品转化路径。

1万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了300多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师从梁思成,结缘古建筑

1936年,郭黛姮出生在北京和平门外的一座四合院里,自小便热爱学习,潜心书本。1954年,有着绘画功底的她成功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在中国,建筑史这门学科单独设立始于“中国营造学社”的诞生,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的批判“复古主义”浪潮中,建筑的史学研究并不被重视,时任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先生也饱受压力久未露面。

幸运的是,1956年青年节放假期间,郭黛姮和同学去颐和园踏青,恰巧在谐趣园碰到了正在画水彩写生的梁思成。梁思成先生还邀请他们到自己疗养的瞩新楼交流攀谈。这是郭黛姮第一次见到梁思成先生。

1958年,郭黛姮参与了国庆十周年庆典工程的设计工作,她所在的小组设计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方案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特别是中国民族性建筑形式的门廊庭院,在国博的多次改建后仍然得以保留。春节期间,她还和同学远赴青岛崂山,亲临材料现场参与设计工作。

经过了这次历练,郭黛姮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现代建筑设计师,并不曾想到会步入建筑史的殿堂。但似乎命运总有归属。1960年,郭黛姮毕业后留校任教,被分配到了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从事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

1962年,梁思成先生重新开始《营造法式》的研究和整理,当时已经成为清华大学青年教师的郭黛姮被挑选作为梁思成的科研工作助手,全力投入到这份工作中来。

回忆起和梁思成先生一起工作的日子,郭黛姮清晰地记得梁先生的和蔼可亲,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同事们指点迷津,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也经常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功予以鼓励和扶植,引导他们继续钻研。

上下天光 道光时期

上下天光 乾隆时期

正是由于梁思成先生的言传身教,让郭黛姮受益终身,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式,对她此后的研究工作影响深远。

郭黛姮对于文物保护的理念,也来源于梁思成先生的影响。梁思成在文章里写过,寺院修建应当是老当益壮,而不是返老还童。郭黛姮说,“他说的这些话特别形象,佛寺也好,庙宇也好,它们随着年代的沧桑会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在建筑上体现出来,现代人的修缮要使它们老当益壮。”

蓬岛瑶台

郭黛姮认为,历史信息中有很多东西不是今天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因为当时的材料、工具,今天的人可能并不认识、更不会使用。再加上古代建筑和山水的空间搭配很巧妙,现代人再去复建一些园林时,也很难达到当时的水平和意境。正是基于恩师的教导,让郭黛姮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有了新的思考。她对文物的保护并不一味追求修复如新,而是尊重历史信息的集合和展现。

在郭黛姮教授看来,仅通过现有的文献和史料去研究历史的园林和建筑等文化遗产是一种缺憾。如果利用三维技术把这一切复原出来,那我们会发现,眼前鲜活、立体的文物古迹其实与我们的想象“大有不同”。她说:“一个文物毁了之后,老百姓对它会有一个期待,这种期待是合理的,我们现在用数字化的方法告诉大家这个遗址原来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多少变迁,这也是对圆明园的另一种还原。”为了这个目标,虽然已经年过80,郭黛姮还要继续工作下去。

朗读者:张潇城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是一个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的阳光男孩。爱好绘画、书法、街舞、足球。做过元旦联欢会主持人,多次参加演讲比赛,曾获校级英语讲故事比赛一等奖。

【故事】蔡敬洲:我为导弹发射“保驾护航”

【故事】女兵韩杰:1949,我在开国大典

【故事】】曹雪芹在海淀山后:乡野田居,行医济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