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乐坛崛起的卓有成就的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内有名小提琴家 近年乐坛崛起的卓有成就的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近年乐坛崛起的卓有成就的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2024-06-02 0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3年9月意大利R-里匹策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该项比赛的第一名及三个特别奖:里匹策特别奖、第一名最优秀奖、决赛最年轻最有才能选手奖。意大利斯特拉第瓦利学校还授予她一把著名的"斯特拉第瓦利小提琴"。

2007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目前在柏林埃斯勒音乐学院随小提琴大师、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高利亚·巴列夏(Kolja Blacher)教授深造。她也是上海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小提琴专业教师。

俞丽拿(右一)和王之炅(右二)

王之炅自上音附小起就跟随俞丽拿学习,是俞丽拿的爱徒。王之炅曾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教授。随后,跟随小提琴大师、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高利亚•巴列夏(Kolja Blacher)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及柏林埃斯勒音乐学院学习,并担任巴列夏教授的助教,2011年取得独奏家学位毕业。

王之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

2012年,阿巴多钦点王之炅参加由他指挥的琉森节日乐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家在琉森音乐节中同台演出。随后,她还应邀在琉森音乐节上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她是唯一一位在琉森音乐节举办独奏会的中国小提琴家。近年来,王之炅曾分别与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里尔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芬兰图尔库交响乐团及上海、北京等地的交响乐团合作。曾与她合作的著名音乐家包括: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尤里•泰密卡诺夫(Yuri Temirkanov),克里斯托弗•波彭(Christoph Poppen),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林恩•哈雷尔(Lynn Harrell),马蒂亚斯•巴墨特(Matthias Bamert),奥科•卡姆(Okko Kamu),汤沐海,邵恩,张国勇等。

几年前,在举行一场与巴黎室内乐团合作的独奏兼指挥音乐会之后,王之炅对这种新的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她又独奏并指挥了莫扎特协奏曲、维瓦尔第的《四季》、皮亚佐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等曲目。在1998年的中国小提琴比赛中,她成为成年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名得主,并同时获得“最佳中国作品演奏奖”;自1998年后,王之炅屡次成为国内外大赛桂冠的赢得者,其中包括199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这是耶胡迪•梅纽因大师生前所举办的最后一届比赛,王之炅的演奏深受大师本人赏识,受邀与大师亲自指挥的乐队合作。大师的鼓励,开启她作为一位职业演奏家的生涯。

2003年,她又在意大利第22届里匹策国际小提琴大赛中作为最年轻的参赛者在决赛中相继囊括了桂冠与三项特别奖。

作为年轻一代音乐家中的佼佼者,199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得主的小提琴家王之炅在其演奏生涯中跨出的每一步,都引起人们的瞩目。除了演奏传统曲目之外,她也致力于研究近现代音乐作品,演出国内上演较为罕见的作品。王之炅拥有非常大的曲目量,在演奏传统曲目之外,她也致力于研究近现代音乐作品,例如古拜杜丽娜,威尔,鲁托斯拉夫斯基,施尼特克,李盖蒂,勋伯格等人的作品。

因其精湛技艺以及对现代作品演绎的出色表现,王之炅因此被英国权威的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誉为“亚洲琴坛不可多得的一颗闪亮新星”。

♪ 她中国最杰出的女小提琴家之一

♪ 她是第一位在瑞士琉森举办独奏会的中国音乐家

♪ 《留声机》:“亚洲琴坛不可多得的一颗闪亮新星”

♪ 她是“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的第一名获得者

艺术成就

王之炅是第一个在瑞士琉森音乐节举办独奏音乐会的华人小提琴演奏家,第一个被阿巴多钦点入“大牌云集”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小提琴声部的中国小提琴家。

2015年的最后一天,王之炅受邀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的小音乐厅与柏林交响乐团合作历史悠久的柏林除夕音乐会,与在隔壁大厅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新年音乐会的索菲·穆特同奏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为德国观众送上带有东西方双重色彩的新年祝福。2016年10月31日,她又受邀参加柏林交响乐团50周年的庆典音乐会,完成了自己在柏林爱乐大厅的首秀。

1998年,上海大剧院落成开幕,15岁的王之炅迎受邀登台演奏《梁祝》,这也是她的《梁祝》舞台首秀。俞丽拿为她讲解梁祝的故事,并一句一句的进行指导。2007年星期广播音乐会创办25周年庆典音乐会上,她作为唯一受邀的新秀艺术家代表登台演奏《梁祝》,并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让全上海市民听到了一个年轻女孩心中的“蝴蝶之爱”。至今,她已经与国内、国外各种类型的交响乐团、民乐团合作过不下200遍的《梁祝》。地域、国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家对《梁祝》的理解和诠释,都在不断丰满着王之炅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我给自己拟定的计划主要两大板块:一个是推广中国的小提琴作品,包括协奏曲和独奏两方面;第二个是教育,专业的小提琴教育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包括推广提琴艺术,希望让它走近大众,有更多人了解,同时也会去高校演出讲座等等。

小提琴家王之炅的练琴之道

如何做一个专业的听众

艺:如何评价一位演奏家演奏得好不好?

王:在他们那个时代,就是在海菲兹之前吧,他们那是时代是不要求完美的,也做不到所谓的技术完美,音准完美,这个,他们是没有这个完美的存在的。是海菲兹以后开始,人们对这个完美有要求,技术的完整性有要求,然后也是因为录音技术的发展吧,让声音可以听起来更加好,然后有剪辑,把这个所有不完美的东西去抹掉。

但是像现在这个时代,我觉得就是,完美这个标准放在那里,虽然不是说我们要像机器一样,去把什么东西都做得完美,以这个为标准,但是技术上面的完整性是非常需要的,也就是说,你在音拉准,节奏拉对,声音表达很干净之前,其实你所做的很多,我有表现力,我有什么,这个我觉得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艺:比赛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比赛嘛一般就是看一个是准备的,我刚刚前面说的那完整性,你的就是说本身的演奏技巧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还有选手本身的音乐才能,音乐才能这方面就不太好说了,就是各有各的见解,有些人觉得这一类的比较好,有些人觉得那一类的比较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比赛都有很多评委,有不同的意见。

练琴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艺:您3岁就开始学琴,那么您自己也说,拉琴对您来说是一件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情,那么想请问一下王老师,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王:那你很小开始学,我现在看到很多小朋友四岁开始学琴,小提琴本来是个比较不自然的乐器对吗?我们大人如果给你夹个琴放个弓子或者姿势放好你会觉得特别的别扭,但是小孩儿,你真的很小开始学,你给他琴往哪儿一夹就夹好了,一点都不别扭,所以我觉得学乐器这种东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的年纪要比较小开始学,就是是一个合适的年龄,也不是说你真的两岁就开始学,在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开始,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还有一方面就是说父母亲是怎么样可以引导小朋友投入到这个里面,像做游戏一样的,像生活里面的一部分一样的,就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然后慢慢慢慢地融入到生活里面,我觉得这样的做法的话,可能就是学乐器来说比较自然。

为什么我可以坚持学琴

王:我也听到过有些家长就会说,那是因为你有天赋,其实不是的,其实大部分的坚持和陪伴这件事情是家长在做的,就像我如果练琴的话,我爸妈他们可能就,每天不用说陪三四个钟头的,没有,我们小时候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但是我父母亲就会很认真的陪,那么你父母亲可以静下心来做这件事,小孩也可以投入得多一点,对吧,如果你父母亲你在旁边,你也一会心很不定的,一会看看手机,一会看看电视,小朋友肯定坚持不下去的,所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亲那个时候就是很定下心来陪我养成了这个好的习惯

艺:所以父母还是很关键的

王:学乐器刚开端真的关键在父母,我不是说赞成那种虎妈虎爸,这种打啊或者骂啊这种逼迫式的教育,但是因为你一样东西,你学的过程当中是不可能说是全是甜的没有苦的,或者说一个东西很自然的,我每天玩一玩就能学会的,不可能的,这当中是有困难要克服的,是有习惯要养成的,所以这个过程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理解、支持。这样学音乐学乐器才可以学得下来,所以很多人说,小朋友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其实是父母放弃了,不是小朋友放弃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