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话的艺术》读后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回话的话术书籍 《回话的艺术》读后感

《回话的艺术》读后感

2024-04-10 06: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我看了李文勇写的《回话的艺术》,这本书是沟通类书籍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本。

这实在是一本指导提高沟通水平的好书。除了对沟通要诀系统的介绍,更有着数量丰富生动有趣的对话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回话的艺术,使人意识到沟通方法的重要性,并能掌握必要的技巧。

文章开头举出的一个实例即深深地吸引了我。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串门,当时朋友的女儿在和奶奶玩,朋友就和我聊天。孩子疯玩了一会儿,突然跑到朋友跟前说:“妈妈,妈妈。” 朋友回应道:“嗯,妈妈在和叔叔聊天呢!你是不是很高兴呀?” 孩子“嗯”了一声就跑开了,继续和奶奶玩。 原来孩子有时候只是想告诉大人他们很高兴,得到大人的回应,他们就能满足地跑开。

如果一个人只会机械地有问而答,不重视互动,不懂互动的艺术,那么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沟通力。

开宗明义,书一开始就让人对回话的艺术重视起来,忍不住要继续去探索全书。

细细看完全书,书中罗列的60套回话模板,个个妙趣横生,让人忍不住对懂回话艺术者心生赞叹,又对不懂说话造成的尴尬捧腹大笑。

全书逻辑紧密,却能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使人很好地吸收理解。比如服务员与客人的对话,因为服务员没听清意思,贸然回话造成的笑话说明了回话原则的重要性。

接下来书中对回话的准备这一部分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回话前的3秒准备包括回答前先想一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直奔主题,还是铺垫一下,是直接说,还是委婉说,是先说结果,还是先说过程,是大事小说小,还是小事说大,是先说坏消息,还是先说好消息。这些都是我平时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书中提出的说话方法和修辞也非常实用。列数字可以具体说明,用多组数据增强震慑力,用百分比说明差距和变化。用打比方把难懂的话说容易,用对比使人信服,用比喻使说话形象化。

书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我平时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习惯积极回话,缺乏强烈的回话意识。

二是不主动寻求反馈,也不主动给予反馈。

三是回话缺乏细节。

通过学习本书,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相信好好学习一定可以改善。

这个世界上不懂沟通的人太多,这成了很多家庭幸福的障碍,职场晋升的短板。作者传达了一个概念,对别人有好奇心的人才会积极回话,也许这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