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钣金厂喷塑缺陷大全,干货搜藏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喷涂喷塑喷粉 总结的钣金厂喷塑缺陷大全,干货搜藏好!

总结的钣金厂喷塑缺陷大全,干货搜藏好!

2023-09-10 0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喷枪移动不均匀.

3.涂料浓度不够.

4.操作员思想不集中.

改善措施

1.涂层控制在60-100um以内.

2.参照标准移动喷枪速率.

3.掌握冬天与夏天的浓度.

4.固定移动喷枪遍数.

三.针孔:涂层表面上以看见类似针刺成的微小孔.

原因

1.涂物混入杂物.

2.涂料混入水或油.

3.底材处理不当,原子灰未干.

4.涂料超过保质期.

5.喷枪电压过高,造成涂层击穿产生针眼

6.涂层太厚

7.涂层没有充分固化

改善措施

1.涂料开盖后加以密封.

2.检查气管,油水分离器完好.

3.检查底材有无杂物.

4.检查涂料与保质期.

5.调节喷枪电压

6.控制喷涂厚度在60-100um

7.控制固化温度195+/-15°C

四.起泡/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

原因

1.涂料混入其它液体.

2.在没有干透涂刷.

3.涂料急刷加热.

4.凹处积聚药水未除尽.

5.电镀品未烘烤.

6.底层粘有其它胶纸.

改善措施

1.加入适当抗油剂,削泡剂.

2.具有时间间隔或预热.

3.调整烘烤温度.

4.高温烘烤或打底.

5.高温烘烤后喷涂.

6.严格检查或溶剂擦洗.

五.粗糙/沙粒:沙粒状,用手触摸有沙粒粗糙感

原因

1.涂料研磨不够细.

2.喷涂距离太远.

3.浸磷后表面漂浮的沙粒未清洗干净

4.喷枪堵塞或气流不畅

5.喷枪雾化不佳

6.喷粉房内有粉末滴落,有其它杂物污染工件表面

改善措施

1.选择细度小的涂料.

2.控制距离在标准之内.

3.喷涂前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异物及时清理掉,再进行喷涂

4.清洗喷枪,调节喷枪气压

5.调节喷枪气压

6.定时清洁喷房内杂物,保持干净

六.异色点/毛屑:喷涂面上的外来物.

原因

1.粉末混入杂物.

2.周边环境灰尘过多.

3.烤炉灰尘过多.

4.喷枪未处理干净.

1.周边环境灰尘太多.

2.补风设备未清理.

3.没戴劳保用品.

改善措施

1.更换新粉喷涂.

2.定期清进烤炉.

3.定期清进烤炉.

4.用海棉清理喷枪.

1.严格清理周边环境.

2.定期更换补风过滤棉.

3.必须穿戴衣服/帽子.

七.积粉:粉末堆积

原因

1.直角太多粉量过太.

2.回收粉加入过多,电压低.

3.喷涂方法不正确.

改善措施

1.适当调整电压吐出量,雾化.

2.按比例适当加入回收粉.

3.提高喷涂技能.

八.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原因

1.预热温度过高.

2.涂层过厚.

3.被喷物表面不平整.

改善措施

1.控制被喷物不超过40℃之间.

2.控制涂层在标准范围内60-100um.

3.被喷物要求表面平整光滑.

九.灰尘/油污: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原因

1.喷涂线上的润滑油滴落在产品上.

2.操作员手套沾有油污.

改善措施

1.每天生产前先检查流水线上润滑油状况,保持在不滴落状态

2.操作员手套每天更换一双

十.挂钩印:喷涂线悬挂产品用的钩子喷涂后造成的印迹

原因

1.挂钩上的粉末没有清理掉

2.挂钩角度已变形,贴紧产品

改善措施

1.上挂前确认挂钩是经过燃烧清除粉末的挂钩

2.上挂前检查挂钩使用正确,没有贴在产品表面

十一.水印:水滴干枯后的印迹,通常出现在产品悬挂的底部

原因

1.水滴印是料件经过前处理后料件滞留时间过久,干燥慢,没有及时烘烤干

2.前处理最后一道水洗使用时间太久,没有更换

改善措施

1.经过前处理时料件容易积水的产品,用气枪吹一遍,加速除去积水,使其尽快干燥

2.前处理最后一道水洗每周更换一次

十二.磨痕/刷痕/划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原因

1.异色刮伤,有沟槽状,颜色不一致的刮伤

2.同色刮伤,有沟槽状,颜色一致的刮伤

1.喷涂后料件未做保护措施,周转搬运时造成摩擦产生

2.装配时桌面不干净,有尖锐物碰撞造成

3.同色刮伤有沟槽状,一般是在喷涂前尖锐物碰撞,或搬运时造成

改善措施

1.喷涂后下料产品用木条或珍珠棉保护产品

2.组装时保持桌面干净整洁,没有尖锐物

3.喷涂前检查产品有无划伤,喷涂前工序在搬运时应注意轻拿轻放

十三.刮痕:浅底的沟槽,指甲不能够感受到

原因

1.同色刮伤,没有沟槽状,颜色一致的刮伤

2.异色刮伤,没有沟槽状,颜色不一致的刮伤

1.组装好的产品组件未做保护措施或保护不合理,周转搬运时造成摩擦产生

2.装配时桌面不干净,有尖锐物碰撞造成

改善措施

1.组装好的产品组件用木条或珍珠棉保护产品,摆放高度不超过1.5m,产品与产品之间没有撞击在一起

2.组装时保持桌面干净整洁,没有尖锐物

十四.脱粉/脱漆:碰撞造成的粉末脱落

原因

1.作业时没有轻拿轻放

2.搬运产品中碰撞到周围物体

改善措施

1.作业时需轻拿轻放

2.搬运产品过程中注意周边物体的碰撞

3.将周边不能撤离的物体加上泡棉保护防止碰撞

十五.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原因

1.产品碰撞导致凹坑

2.焊点打磨过深导致的凹坑

3.产品意外掉落造成的凹坑

4.焊接电流过大

改善措施

1.搬运产品过程中注意周边物体的碰撞

2.打磨机贴平产品打磨面打磨

3.作业时需轻拿轻放

4.调整焊接电流

十六.手印: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人的手印.

原因

1.操作员作业时没有佩戴手套

2.手套使用时间过长,脏污太多,不干净

改善措施

1.操作员作业时必须佩戴手套作业

2.操作员发现手套不干净导致产品表面有印迹的应立即更换手套,再进行作业

点击下载 >>510份钣金文档资料

推荐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