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限量黑科技!!杨贵妃的香囊竟用陀螺仪原理制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代香囊里面放什么香料 唐朝限量黑科技!!杨贵妃的香囊竟用陀螺仪原理制成!?

唐朝限量黑科技!!杨贵妃的香囊竟用陀螺仪原理制成!?

2024-03-15 0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唐玄宗和杨贵妃关于香囊的故事,应该从1970年的一次考古发现说起。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了一个地宫,其中出土的一只香球。当时考古工作者叫它“熏球”,它的直径不到五公分,球壁厚度不足两毫米,花纹最细的地方不足一毫米,其中的陀螺仪唐朝人做得真是神工鬼斧。

1987年。又有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也出土了两个带陀螺仪的“熏球”。这个发现很重要在哪呢?不光出土有文物,而且还有记载这个唐朝地宫里边所有的器物都有哪些。其中又提到了香囊两枚,香囊两枚,跟之前出土的“熏球”是一模一样的。可见唐朝的时候陀螺仪的制作与使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多不容易啊!17年了才确定名字“香囊”,但又怎么和杨贵妃给联系到一块呢?

文献里面曾有过很多关于香囊的记载,比如说像这个白居易有一首诗句“暖手小香囊”,他说到暖手,那一定是有温度的;还有一本书里面就记载这个香囊,除了怎么用之外,还特别提到“妃后贵人之所用”,就涉及到使用它的这个人群是贵妃和皇后,杨贵妃当然理所当然是用过的。

旧唐书里有这个记载:杨贵妃在马嵬坡死了,唐玄宗收复长安以后,他派人去看杨贵妃的墓。碑文有道“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九个大字。

唐玄宗和杨贵妃关于香囊的故事,在唐朝历史上有真实的记载。唐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雕刻艺术和表现形式带有古丝绸之路的风格,它是丝路芬芳的一种象征。

唐代女性的生活用品非常的丰富,其中这个香具也是非常精致,各种各样的都有。球形的香囊是很受欢迎的,可以挂在身上,也可以挂在帷幔上面,使用起来非常的便捷,它里面的陀螺装置也是非常有科技含量的。

陀螺,在近代用于航海,其实早在1000多年以前,在我们的唐代,香囊里面已经使用了陀螺。葡萄是从西域传到中国,而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里面的陀螺技术,也是通过丝路传到了西域。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杨贵妃用的唐朝陀螺黑科技;虽然说它小,但真正的是一个丝路文明共赢的一个缩影。大家有没有更多关于杨贵妃的故事呢?欢迎给小编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