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恋结婚的概率,是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和初恋分手后多年后在一起 和初恋结婚的概率,是1%

和初恋结婚的概率,是1%

2024-06-19 0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起初恋,你会想到什么? 

  是纯洁美好的回忆,还是最后没能走到一起的错过与遗憾? 

  有人说,初恋就像红玫瑰,分手后就变成了蚊子血。这几滴蚊子血在深夜的梦里无数次出现。 

  午夜梦回,辗转失眠的时候,那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们脑海:当时的我们那么相爱,为什么还是会分开? 

  年少的初恋,总是来了又走

  提到初恋,你想到的可能是那个安安静静的女孩,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细碎的绒毛闪闪发亮;亦或者,放学后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的马尾无意间轻轻扫过你的脸颊,薄荷味的洗发水闻上去也甜甜的。

  可能是那个男孩,总是在你路过操场的时候,耍酷地投个篮,转身又朝你傻兮兮的笑;亦或是,背着家长和老师在校园小树林里散步,两个人第一次牵手,心跳的飞快,手掌心也湿漉漉的。

男生似乎总爱耍酷,但不可否认,那是青春的活力与张扬。/ pixabay

  青少年时期的恋爱,往往被称作“早恋”,早,意味着我们的年龄太小了,这也是初恋无疾而终的伏笔之一。

  对比日本媒体2013年和2021年的调查结果,初恋发生的年龄越来越小,呈现出初恋低龄化的趋势[2][3]。中国的调查结果同样也发现,约三分之一学生的初恋发生在高考之前[4]。

  从生理层面上看,青少年的我们正面临着第二性征的成熟以及性激素的快速变化[5]。

  身边男生的个子好像一下子就窜起来了,声音也开始沙哑低沉了;而身边女生们的身材也在发生变化。这时候我们好像开始意识到,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样的,打篮球的身影或者甩着马尾辫下课的背影说不出什么时候就突然走进心里了,心就跳的像小鹿一样。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的催动下,更加冲动也更为感性。/ unsplash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到,12-18岁和18-25岁两个年龄阶段中,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要获得自我同一性,以及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6]。

  这种对亲密感的需求促使我们寻找亲密关系,渴望发展恋爱关系,初恋或许由此发生。

  但这些还不够让一段关系长久维系。

  青少年时期,杏仁核与前额叶发育不同步,尤其是前额叶发育较迟[7],可能会使得我们更冲动地开展一段恋情。

他们像是像是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懵懂青涩却又义无反顾。/ pixabay

  然而随着我们年龄变大,对自我的了解也在慢慢增加[8],越来越懂得自己想要什么。而初恋在我们眼里的模样,也在不断变化。这样那样的不合适会暴露出来,你们争吵、冷战、发火,感情还是走向了分手的结局。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只有具备激情、亲密和承诺三要素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9]。

  年少的初恋,就像水火碰撞,有火花四射的激情,也有相互交融的亲密,但缺少了对未来的承诺,爱情也只能成为迷恋之爱,难以持久。

  那如果我们认可自己与对方,也对未来有所规划,相对成熟的初恋,就能走到最后吗?

  与初恋渐行渐远,然后分开

  初恋走不到最后,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大多青少年男女的初恋都是身边的同学。国内部分调查结果表明[10],13到17岁的中学生中大约有30%的同学承认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其中有7-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早恋行为。

  朝夕相处的时光中,我们与对方交集多、相处多、了解多,互生情愫。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曝光效应”或“邻近效应”[9]。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接触越多,喜欢越多。

朝夕相处,互相陪伴,由此萌发情愫。/ pexels

  但是等到了高考与毕业,就成了无数情侣分开的时刻。

  朋友去了向往的北方,初恋考去了江南水镇,而我停留在风沙漫天的中原。我们的距离从三站公交车站,变成了不止300公里的不同城市。毕业时信誓旦旦许下“永远在一起”与“保持联系”的承诺,也被时间和距离吹的愈来愈远。

  我和初恋的距离变远了,曝光效应的另一面也显露出来,那就是接触越少,喜欢也在逐渐减少。

  面对异地就业,40%左右的大学生最终会选择放弃感情[11]。

  “毕业季,分手季”“毕业即分手”这类话语常常环绕着我们,异地恋的背后就是距离拉远、感情变淡的结局。

毕业意味着各自分离,也意味着共同空间的破裂。/ unsplash

  同时,到了新环境的我们,仍在受“曝光效应”的影响。

  新学校或新单位里有许许多多的新鲜面孔,他们与我们朝夕相处,熟悉度在不断增加。

  或许有几个时刻你突然发现,你记得前面女生爱喷的香水味道,或是旁边男生最喜欢穿的衣服类型;你也会时时刻刻关注她/他今天的心情如何,眼神不由自主地会追随她/他的背影,爱情悄无声息地开始发芽。

  除了空间,时间的拉长也在产生影响。

  随着毕业和工作,我们的角色定位在不断变化。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个体都存在于不同社会关系中,也有着不同的身份角色,比如即将承担起未来家庭责任的独生子女、在学校里好好读书的学生、某某的男女朋友等等[12]。

  而从恋爱到婚姻关系转变的过程中,能不能接受角色的转变,也决定了初恋关系的走向。

  初恋里,我们只需要扮演甜蜜的情人;但在婚姻中,我们要扮演好更复杂的丈夫或妻子的角色,承担家庭责任,维系两个家庭与自己小家庭的和谐。

恋爱和婚姻,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pexels

  如果情人间充满了甜蜜亲密的约会,那么婚姻中还充斥着工作烦恼、家庭琐事。我们如何顺利地适应崭新的丈夫/妻子的身份、这些身份需要我们做什么,以及父母和我的伴侣希望我怎么做等等,这些疑问与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不同的想法难免造成种种的冲突,进一步会对关系造成破坏。

  初恋时鲜艳的红玫瑰,在还没进入婚姻的时候,就被现实压力拉扯,变成你和他/她都厌恶的蚊子血。

  恋爱到婚姻的过渡令青年人恐慌,初恋到结婚也变成一种奢望。但当你和爸妈聊天,会发现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件容易的事。为什么我们的父母能够顺利从初恋直到婚姻,还多年扶持到老呢?

  时代改变了

  我们和初恋都不一样了

  现代媒体提到父母辈爱情的时候,总会引用木心那句名言,“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的爱情相较于父母辈而言,来得快,走得也快,初恋虽然特殊,但也不再是那个陪伴一生的人了。

父母辈的爱情里,初恋结合的比例极高。/ pexels

  为什么上一代更容易和初恋在一起?

  “曝光效应”与时代特殊性的结合,可能更容易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那个年代,人口的流动性虽然也在增加,但更多人还是会一直留在家乡。身边的恋爱关系也大多是与同学,与朋友,或者是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越接触越喜欢,喜欢升温走入婚姻殿堂,一切看起来都十分顺滑。

  2010年北京大学公布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也显示,初婚对象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认识”的比例高达78.5%[13]。

  反观我们这代人社会流动性增强,仅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流动人口就增加了15,439万人次[14]。

  高考考去其他城市,就开始与初恋和朋友分离,对工作地点的规划也多是北上广深。流动性较强背景下的恋爱关系,难以承受住距离和心理的双重挑战。

  便捷的交通与通讯下,我们其实更易分离。/ pexels

  时代的改变,还带来了思想与舆论的转变。

  父母那个年代,初恋确认恋爱关系就是要从一而终的。如果一个人有很多段感情经历,就可能会被看做是轻浮的表现,可能会遭到大家的谴责。

  而如今,社会风气更加开放,由地方、媒婆、亲缘关系等组成的“通婚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弱[13]。个体的独立性增强,现代年轻人不再将责任当作自身的枷锁,对于感情的萌生与破灭都更加宽容。恋爱,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分手。

  所以我们不再强求。

  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们与初恋不能在一起。但初恋,仍然意味着很多。

错过的初恋,可能格外让人放不下。/ pexels

  初恋,是我们第一次的心动,第一次小心翼翼地相互靠近,第一次学着如何去爱,是年少情窦初开时最甜蜜的梦。

  即便短暂,即便难以走到最后,年少时喜欢的那份心情,我们会永远记得。

  就像《武林外传》中秀才说的话:“一辈子很短,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可这种心情很长,如高山大川,连绵不绝。”

  作者 | 阳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