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禽界的三巨头和它们的野生祖先之间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吖和鸭的区别 浅谈:家禽界的三巨头和它们的野生祖先之间的区别

浅谈:家禽界的三巨头和它们的野生祖先之间的区别

2024-06-18 0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鸡、鸭、鹅,这三种家禽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这三种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们饲养难度低,繁殖快,最重要的是味道好。因此,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被广泛饲养。那么,你们了解它们这三种家禽的野生祖先吗?将它们放一起,你能区分出来哪个是家养的,哪个是野生的吗?

    我想应该不是所有人都能区分出来,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有人将雄性红原鸡认成家养的大公鸡,将鸿雁和家鹅混为一谈,甚至是许多科普文章的配图也是乱七八糟。所以今天,我希望能通过一篇简单的对比文章来让大家真正分清这三种家禽及它们野生祖先的区别。

   首先是鸡。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鸟了,(就前几天看过一个科普视频,里面的数据是目前全球约有230亿只鸡 ,而且在很多国家,鸡肉是消费最多的一种肉类。)当然啦,这些不是重点,稍微对鸟类有点了解的应该都知道,现存的所有家鸡,不管长啥样,其都是由原鸡驯化而来。而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原鸡一共有四种,即红原鸡、灰原鸡、绿原鸡和黑尾原鸡(斯里兰卡原鸡)。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绝大部分的家鸡是由红原鸡驯化而来,鉴于红原鸡的羽色和一些品种的家鸡比较相似,所以很多人都会说这就是家养的大公鸡。那么接下来,我用几张图片来给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区别:

雄性红原鸡雌性红原鸡和雏鸟家鸡

我们可以看到,与家鸡相比,雄性红原鸡的颜色更鲜艳,但最主要的区别是体态。红原鸡,作为一种野生动物,体态自然不会像家鸡那样臃肿,可以看到红原鸡不管是雄鸟还是雌鸟,体态都十分紧凑,双脚也比较纤细。雌鸟的区别就更大一些,雌性红原鸡的鸡冠非常小,几乎就一点凸起就没了,而且喉部没有肉坠,而家养的母鸡有些个体鸡冠都能堪比公鸡。不信,那就再仔细看看

雌雄红原鸡

综上所述,红原鸡和家鸡通过体态、羽色基本就能和家养的鸡区分开了。(说老实话,稍微细看都会发现差别挺大的,实在不知一些说“这不就是家里养的大公鸡吗”的言论是怎么出来的)

    看完了鸡,我们再来说鸭。鸭肉在国内应该可以说是仅次于鸡肉的第二大禽肉消费了,做法也挺多,什么烤鸭、烧鸭、血粑鸭、老鸭汤之类的。尤其是今年,萌宠“科尔鸭”的爆红,让鸭子给人的印象除了好吃之外,更是好rua。而家鸭的野生祖先,主要的说法就是家鸭是由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的。

雄性绿头鸭斑嘴鸭

因为我个人更认为大部分的家鸭是绿头鸭驯化,所以接下来我主要是聊家鸭和绿头鸭的区别。和红原鸡那样天天躲在密林中不同,绿头鸭在我们身边相对是最常见的,在许多湿地、公园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比如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今年7月份在圆明园拍到的绿头鸭一家

绿头鸭雌鸟和亚成鸟

由于常见,所以我就废话不多说,直接用两张图来对比家鸭和野生绿头鸭的区别

家鸭野生绿头鸭

很明显,野生绿头鸭要比家鸭体型紧凑很多,而且最大的区别是野生绿头鸭是会飞的,而现在的大多数家鸭(call duck除外)基本上是没有飞行能力。除此以外,和接下来的家鹅一样,家鸭的重心是靠后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屁股拖着地,通过这一体态差异,就很容易区分家鸭和绿头鸭了。说到家鸭,那我就顺便提一句,另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用家禽——疣鼻栖鸭(番鸭)和家鸭关系比较远,它属于雁形目下的鸭科栖鸭属,而绿头鸭是鸭科下的鸭属

疣鼻栖鸭

因此,二者繁殖出来的后代(半番鸭)虽然结合了二者的优点,但就和骡子一样,没有繁殖能力。

    最后,我们来聊聊家禽界的扛把子——家鹅。家鹅和家鸭一样,同属于雁形目下的鸭科,但鹅是雁属下的鸟(每错,鹅不是天鹅驯化的,是大雁,天鹅是单独的天鹅属)。但和家鸡、家鸭大部分由一种鸟驯化过来不同,世界上的家鹅主要由两种雁驯化而来,在东亚地区,主要是鸿雁;在欧洲,主要是灰雁。

鸿雁灰雁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的家鹅是由豆雁驯化而来(这种鹅我没见过,所以此说法我持怀疑态度)

豆雁

和鸡一样,很多人对鹅和雁的区别拎不清,就以这张图为例

猜猜看,是鹅还是雁?

你以为是一只鸿雁和一只灰雁,但其实这两只都是家鹅。接下来我们就用图片来仔细比对一下两种雁和其驯化而来的鹅之间有什么区别。

    先来看看鸿雁。如果用白鹅去比当然很明显,但如果和原始色型的鹅去比呢?以下面这两张图为例

鸿雁家养灰鹅

从直观上,我们可以看到,鸿雁体型非常匀称,而鹅看上去就有些臃肿了。像前面讲家鸭和绿头鸭的区别时提到的一样,家鹅的重心是靠后的,整个看起来像是抬头挺胸的样子。还有就是鸿雁的额头是没有家鹅那样的一个“包”的,再仔细看看,你还会发现,鸿雁的嘴会比较长,整个脑袋看上去就像一个锥子一样。这么一比对,是不是就能分清楚二者的区别了。

    再来看看灰雁。灰雁驯化的家鹅虽然是西方养的较多,但国内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朗德鹅,就是灰雁驯化的家鹅品种之一。同样用两张图来对比着看。

灰雁朗德鹅

一胖一瘦,一目了然。所以归根到底,就单从体型体态,就足以区分家禽和其野生祖先的区别了。

    最后,在文章末尾,我想多说几句话。希望大家不要是为了尝鲜而去捕捉野生动物,说实话,真的不好吃,也一点都不补。既然老祖宗花了千百年驯养了家禽家畜,而且还形成了这么多优秀的地方品种,我们何必为了那口肉去破坏生态环境呢?

    就以鸡形目的鸟来说吧,我国是世界上雉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有 159 种雉,其中有 55 种分布在中国。虹雉属、马鸡属、长尾雉属、锦鸡属等属是中国特产属或主要分布区在中国。似乎值得骄傲的是,55种雉,有20种是中国特有的,因此中国还被誉为雉科王国。而且雉类,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美的鸟类,雄鸟华丽的饰羽光彩夺目。但是,生活在中国的雉们正面临威胁。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上,雉科在中国的特有种是这样的状况:1种极危,5种濒危,8种近危,5种易危,只有1种是无危。看着是不是很讽刺,人类活动对野生雉类的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对野味的垂涎,都对这些鸟带来了危机。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止环境开发对其栖息地的破坏,毕竟我们需要发展,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拒绝野味和野生动物制品,通过自身再去影响身边的人。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莫要再让这些美丽的物种的境遇雪上加霜了。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雄鸟)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虽然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到这个专栏,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大家能转发给更多的人看看。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写专栏,可能有些地方的语言有些偏激,有些地方会有知识上的错漏,有些地方会有错别字,还请各位见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