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专题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祥物概念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专题报道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专题报道

2023-11-26 1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潮新闻客户端 郦波 王红卫 整理 黄俊娴

吉祥物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它们不仅仅是可爱的形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如何去读懂设计者在设计吉祥物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文化含义,对我们理解吉祥物本身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的,通过吉祥物去认识和了解一种或多种文化是非常令人愉悦和有意义的。比如说,提到杭州亚运“三小只”,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者说感受到的文化是什么呢?

从亚运吉祥物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学者)

看到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三个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本能地想起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论语·为政》有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就是北极星,而北宸则是北极星的居所,所以“宸”字从“宀”,《说文解字》解释为“屋宇也”。当然,北宸有时也可以直接指代北极星。因为“众星拱北辰”,所以北宸又可以指代人间帝王之居。但无论如何,宸字总会让人联想到“天人合一”观念中的星空与寰宇。

如果说“宸宸”来自天空,那么“莲莲”则来自于大地。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中,他“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不仅是世俗宗教中的圣物,更是士大夫精神亦即中国知识分子品格的象征与代言。它有泥土的根性,更有高洁的品行。

从“宸宸”到“莲莲”,从天空到大地,要真正完成天、地、人的“天人合一”,“琮琮”的使命与价值则显而易见。玉琮虽最早发现于薛家岗文化遗址,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才最为可观,最为典型。杭州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更被学界称为琮王。《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因是“礼地”的神器,所以器型是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在先民祭祀中,玉琮的重要作用就是沟通天、地、人,以完成“祀天礼地”“天人合一”的终极使命。

当然,从现实的层面看,“宸宸”代表着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它的名字源于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琮琮”代表着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它的名字源于良渚文化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则代表着世界遗产西湖,它的名字应该源于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丽景色。可是从文化的层面看,“宸宸”“琮琮”“莲莲”,三个吉祥物的名字里却包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即“融通于天地,和谐于万物”。这与“用心交融,互相包容”的杭州亚运会精神,不正是完美契合的吗?

东方元素 当代表达

■王红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祥物造型可以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与当代艺术文化相结合,对于文化传播有很好的助力作用。吉祥物形象一般都较有亲近感,作为城市和赛事的传播大使,吉祥物能充分烘托出亚运氛围,同时也成为城市文化宣传使者。地域文化、审美与体育三重要素通过吉祥物传播给大众,是直接、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

吉祥物的表现方式及媒介形式多种多样,较为立体地将文化教育渗透于大众生活中,美誉度高的吉祥物可以更充分地为城市进行文化赋能。

“东方元素,当代表达”是吉祥物设计的基本原则。找到核心的、内在的东方元素和地域特色,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地域和民族,这是吉祥物设计者应具备的视野。设计师关注世界,关注当代视觉文化,将民族元素进行融合,挖掘出根本的东方精神,将理念用现代设计的手法进行视觉上的再表现,从而做出不同文化背景看得懂、本土环境喜闻乐见的吉祥物形象。吉祥物是具象的视觉形象,在推广过程中同时也在向全世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传播的过程是开放的、有交互的,因此吉祥物是很好的文化艺术传播使者。

吉祥物的设计融入了城市文化,具有城市气质与文化历史韵味,将城市独有的精气神进行放大。在传播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对城市文化起到了推广的作用。本届杭州亚运会将传统元素与当代特色相结合,将杭州的发展脉络通过琮琮、莲莲、宸宸三个吉祥物进行了全面的展示。既具备互联网特色,又从人文、自然、历史等多角度展现出鲜活的地域文化。

吉祥物与标志共同营造了杭州亚运会期间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氛围。在整个城市的形象推广过程中,相较于标志,使用方式更加灵活自由,可以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此,吉祥物在大型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吉祥物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它不仅是城市名片,还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具有传播中国文化,展现大众审美的职责与使命。未来,随着国力的提升与重大活动的举办,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吉祥物形象,更加有效地发挥吉祥物的作用,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与对外形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