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有声读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檀迦利读音 吉檀迦利有声读物

吉檀迦利有声读物

2024-06-17 05: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奉献。这部诗集是奉献给诗人心目中的神灵的。泰戈尔认为人们只有达到与梵即神合一的境界,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吉檀迦利》所表现的就是对这一境界的追求和感受。它表现在:

(1)作品表现了诗人日夜盼望与神相会、与神结合、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的急迫心情。(例第103首〉

(2)作品表现了诗人达不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时的无限痛苦。(例第43首、第50首、第51首)

(3)作品表现了诗人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后的无限欢乐。(例第65首、第67首、第69首)

总之,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所追求的是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与梵结合的理想境界,也就是所谓“梵我合一”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和追求正是泰戈尔哲学观的艺术体现。

泰戈尔的哲学观主要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哲学经典《奥义书》。它的中心内容是“梵我合一”和“轮回解脱”。泰戈尔吸取了前者,对后者有自己的见解,即主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权极修养,即积极入世。

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执著地追求与神结合的境界,但并未脱离尘世的现实世界,而是始终坚持在尘世生活的范围内,在现实世界的范围内,在有限的范围内达到上述境界。《吉檀迦利》的主题正是表现为在有限之内获得无限的喜悦。泰戈尔对与神结合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在某种场合其实就是他对人间理想社会的追求。这表现在:

(1)诗人在诗中表达出对于自己祖国、未来的热切期望。〈例第35首〉

(2)诗人心目中的神并不远离人世,高高在上,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和尘世生活之中,甚至生活在最贫贱最失所的人群之间。(例第10首)

(3)诗人主张执著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与神站在一起,反对脱离现实寻求超脱。(例第11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