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东方文学|泰戈尔《吉檀迦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檀迦利的作者是谁 近现代东方文学|泰戈尔《吉檀迦利》

近现代东方文学|泰戈尔《吉檀迦利》

2024-06-02 04: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81年,泰戈尔出版第一部诗集《黄昏之歌》,此后陆续发表抒情诗集《画与歌》《刚与柔》《心灵》《收获集》《金帆船》《缤纷集》《梦幻集》《刹那集》;哲理短诗集《微思》;歌剧《瓦尔米基天才》;诗剧《大自然的报复》;话剧《国王与王后》《牺牲》;长篇历史小说《王后市场》《贤圣国王》等。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抒情诗表达青春欢乐,描绘大自然风光,抒发“自由的,不受拘束的思想”。但最能代表泰戈尔早期创作成就的是故事诗和短篇小说。他还先后完成了一部故事诗集和60余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故事诗》篇幅短小,但思想鲜明,感情丰沛,语言朴实生动,富有韵律。它们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宗教、历史传说,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与殖民地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其中表达印度人民反抗外族侵略,歌颂民族英雄的故事诗有《被俘的英雄》《更多的给予》等;揭露封建种姓制度罪恶的有《婆罗门》《丈夫的重获》等;反映农民生活贫苦,控诉封建地主的作品有《比丘尼》《两亩地》等。

这期间的短篇小说结构单纯,形象生动,具有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清新朴素的风格。其主题是反殖民和反封建,以后者占多数,集中批判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小说的主人公多为受苦难的底层妇女,表现她们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种种不幸,其中著名的有《摩诃摩耶》。

中期(1901~1919):

这时期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也是泰戈尔一生创作最丰富最重要的时期。

从1902年到1905年,泰戈尔先后经历了丧偶、丧女、亡父等巨大悲痛,诗集《回忆》《儿童》《渡船》便是这种个人生活悲剧的记录。1909年泰戈尔在民族解放运动遭到失败、革命转入低潮时回到圣地尼克坦过半隐居生活,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以及农业改造活动。

这时期泰戈尔为配合民族解放运动写了许多政治抒情诗,其中不少是爱国诗篇。同时他继续创作表达内心复杂矛盾思想的诗歌,如《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这些诗篇集中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和泛神论思想。

泰戈尔还致力于长篇和中篇小说创作,其中著名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戈拉》等,这些小说反映印度现实最迫切的社会问题,为现实主义文学在印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此外还有戏剧《暗室之王》《顽固堡垒》《邮局》等。

《沉船》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曲折动人,内容是包办婚姻所造成的悲剧。小说同情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迫害的青年男女,显示了强烈的反封建性。作品还通过罗梅西的形象对当时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剖析,肯定了他们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民主情绪,也批判了他们存在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戈拉》是泰戈尔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品充满政治色彩,以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社会生活为背景,涉及反殖民主义的政治斗争、教派之争等,同时又包含动人的爱情故事,被称为“近代印度的史诗”。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通过这个生动的艺术形象,泰戈尔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初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后期(1920~1941):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二三十年代印度的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泰戈尔彻底结束了半隐居生活,再次投入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积极从事社会改革。

这一时期泰戈尔还积极关心国际政治,频频出国。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对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回国后即发表了《在中国的谈话》。

泰戈尔写了一系列格调明朗、情绪激昂的作品,其中主要是散文和政治抒情诗。散文最著名的除《在中国的谈话》外,还有访问日本、美国的演讲集《民族主义》和访问苏联归来后发表的《俄罗斯书简》。

诗歌最能表现泰戈尔后期的思想倾向,他后期的诗歌充满了昂扬的激情和战斗的号召,此外他后期还写了许多剧本,其中重要的有《摩克多塔拉》《红夹竹桃》等。

《摩克多塔拉》通过巫多尔古特的统治者和异族西布特拉伊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反对殖民主义的主题。泰戈尔后期的戏剧创作在艺术上别具一格,他善于在浪漫多姿的幻想、寓意深刻的象征和富于音乐旋律的语言的完美结合中展开情节,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吉檀迦利》

诺贝尔文学奖

1. 《吉檀迦利》的思想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诗集,是诗人从他的孟加拉文本《吉檀迦利》《奉献集》《渡口集》等诗集中亲自选译成英语的一部诗集,共收诗103首。当时泰戈尔的大多数作品尚未介绍给世界,单凭《吉檀迦利》就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1)这是一部集中体现泰戈尔以泛神论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哲理抒情诗集

诗集题名为“吉檀迦利”,意为献给神的诗篇,以敬仰、渴求与神结合为主题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渴望与神结合的心情,与神会合,黑暗就会过去,镣铐就会打碎,诗人和他的祖国将会永远享有自由和幸福。

(2)诗人笔下的“神”是与万物、与宇宙化为一体的泛神

诗集中对泛神的歌颂,目的是要表现诗人自己所理解的生活真理。诗中的神,实际上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和真理的象征。

(3)诗人提出实现理想的最高境界的“人神合一”道路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人性的物质的人,一种是有人性的“人格”的人。而神的世界就是“无限人格”的世界。当一个有“人格”的人与“无限人格”结合的时候,就达到了理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圆满”。他以爱为出发点求得人与神的结合,求得一个“人格”的人与“无限人格”的结合。

2.《吉檀迦利》抒情诗歌的艺术特色

(1)哲理性与抒情性的完美交融

诗集充满哲理,但又具有高度的抒情性。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道路的探索,都是通过内心的感受来表达的。诗人从不回避内心的矛盾和弱点,注重叙述心灵细微的感情体验,处处流露出真情实感。

(2)朴实的意象和语言风格

诗集的朴实性是通过诗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相结合表现出来的,如习以为常的印度妇女的提灯顶罐,印度农民在枯地上劳动,迷人的春日、夏夜,秀丽的风光,使人感到一种朴素美。还表现在通过各种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如描写死亡的一组诗中,诗人表述热爱生活的人也能够在死后得到安慰时,用了婴孩吃奶的比喻。在表述人离开人世时,诗人又用了日常的比喻。

(3)优美的散文诗旋律

泰戈尔的孟加拉文《吉檀迦利》、《奉献集》、《渡口集》等都是有韵的格律诗,诗人在选译成英文时采用了散文诗形式。《吉檀迦利》中的散文诗与英语作家王尔德、布朗、佩特、T.S.艾略特的散文诗比较,其韵律更富有变化,更加优美。这是因为泰戈尔吸收了格律诗所特有的重复和音节相同的原则,结合了只有散文诗才有的千变万化的特点,创造了自己富有内在节奏感的散文诗韵律。

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思想家

他的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强调“人格的真理”。他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象。他否认超自然的神的存在,而最后归结为人格的真理。他宣扬“泛神论”在当时的进步意义首先表现在反对“一神教”,反对宗教迷信,认为这阻碍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其次,他宣扬“泛神论”是与反对不合理的种姓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表现了民主的思想。“泛神论”思想使他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有一种亲切的感情。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中最多产的作家

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总共写了50多部诗集,30种以上的散文著作,12部长、中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和30多部剧本。他的作品为印度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斗争开辟了正确的道路。他也为印度近代文学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作出了榜样,泰戈尔重视发扬民族传统,但不排斥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借鉴和学习。在对待传统上,他不主张复古,而是善于吸取精华,精心创作。

泰戈尔的诗风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

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

《吉檀迦利》节选

作者:[印]泰戈尔

译者:萧兴政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Life of my life, I shall ever try to keep my body pure, knowing that thy living touch is upon all my limbs.

I shall ever try to keep all untruths out from my thoughts, knowing that thou art that truth which has kindled the light of reason in my mind.

I shall ever try to drive all evils away from my heart and keep my love in flower, knowing that thou hast thy seat in the inmost shrine of my heart.

And it shall be my endeavour to reveal thee in my actions, knowing it is thy power gives me strength to act.

我生命中的生命,我要不断努力保持身体洁净,因为我知道你生之爱抚正触及我的四肢。

我要不断努力使思想远离虚伪,因为我知道你是那点燃我心中理性之火的真理。

我要不断努力驱除心中一切邪恶,让我的爱之花常开,因为我知道,你已在我内心圣殿深处安放了座位。

我要竭力在我的行为中展现你,因为我知道,是你的神力给了我行动的力量。

……

My song has put off her adornments. She has no pride of dress and decoration. Ornaments would mar our union; they would come between thee and me;their jingling would drown thy whispers.

My poet's vanity dies in shame before thy sight. O master poet, I have sat down at thy feet. Only let me make my life simple and straight, like a flute of reed for thee to fill with music.

我的歌曲已卸去她的妆饰。她不再为衣饰感到骄傲。妆饰会阻碍我们的融合;它们会横阻在你我之间,它们叮铃铃的响声会淹没你的低语。

我诗人的虚荣在你面前羞惭地退去。啊,诗者之师,我已坐在你的脚前。就让我把生命变得单纯而正直,像一支芦笛,用你的音乐来充满。

……

Here is thy footstool and there rest thy feet where live the poorest, and lowliest, and lost.

When I try to bow to thee, my obeisance cannot reach down to the depth where thy feet rest among the poorest, and lowliest, and lost.

Pride can never approach to where thou walkest in the clothes of the humble among the poorest, and lowliest, and lost.

My heart can never find its way to where thou keepest company with the companionless among the poorest, the lowliest, and the lost.

这是你的脚凳,你歇足在最贫困,最低贱,最迷惘的人群中。

我向你躬身敬礼,可我的敬意达不到你歇足的深处,那最贫困,最低贱,最迷惘的人群中。

傲慢永远抵达不了你身着粗服行走的地方,那最贫困,最低贱,最迷惘的人群中。

你与无人做伴者为伍,我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地方,那最贫困,最低贱,最迷惘的人群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