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世界各地有趣的“催生花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合计特殊出生率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世界各地有趣的“催生花招”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世界各地有趣的“催生花招”

2023-05-29 14: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可能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同样增长的,还有非洲人口。

与之相反的,是更多的国家是面临出生率下降的老龄化问题,这已成为世界难题。

先说韩国。

十多年前,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发出预警,“韩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这是不是危言耸听呢?

其实1996年韩国就开始放开计划生育,但生育率暴跌,人口极速减少,韩国政府只能不断提高生育补贴,但收效甚微。以如今的生育率,韩国人口在20年内便会减半。

有人形象地称当今韩国青年是“三抛”人群:抛弃恋爱、抛弃结婚、抛弃生子。

韩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就业形势非常困难,就业竞争激烈,加班无休无止,贫富差距大,如同地狱一般。因此不少韩国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作“地狱高丽”。

这无疑就是韩国生育低迷的首要原因。

再来看日本。

日本曾以“国难当头”来形容人口形势。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日本“合计特殊出生率”(每名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子女人数)连续第7年下降,新生儿数量自1899年有统计以来首次跌破了80万人。

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较上年减少5.9%,如果去除数据中所含外国出生人口,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在77万人左右。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是经济问题。也就是抚养成本过高,导致年轻人对生育望而却步。

再来看新加坡。

新加坡总生育率自1980年以来就呈下跌趋势,连已故国父李光耀曾说:“人口问题对新加坡造成的威胁是最大的,但是这个问题我无从解决,也早已放弃,只能交给下一代人了......”

李光耀曾对新加坡的人口问题很绝望,连他的女儿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他却对此无能为力。

但他的儿子李显龙,似乎仍旧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因此,低生育率成为很多国家的世纪难题。

新加坡总理公署属下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2022年居民整体生育率只有1.04,比去年2月公布的1.05还要低,更比2021年的1.12和2020年的1.1更低。

那么富庶的新加坡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呢?要知道 “没工作、买不起房”等严峻的现实问题在新加坡都不存在。

新加坡从1964年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购买政府组屋。目前新加坡以90.9%的超高住房自有率位居全球发达国家首位。

虽然因为组屋制度,政府的廉租房让大多数新加坡居民可以有房子住,而不必因为房地产炒房而花光了父母和自己的积蓄。

因此,住房这一困扰很多国家青年人的最大问题,在新加坡都不是事儿。

这真是太太太幸福了!要知道,在中国,买房也是要花光上下三代“六个钱包”的!

再说就业,新加坡的就业率一直是很高的,因为人口基数少,薪资水平高,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

但新加坡也有自己的难题。首先是物价很高,中产阶级及以下人群很难消费得起,养育孩子的奶粉钱、衣物的开销都不小,如果年轻人养活自己的困难,就没有心思再去养育孩子。

所以根源还是经济问题!

如今出生率低是个全球趋势,发达国家自然不必说,就连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也在下降,比如我们国家也正因为生育率低而烦恼着。

为了解决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国家在2021年5月正式启动三胎政策,然而相比二胎政策来说,三胎政策简直堪称灾难级表现。

2022年我国的新生儿数量仅为956万人,比三胎政策落地前的2020年还少了将近48万人。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决策大数据实验室预测,到2035年,我国0—17岁低龄人口存量将比2020年减少1亿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转折性变化,总人口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出生人口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主要因素。”

的确,经济因素是世界各地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年轻夫妻的购房成本、孩子的教育成本、医疗和生活成本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职场上的性别歧视、晋升机会的不公平以及缺乏灵活的工作安排也让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感到犹豫和担忧。她们希望追求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自我实现,而生育和抚养孩子则成为了次要的考虑因素。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得许多夫妻推迟生育或选择不生育。

而且,长期的一孩政策,让许多夫妻已经习惯了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模式,对于再生育持有观望态度。

为了催生,世界各地花招频出,五花八门。

比如,新加坡的打响的“催生礼包”就很有意思。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各发放的补贴提高到1.1万新币。如果生育第三个或更多的孩子,获得的花红则从1万新币增长到1.3万新币。

另外,政府给新生儿家长发放3,000新币的婴儿花红现金奖励,“奖学金”也多多益善,比如小学里面品行良好、学业成绩优异的孩子,就可以领到高额奖学金,而且一领就是六年!

除了发钱,新预算案中还调整了休假方案。从2024年元旦开始,新生儿父亲的带薪育婴假,将自动从两个星期增加为四个星期。家中有2岁以下孩童的父母,每年可以请12天无薪育婴假。

俄罗斯规定生育子女多的妇女是“英雄母亲”,把每年的9月12日为“怀孕日”,政府实施“母亲基金”法案,从各个层面为生育多娃的家庭提供补贴,生育三个孩子的女性可以有4年半的产假,并获得一定补助。

澳大利亚则是假期、补贴双管齐下,产妇在住院期间备受专业呵护,还拥有18周的带薪产假。

日本鼓励优生优育的办法是补贴减税,营造安心养育子女的社会环境,小孩上幼儿园的费用50%以上由国家负担。

丹麦实行的是全面人性化的母婴保健福利,充裕的产假和生育津贴,且无需额外纳税,政府为孕产期保健检查买单。

瑞典政府为鼓励生育“无所不用其极”,首个立法规定父亲可休产假,休假越多奖金越高,最高可领取135000克朗。是不是逆天了?

西班牙更有意思,生娃儿就送伊比利亚小奶猪,生育孩子的父母每个月可享受三百欧元补贴。

其实,人口减少也不是一无是处。

专家认为,2100年,人口减少会导致全球经济实力发生重大变化,工作人员和纳税人也会减少,社会支持和老年人保健所需的资金也跟着减少,经济将会遭受挑战。

但是,人口减少也有一个好处 , 那就是减少碳排放量和减少粮食系统压力,地球环境变得更美好 。

而且人才红利比人口红利更重要!

希望这个世界越变越好!

我是海灵草,喜欢写有温度的文字。感谢您的阅读,关注我,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