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课件.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种组织CT值的大小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课件.ppt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课件.ppt

2024-06-16 18: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十三节

四肢骨关节

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

第十三节四肢骨关节

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

1一、四肢骨关节应用解剖

一、四肢骨关节应用解剖2(一)四肢骨组成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又分为:1、肩胛骨与锁骨组成的上肢带。2、游离上肢骨:包括肱骨、尺桡骨、腕骨、掌骨及指骨。下肢骨又分为:1、下肢带:由一对髋骨组成。髋骨与骶尾骨又构成盆腔。游离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以及跗骨、跖骨、趾骨。

(一)四肢骨组成3(二)四肢连结:1、上肢带连结;胸锁关节、肩锁关节。2、游离上肢骨连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下肢骨连结:1、下肢带连结;骶髂关节。2、游离下肢骨连结:髋关节、膝关节、距骨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距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二)四肢连结:4(三)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解剖特点:

骨在形态上较为复杂,但在结构上相对较为简单,它均由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腔组成,CT图象除不能显示正常骨膜外,其它结构均能显示。骨的CT值多在1000Hu左右。

(三)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解剖特点:

骨在形5

关节由关节腔、关节面、滑膜及韧带组成。结构及形态均较为复杂,也较为精细,在CT图像显示上易受体位影响。故而在CT扫描中应注意严格按标准体位摆置。为更好地表现关节各组织结构,多采用薄层扫描。软组织及脂肪形态不定,但图像密度表现不同,肌肉CT值多为40Hu左右,脂肪多为-50Hu以下。血管在增强前后密度有明显变化。关节由关节腔、关节面、滑膜及韧带组成。结构6二、CT扫描在四肢骨关

节及软组织的应用

二、CT扫描在四肢骨关

节及软组织的应用

7(一)概述

由于常规X线及核素骨扫描等检查对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疾病诊断已具有相当价值,故CT扫描不做为此类组织的首选检查方法。但CT扫描作为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一种成像技术,也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例如,在剖面显示,空间关系显示,病变范围显示,骨与软组织同时显示,双侧对比显示以及增强显示和图像后处理等方面,CT扫描优势明显。

(一)概述8(二)常见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的CT应用特点1、骨折:CT扫描对较严重的脊柱、盆腔、髋及肩关节作用较大,它除可显示骨折碎片及移位情况,同时还可显示出血、血肿、异物以及相邻器官,对确定血肿大小,异物定位以及判断相邻器官受累情况有较重要意义。(二)常见骨关节及软组织92、半月板损伤:CT扫描可显示半月板形态及密度。正常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CT值应在70~90Hu之间。3、骨髓炎、骨结核、骨缺血坏死,CT扫描主要观察骨皮质,骨髓质的形态与密度改变,同时观察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冷脓肿即为骨结核的特异性表现。2、半月板损伤:CT扫描可显示半月板形态及密度。正常内侧半月104、各种骨肿瘤: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范围以及血供情况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结合CT值测量CT扫描对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5、各种软组织疾病:对于大多数软组织疾病CT缺乏特异性表现,但做为一种辅助性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形态以及病变与相邻组织的关系仍有一定价值。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ppt课件11三、四肢骨关节及软组

织CT扫描前的准备

三、四肢骨关节及软组

织CT扫描前的准备121、

按总论中扫描前准备的相关条文进行。2、

除去关节部位的异物。3、

做好扫描前解释工作,以取得良好配合。4、

小孩行骨关节扫描最好自然睡眠或口服10%水合氯醛3~5mL。5、

严重外伤病人,应经急诊初步处理后,在必要的情况下再行CT检查。6、

需做增强扫描的患者,应严格按增强扫描的准备要求执行。1、

按总论中扫描前准备的相关条文进行。13四、四肢骨关节及软组

织CT常规扫描技术

四、四肢骨关节及软组

织CT常规扫描技术

14(一)标准体位的摆置

嘱患者自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自然伸直并拢,足尖朝向正上方,双上臂自然平伸放于身体两侧,双手手心向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中轴重合。(一)标准体位的摆置15

(二)肩关节、胸锁关节及锁骨扫描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体表定位:双侧肩峰连线下2cm。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5mm层距:5mm电压:110~130kV电流:100~120mA

16(三)

肘关节、上肢长骨扫描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体表定位:肘关节,内外上髁中点远侧2cm。上肢长骨:根据病变部位扫描野;为避免体部影响,采用小模,行单侧扫描矩阵:512X512层厚:长骨—10mm关节—3mm层距:长骨—10mm关节—3mm电压:80~110kV电流:50mA计算方法:长骨—锐利

关节—标准

(三)

肘关节、上肢长骨扫描17(三)腕关节及手扫描体位:腹卧,头先进,双臂上举平伸,双手间隔5cm,手指并拢,手心向下,两中指末端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体表定位:腕关节,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手掌,第3掌指关节。(三)腕关节18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长骨—10mm关节—2mm层距:长骨—10mm关节—2mm电压:80~90kV电流:50mA计算方法:标准扫描参数:19(四)髋关节扫描体位:标准体位,头先进,双上臂抱头,髂脊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体表定位:耻骨联合上方2~3cm矩阵:512X512层厚:5mm层距:5mm电压:110kV电流:70mA计算方法:标准(四)髋关节扫描20(五)膝关节、踝关节及下肢长骨扫描体位:标准体位,足先进,双上臂抱头。双足跟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五)膝关节、踝关节21体表定位:膝关节,胫骨内外髁连线中点。体表定位:膝关节,胫骨内外髁连线中点。22踝关节,内外踝连线中点。下肢长骨,由病变部位定。踝关节,内外踝连线中点。23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长骨—10mm关节—5mm层距:长骨—10mm关节—5mm电压:90~100kV电流:70mA计算方法:长骨—锐利关节—标准扫描参数:24(七)足扫描体位;标准体位,足先进,双下肢弯曲,双足平踏于检查床面,双足纵轴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检查床纵轴,双足间隔约5cm,双足连线垂直于检查床中轴线。体表定位:距骨(七)足扫描25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10mm层距:10mm电压;90~110kV电流;50mA计算方法:标准扫描参数:26(八)注意事项1、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除特殊情况外均应双侧同扫,以便对比。2、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通常先进行定位扫描,以获取定位图像,定位图像一方面有利于扫描定位,另一方面也可做为一幅平片,且清晰度较普通平片高。定位图像一定要包括至少一侧关节。(八)注意事项273、扫描的层厚与层间距,应根据病变大小及部位来定,除较大范围的长骨病变外,应尽量采用连续扫描。4、对于急诊患者,可适当增加mA量以尽量缩短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5、若病情需要做增强扫描,则在正式扫描前应做好增强扫描准备工作。3、扫描的层厚与层间距,应根据病变大小及28五、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

的CT特殊扫描技术

五、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

的CT特殊扫描技术29(一)增强扫描:

对于骨关节及软组织的CT检查,增强扫描多用于以下几方面:1、了解肿瘤血供情况2、了解周围血管动脉瘤的位置和形态3、显示骨骼、肌肉内肿块与邻近动静脉血管的关系。4、关节腔内注入碘造影剂可了解关节病变。增强扫描前与扫描中应注意的各个方面与其它部位的增强扫描相同。(一)增强扫描:30(二)放大扫描:

在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中对于细小病灶及细微关节结构的观察显示可采用放大扫描,放大扫描是以缩小扫描野为代价,获取更高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的扫描方法。它对细小病灶和组织结构的观察有很重要的意义。(二)放大扫描:31

六、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

扫描的图像显示技术

六、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

扫描的图像显示技术32(一)显示窗值条件的设定

由于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因不同患者身体条件的特异性以及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特异性,故同是观察软组织,关节或骨骼,为了获取最清晰的图像就应不断根据扫描实际情况调整显示窗值条件,而非固定不变。常见骨关节及软组织标准窗值条件为:软组织窗:窗宽/窗位200~400/40~50,骨窗:窗宽/窗位2000~2500/300~400。(一)显示窗值条件的设定33(二)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的测量

1、CT值测量骨关节及软组织扫描的CT值测量是鉴别其诸多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诸如测量不同组织或病变的CT值以获得与正常组织或典型病灶CT值的对比:测量对侧肢体对应部位的CT值以获得肉眼不易分辨的CT值对比等。(二)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的测量

34常见骨关节及软组织正常CT值列表如下:组织类型骨半月板脂肪肌肉CT值500~120070~9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