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趣闻:出国前108,回国后180,留学长胖是魔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吃煎饼长胖 留学趣闻:出国前108,回国后180,留学长胖是魔咒?

留学趣闻:出国前108,回国后180,留学长胖是魔咒?

#留学趣闻:出国前108,回国后180,留学长胖是魔咒?|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俗话说,五月不减肥,一夏徒伤悲。但低头看看腰上新增的“游泳圈”,顿时没了底气。特别是留学的小伙伴们,只要一回国见到家人还没来得及说点煽情的话,爸妈就会以一句:“你怎么又胖了!”将团圆的情感小火花浇的不能再灭~

但是真的不是留学生们在国外成天好吃懒做才长胖的,你留学你也胖!你永远不会明白,“留学会变胖”这个惨不忍睹的魔咒,背后有多少留学生的眼泪!

长胖这件事真的不怪留学生意志不坚定,不管你抵抗力多么强大,在留学面前都是负隅顽抗!

特别是对于留学在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小伙伴们来说,当地的人民群众体型都偏大。而我们站在他们身边就像个小豆芽似的,怎能不让自己变得壮实点?当然,壮实的第一步就是得先让自己看起来胖一些,不过胖完之后所带来的脂肪嘛,那就先另当别论了!

知乎上就曾有个漂亮小姐姐@煎饼果子一个分享过她长胖血泪史。

拥有168cm高挑身材的她,以前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光看图片简直自然又甜美啊!

然而,在研二出国留学后,事情的发展便得到神奇的逆转。

小姐姐后来po的照片基本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用她自己的一句话回答,那就是“饭咋就那么好吃呢......”不过即便是胖了的她,脸型还是好看滴~

除了被国外美食诱惑长胖外,还有受考试学习压力折磨而长胖的例子。

比如知友@王一倩,曾经在英国读硕压力大,最夸张的是在正餐吃完后,睡觉前还要吃掉一整板的巧克力,一口气吃掉500G的提拉米苏,薯片当饭吃.....

这样暴饮暴食,不胖也不行啊....不过幸好的是,在12月交完论文后,她开始选择打工和旅游来释放压力,作息也变正常,体重也慢慢瘦回了以前的样子。

其实我们也知道想瘦下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留学生而言。一个在外读书,又缺少家人的监督,熬夜赶due,压力大的时候,就是想吃吃吃啊!

何况国外大部分都是快餐,高脂肪高热量的美食,简直不长胖也难!而面对于“留学在外,减肥是怎样一种体验?”的话题。底下的评论也是个个心酸....

1.天天都在下决心要减肥,然后一看到好吃的,就安慰自己说,唉,在美国我这只是平均身材,不怕!

——ivian行云

2.“雾草,长胖好多,我要减肥,我要跳操,我要跑步!” “雾草,学校食堂都是什么鬼啊这么多cheese这么多油炸,但没有别的吃的了还是吃吧” “咦好像还蛮好吃的…【大口嚼】啊啊啊不行我今晚一定要锻炼!” “天啊晚上好多作业,算了明天锻炼吧” (循环一个月后) “雾草我长胖好多!我要减肥我要跳操我要节食啊啊啊!”

——远辰

3.我们非常熟悉西方的这一套减肥,但是啊,我们还是TOO YOUNG。

——SeriNoZi

4.节食7天,饿的我发现美国是个到处都有食物的地界,两步一个零食机,家门口被挂外卖菜单,一点开网页广告栏全是鸡翅pizza。

——S.

5.国内自然而然瘦,在美国毫无预兆的胖...不敢多吃 却明明很想吃...

——俞小胖

对于每个想瘦而不能瘦,曾瘦而如今不再瘦的留学生来说,减肥是人生永远的话题,有多难,也只有咱们自己知道。

“我身高167,出国前体重108,没想到出国后短短一年就长到了180斤。”曾经苗条的小娅接受不了这突如其来又无处安放的45斤脂肪,在朋友圈疾呼减肥妙招。

“我严重怀疑国外的风水不行,出国后,身边的中国同学们一个个都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而这个魔咒究竟是为什么形成的呢?

原因1:大写的穷

在国外,瘦是一件很昂贵的事情,而胖却很容易。

相对水果蔬菜来说,国外的肉和糖可便宜多了,而且更容易获得,超市里一大桶可乐只要1美元,超大包装薯片2美元,而最常见的西红柿,1磅要3美元。

贵的东西买不起,而便宜的食物热量都很高,对买什么都要折算人民币的留学生来说,想不胖都难。

美国的dollar menu,上边大部分的食物只要1美元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去家附近的一个超市买吃的。一般都是傍晚的时候去,买的大多都是最下层货架的东西,因为最下层货架最便宜。”Maggie说:“这样一次性就能解决我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又省钱又省时。”

原因2:学业压力大

“我学数学的,平时又要做作业,又要上课,又要打工,日常压力都挺大的,然后就特别想吃高糖高油的东西,半年就胖了30斤。”

国外有一种说法叫“stress eating”,形容的就是这种压力越大,高盐、高油和高糖等“comfort foods”食物摄入越多的现象。

原因3:零食种类多且便宜

吃各种高热量高糖的零食是一种国外男女老少普遍都有的习惯,而且这些食物太容易被获取到了。

“我们这里上课可以吃零食。每天大部分人都会带巧克力或谷物棒,饼干点心,薯片,然后上课时十分正常地开吃。一旦有人吃了,看的人也会忍不住阿,所以引诱了更多的人带零食。

搞各种活动时,也总是会有零食……运动比赛,音乐剧,喜剧表演,颁奖会,一切你能想到的学生家长聚在学校的活动,总会有一个各种各样的零食,主要以糖果、膨化食品类为主。”

原因4:食物都超大份

“我在国内食量算是很大了,但来到这边分分钟被惊吓到飞起来好么!刚来的时候不懂事,随手就点了一份被他们列为breakfast 的burrito……25厘米长,半径大概5厘米左右,里面包着肉、肉,和更多的肉,以及土豆泥、土豆泥,和更多的土豆泥。郭德纲有个相声是“大饼卷米饭就是花卷吃”, 就是这种感觉……但一般的美国人都是把它当早餐的,随便拿手里吃完,随便去上课,随便中午再吃一个……“

以上是知乎网友潭音初到美国留学时的观感。同样的经历,他的同学Jason也有过。“刚到的美国的时候,汉堡比脸都大,还好几层肉夹好几层cheese,5-6刀就能点一个套餐,里面还有饮料有薯条。刚开始一顿吃一个吃不完,现在轻松吃一个没问题。”

原因5:大家都胖,没有控制体重的动力

在国内,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可能都有一个外号叫“小胖”的同学(前途君就有俩同学外号叫“小胖”),TA体重不见得多高,可能也就处在微胖的边缘,但只要稍微多那么点肉,就逃不开被叫“小胖”的命运。

但如果在国外,随随便便叫一个人“fatty”,可能会惹上歧视和校园欺凌的大麻烦。多数地方对过度肥胖者的容忍度很高,因为大胖子已经司空见惯了,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而且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也对胖人也很友好,比如超市有电动助动车,服装可能没有XS码,但一定有XXXL码,甚至 XXXXXL这种加大码都很普遍。

其实“留学长胖”魔咒背后更多的是留学小伙伴们在国外努力学习的最好见证,有压力才有动力,高糖和高热量包含的都是留学生们承担的巨大压力,祝愿所有的国外小伙伴们都可以学有所成,早日减肥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