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的一天,从“叹”开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叹的粤语意思是什么 老广的一天,从“叹”开始

老广的一天,从“叹”开始

2024-06-18 04: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式早茶,广东人特有的饮食文化,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及港澳等地,以广州为盛。

清朝道光年间,广州街头就出现了“二厘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模各异的茶座、茶居、茶楼相继出现,遍布羊城的大街小巷。上茶楼喝茶蔚然成风,其中以早茶最为讲究。

广州人喝早茶叫“叹”早茶,“叹”在粤语中是享受的意思,一个“叹”字道尽广州人的生活哲学。喝早茶,茶是次要的,点心才是主角。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优哉游哉,是老广们食不厌精的最佳写照。

广东印记之“广式早茶”

带你一起

走进广州人的早茶时间

感受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

他们风雨无阻、雷打不变地去茶楼酒店“叹”早茶,饮的不是茶,是生活态度。“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一家大小,尽享天伦;三五好友,妙趣横生。

广式早茶袅袅上升的蒸汽,飘溢的是茶香,传递的是愉悦和幸福。

广式早茶的演变

清朝道光年间,广州街头出现了“二厘馆”。

“二厘馆”多为一间平房,摆几张木桌、几张木凳,供应茶水糕点,路人可以歇脚谈话。这,就是茶楼的前身。

“二厘馆”的茶水和糕点很简陋,但是经济实惠,深受普通老百姓欢迎。一首民谣唱道:“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意思是说:去二厘馆,只花费二厘钱就买到茶水和糕饼,能吃饱肚子,相当划算。

到了清朝末年,广东出现了装饰华丽的三层茶楼,提供的茶点档次高了,有时还有曲艺助兴,成为有钱人与普通百姓都喜爱的去处。又有民谣唱道:“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踎。”踎是粤语“蹲”的意思,引申为“混日子”。

自此,广东人的“叹茶”文化大致形成,规模各异的茶寮、茶室、茶座、茶居也遍布羊城的大街小巷,并且出现了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泮溪酒家、北园酒家等广为人知的老字号茶楼。

改革开放后,广东茶楼以其俭丰由人、环境舒适和氛围轻松的特点,成为人们“倾生意”(谈生意)、“吹水”(聊天)的首选之地,至今依然承包着人们的一日三餐以及闲暇时光,尤以早茶为盛。

随意的习惯,不成文的规矩

广东早茶不搞排场,“叹早茶”的重点是社交、吃早餐午餐、家庭聚会、享受闲暇时光。

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便是叹茶的标配。老人们习惯早起,买菜之后,就直奔茶楼享受“一盅两件”标配。

“请早茶”,也是朋友聚会神器。老广们腰间别串大钥匙,上身休闲衬衫,下身标配短裤人字拖,走一步路都透着一股悠闲劲儿。

广东茶楼承载着广东人务实、重利、平等、自由的传统,供应的茶种不过是普洱茶、铁观音、罗汉果、菊花茶、菊普等寥寥数种,一套“叹茶”的流程也十分接地气。只是,在看似随意的习惯里,却隐藏着很多不成文的规矩。

第一道茶,照例是用来涮杯子的。

进茶楼“开枱”后,服务员就会送上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热茶水,这是涮碗水。人们动作娴熟地将杯碟碗筷放进去涮洗一遍,然后各安茶位,完成这一套茶前工作,才算打开了一天的精神气,正式开始“叹茶”。

一把茶壶,揭盖续水,有人给自己斟茶,指节轻叩回谢。

在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的氛围和恬适随意的习惯动作之中,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已经在不动声色地完成了。

喝过清茶,腹中清透滋润,开始上茶点了。

让人眼花缭乱的点心

在广式早茶里,茶是配角,点心才是主角。

广式点心是极其精致的,花样也很多,爽滑鲜嫩的虾饺、香而鲜美的烧麦、清香的排骨、浓郁的凤爪、筋道通透的云吞面、薄润透明的肠粉等,上千种点心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也体现着广东人兼容并包的心态。

点心从做法上可分为六大类别。

1.荤蒸,如凤爪、排骨、猪肚、牛腩、凉瓜卷等。

2.小笼蒸,像有名的虾饺、腐皮干蒸、香茜海鲜包等。

3.大笼蒸,说是大蒸,实际比小笼大不了多少,但区别是在皮子上,这些皮大多是发面的,如叉烧包、奶黄包、莲蓉包等。

4.甜点,为蛋挞、椰丝球、豆沙酥、水晶饼等。

5.粥类,如鱼生粥、鸡生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等。

6.煎炸,如煎饺、咸水饺、炸春卷等。

早年的茶点由带煤气罐的小车推着,茶客自行取食。如今,由食客在卡单上勾画,即点即蒸,茶点更为新鲜,茶楼里的环境也因此更为清静、安全。

morning tea 火遍海外

广式早茶,外文名morning tea。

这个洋气的名字,来自广式早茶这个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广东人,又传至港澳和世界各地。

在香港,茶楼开门前,门口排着长龙,门一开,人们蜂拥而入,抢占茶座,享受片刻的喝茶时光,盛况令人咋舌又感动莫名:烟火气里的欢愉和幸福,就算在生活节奏极快的大都市,依然是人们不能放弃的追求。

广东华侨华人遍布世界,那些远在海外定居经商的游子,常常想念家乡的味道,饮茶之风便因此“席卷”全球。

在外国,饮茶差不多是点心的同义词。饮茶的茶楼在欧美被称为“Dim Sum House”(中译:点心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索性把饮茶的地方同样称呼为“饮茶”,日常交谈亦会说“Let's go to Yum Cha”(中译:我们去饮茶吧)。后来,“点心”一词被西方世界认同,定名为“Dim Sum”。

如今,morning tea,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喜爱和追寻,不少外国人为了吃好广东早茶,不仅学会如何使用筷子,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甚至为每一款点心,都取了一个外文名。

News

原标题:《老广的一天,从“叹”开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